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人文艺术>>● 开卷有益>>U众说纷纭>>文化乱弹>>艺术家的呐喊与细语

主题:艺术家的呐喊与细语
发信人: stranger()
整理人: iamtrueman(1999-07-23 11:36:50), 站内信件
 读书人写东西,艺术家搞创作,都是天经地义的事。虽然前者也算是创作,但一
般感
觉上总会认为美术呀音乐什么的还是和文字有点不一样的,所以在书店里看到一
系列四本
的艺术家随笔时还有些惊喜的。
    这一阵子也有出版社专门出过一套套的画家、音乐家和学者的散文集,可惜
编选标准
过泛,每每流于大杂烩。毕竟,米开朗基罗的工作手记和达利的豪言放在一起读
起来总不
太舒服。事实上许多古时的艺术家的文字在别的资料内也常可看到,专门看这一
类书不少
篇章似曾相识难免有不够痛快之憾。东方出版中心的这一系列在这方面就做得很
到位。日
本和美国两本其实更可以称为二十世纪艺术家随笔,编辑真的下了大功夫,选的
全是这个
世纪各国有特色的美术、音乐、舞蹈、戏剧和电影等大艺术范畴的人物。文章的
安排颇不
俗,每个人的文字篇数有多有少,每篇也不拘长短,基本上甚少场面上的套话,
很能看出
写的人的性情。
    平情而论,艺术家尤其是本世纪的艺术家,在光怪陆离的现代生活里,一定
需要有丰
富的感情,有时多少有些怪癖也在所难免。能看到他们夫子自道,就人生或大或
小的问题
说上几句,是一大快事。日本艺术家随笔里就有黑泽明、手冢治虫、大岛渚和小
室哲哉等
极具代表性人物就日常工作和身边琐事记下的片段,仅仅这几个名字就值回十二
元的书价
了!老黑泽回忆拍处女作《姿三四郎》时的种种艰辛,还有结婚那一阵子时代和
个人的窘
迫,文字风格和他的电影一样严谨而细腻。日本漫画之父治虫关于漫画本质的见
解也别开
生面:笫一是以批判精神为基调的;第二是漫画来自大众,手法不应受局限;第
三是漫画
不等同于绘画和制图,幽默是不可缺少的。这对我们的习见倒是一个启迪。他与
妻子的相
识和结婚让人莞尔之余也多少有一点唏嘘。
    《美国艺术家随笔》的选入文章更加耐看:大导演威尔斯、伯恩斯、格利亚
尔和马梅
关于电影的悲喜;克兰、莱因哈特和内韦逊对自己艺术生涯的简明感触;还有格
什温、亨
特和特纳这些音乐人回忆起艰难的成功之路……
    生而有涯,有许多生活方式和内容是我们今生已缘悭的,但并不妨碍我们去
关注和了
解。特别是真正艺术家的呐喊和细语,或许会为我们带来伴随一生的共鸣。

--
※ 来源:.网易虚拟社区 club.netease.com.[FROM: 202.103.153.138]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