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stranger()
整理人: iamtrueman(2000-10-21 00:59:04), 站内信件
|
虽然才是1998年的夏天,不过已经有人在考虑半个世纪后中国的事情了。“与2 049年的中国对话”系列共五本,由中国经济出版社出版,包括《大国盾牌》、《突破 极限》、《拒绝霸权》、《再塑人文》和《第一推动》。和街头巷尾常见的社会问题类出 版物不同的是,本丛书并非仅仅是由某些血气方刚野心勃勃的青年文人凭情绪炮制,而是 采用了与多位科学院院士和博士对话的形式,应该说作风是严谨的。而且将眼光放远到5 0年后,也算是别开生面,颇有新意。不过全套书看下来,稍为美中不足的是内容略为沉 闷,想像力不足。虽说是前瞻下个世纪中叶的事,可是除了统计数字比今大之外,其它社 会形态和生活水准看不到有太多质的变化。这一类出版物往往流于就事论事,唯望后来者 鉴之。 说完了严肃的书,倒还有两本轻松的书推荐。时代文艺出版社今年2月出版有纳博科 夫的访谈录《固执己见》和自传《说吧,记忆》。纳氏是本世纪中叶一批“边缘作家”的 代表人物,他的身世与他的学术经历一样复杂但充满趣味。他是惊世骇俗的作家,又是著 名学府里的写作教授,还是蝴蝶专家,所以他的自传与访谈录同样是开放性的结构,时常 可见他的狡黠与深刻,比今日一般的名人废话高出不知多少! 小说方面有三本特别可以留意,分别是朱文的《弯腰吃草》和《因为孤独》,默默的 《四十大惑》。默默写诗的名气很大,但写小说就显得有些客串的不到位。之所以觉得这 本书应该一读,是因为它的准纪实性。它记录了80年代上海一群边缘艺术家的生活,特 别是如实反映了他们的欲望、局限和劫难,结构和技巧是暂时无需考虑的。只是作者在后 半部流露的对于香港、台湾和外国人的金钱的仇视实在有无法自控之感,写其他的同伴时 也把握不住反讽与调侃之间的方寸,剩下一堆混乱,实是憾事。朱文是青年小说作家,他 的小说贯穿一些城市生活中的恶俗和平庸的成分,其黑色幽默的笔法已有相当火候,作品 可读性奇高,十篇中有七八篇都是让人欲罢不能,非一口气看完不可的。 说完长一点的小说,另有一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的“中外微型小说鉴赏”可值茶余 饭后和与上厕间闲阅的。这套书预计推出八本,目前可买到的只有《最佳配偶》、《部长 的小猪》和《古九谷瓷瓶》三种,每种十二三万字,小32开,收约40篇短小说,看起 来方便,扔在哪里也不会心痛。其中外国的部分更好看一些。 (这一篇编辑删除得很多,基本文气不畅,不过懒得修改了)
-- 无心杀贼,有情补天! my oicq:379213
※ 来源:.网易 BBS bbs.netease.com.[FROM: bbs.huizhou.gd.c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