4 一个人的生与死问题 斯大林时期,惨遭迫害的文化人特别多。光是作家,就有2000余人遭到杀害、监 禁和流放。在那片只有两亿人口的苦难土地上,在绝大多数作家和文化贵族都流 亡国外之后,2000名作家,差不多就是他们的全部作家了。在几乎每个作家都命 中注定在劫难逃的严酷环境中,还有许多人活得那么高贵,活得那么庄严。在曼 德尔施塔姆被内务部逮捕的那一刻,苏联作家的正义感像阳光下的喷泉一样饱满 而又绚灿。诗人阿赫玛托娃只身闯入克里姆林宫,执意营救那个被她认作大诗人 的年轻的受害者。帕斯捷尔纳克几乎找遍了那些有权决定别人的命运的人。他先 是跑到《消息报》去找布哈林,然后又给斯大林打电话。他天真而又庄严地对斯 大林说:“我要同您谈谈生与死的问题,关于一个人的生与死……”。 “一个人的生与死”问题,就包含着对于世界和人类的整体态度。帕斯捷尔纳克 所要讨论的,实际上就是对一个极权专制主义政权的整体性质疑。要知道,在苏 维埃极权专制时期,所有自由知识分子都只能夹着尾巴做人。可在关键时刻,他 们内心的高傲和力量就像巴枯宁和车尔尼雪夫斯基时期一样令人惊讶和激奋。如 果再把索尔仁尼琴等人考虑在内,我们的惊讶和激奋会达到更高的程度。(1999 年8月21日,北京黄村)
-- ========== 我至今不大会做饭 但正学着准备鲮鱼罐头 ---- 另一种口味的 ==========
※ 来源:.网易虚拟社区北京站 http://bj.netease.com.[FROM: 202.99.48.13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