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vivianwoo(感冒发烧)
整理人: i_am_trueman(2002-07-01 00:03:50), 站内信件
|
一,低俗小说
我刚认识老麦的时候,无意中聊到临睡前看书这回事。他一本正经地表示他正读红楼梦,我也投桃报李说自己在看尤利西斯——彼此笑一阵也就不再客套,发现原来他同我一样,都喜欢侦探小说。之后他经常把看过的这类“低俗小说”向我隆重推出,我也乐得打着勤学英语不辍的旗号,经常满足一下“早就猜中凶手是谁”的小小虚荣。
其实公平地说,把侦探小说与所谓pulp fiction混为一谈,是不够公平的。低俗小说是电影pulp fiction通行的翻译,pulp这个字眼,除了意指果肉以外,还可以释作“a publication, such as a magazine or book, containing lurid subject matter”——“载有恐怖事件的杂志或书等出版物”(美国传统辞典,英汉双解版)。而正经八百的侦探小说,虽然也往往象情节性过强的好莱坞快片,以及看上去热闹实则没什么美味或营养的西式快餐,不太上得了台面,但抵死还有柯南道尔和克里斯蒂撑着,比哗众取宠的pulp fiction又还强些。
二,anne perry
呵呵,以上是我对自己低级趣味的辩护,越描越黑,算了算了: )。
话说今天去了邮局,把积攒的好几张包裹单一起领了(那个老是去k-pax星的女职员不在,是倒班吗?居然有些惦记)。老麦说这次寄的东西是从车库里翻出来的,颇有几年了,我看一看,还真是这样,其中有anne perry的brunswick gardens,1998年the ballantine publishing group出版。封面上醒目标注,说这是anne perry以“夏洛特与托马斯(charlotte and thomas)”为主角的系列小说之一。
anne perry,新西兰人,本来也不过另一个罪案推理小说作家——如果不是1994年那部电影heavenly creatures的话。这片子根据1954年一起真人真事改编,讲两名少女因关系非同一般至于暧昧而引起父母猜疑,故合谋用石头重击其中一位母亲致死;她们因年龄太小未被处极刑,仅监禁几年便先后获释,释放的条件是两人永不再见。
电影获当年的奥斯卡最佳原著剧本提名和威尼斯银熊奖,两个女主角之一就是后来靠titanic大红大紫的凯特温丝丽(kate winslet),导演peter jackson的最新作品则是指环王——八卦这么多也该到正题了:片中两名少女之一在现实生活中移居苏格兰,正常地长大嫁了人,她就是anne perry。
不知道有了这些花絮她的书是不是更好卖,罪案小说作家自己就是陈年罪案主角,真正可算pulp fiction情节,但事实上anne perry本人没有丝毫以此炒作的意思。如果不是好事记者刨根究底,这则骇人旧闻她身边没人知道,她本人是不是掘地三尺把秘密埋起来,就怕再想起?
那又为什么偏选了mystery来写?
三,夏洛特与托马斯
这个系列的主角是charlortte和thomas夫妇俩,背景是维多利亚时代的伦敦,每出一个新的故事都很流行,书评也是叫好者居多,即便有人异议说哪里的推理怎么怎么不合理,哪里的情节安插又怎么怎么不如福尔摩斯,也会同时首肯她对维多利亚的伦敦种种细节所察之详,描摹之逼真。
anne perry给两个主角安排的身世挺俗套。thomas pitt是猎场看守人之子,住在某贵族领地,该贵族(照例)有一个与他同龄的公子,于是(自然了!)安排了他给公子伴读,而他(自然了!)就这样受到良好教育。后来父亲遭诬陷为小偷,被逐,thomas和母亲虽然仍然承蒙贵族允许,继续住在领地,生活苦况,也就可想而知——父亲的冤屈令thomas痛恨一切人间不公,清贫的少年时代又令他富有同情心,blah blah blah。他成了苏格兰场的警探,(自然了!)破案能力一流,所以虽然他的主见和个性时常冒犯上司,他们仍然别无选择地凭他去。
charlotte ellison则来自富裕家庭。anne perry倒远没象琼瑶那么蠢,宣布他们的爱情超越一切背景和阶级差异,但也免不了让thomas意识到charlotte为他做出了多大的牺牲、让charlotte意识到与thomas结合令她的生命增添了多少历险刺激和价值(比一两套眩目礼服,一两次无聊派对强远了),所以两人格外恩爱云云。
并且——自然了——charlotte的家人尊敬thomas不卑不亢的态度,双方距离不远不近,每次见面thomas既清醒而不无痛苦地意识到彼此分歧,又自豪自己全凭头脑和奋斗所赢得的今日成就:他脱离了所出生的阶级,亦未曾完全融入charlotte的阶级,他为此孤独并且骄傲,同时更加明确自己是谁,及自己的价值所在。
够俗吧?其实也好,就象红楼梦里群芳联句咏雪,王熙凤说“一夜北风紧”,被评成“就是粗才好,这才是会作诗的作法,才见得底下的”(大意,原文记不好啦)——要是thomas和charlotte的生平故事太过峰回路转,那就成了他俩的传记,侦探情节怎么展开呢。
令人莞尔的是有书评和读者指anne perry的作品女性主义,理由为夏洛特与托马斯系列里头,往往是charlotte比thomas更聪明,更厉害,如果两人一起解开一个死结,那么最后那个线头通常由charlotte抽出来,居功至伟。
其实侦探小说无非如此,总得要两个搭档,其中一个引开观众视线,将他们误导到错的怀疑对象,另一个才是作者留到最后来抖包袱用的,譬如华生和福尔摩斯;anne perry不过是用夫妇俩做了拍档而已。
而“女性强过男性”更不过类似小说甚至电视剧的常见噱头,求点惯常思维的变化,取得观众好感罢了。卫斯理对白素的吹捧就经常到了肉麻的程度,x档案的scully和mulder也一反普通人“男的理智,女的感性”定论,mulder独自目击某神秘现象发生,scully最后一分钟端着枪赶到演出美救英雄,这种情节并不鲜见。
四,低俗小说
扯远了。
从包裹里翻出stephen dobyns的church of dead girls:“橙色書脊上印了黑色作者名字配上白色的書名”,是企鹅版。
我决定把它和其他企鹅图书——譬如尤利西斯——放在一起假充斯文。嘿嘿。嘿嘿。
---- 谦虚使人进步,感冒使人话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