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stranger()
整理人: i_am_trueman(2001-05-20 23:15:57), 站内信件
|
在儿童读物中“转圈” ■书情咏叹调 陆新之 “六·一”儿童节很快就来了,于是去跑几家书店的儿童图书柜,发现现在的儿童读 物种类真是多,天文地理,古今中外,真是应有尽有。我没有做过父亲,也没有教孩子的 经验,但是由四五岁开始就看书,倒还可以由自己出发,说一点自己看儿童读物的感受。 据外国教育家统计,说对儿童印象最深的是图画。现在街上流行的是漫画。说到漫画 ,不能不提台湾的蔡志忠,他的漫画都是此中有真义一类,非常有个性,也特别值得回味 。他的漫画系列中有一类是古典幽默,包括有《西游记》、《三国志》、《水浒传》和《 聊斋》等等,都是以古讽今,针砭时弊,拿历史人物开玩笑的,读起来令人捧腹大笑,可 以说是寓教于乐,最适合少年儿童成长时的求知欲,真可收深入浅出之效,对于看电视长 大的一代人更为有益。 漫画方面,个人来说认为多看些外国的更好。因为毕竟我们都是现代人,让少年儿童 多一点接触现代社会可能更有益吧。世界图书出版公司编译了一套人物漫画系列,写了达 芬奇、达尔文、牛顿和霍金等大科学家的生平,这本漫画选人物是有特色的,在故事编排 和画面处理上很有说服力,确实比同类读物要高出一筹的。 另外一套很有味道的漫画是德国名家卜劳恩的《父与子》。《父与子》介绍入中国已 有十几年了,但内容确有过人之处,可以说是百看不厌,所以一家中父与子一起来看的话 ,是别有趣味的。 漫画中还有一套值得推荐给上学前的儿童看,就是江苏人民出版社的《史努比全集》 。主角史努比是只小狗,漫画写的是狗世界里的儿童心性,很有一种异趣,看上去有情节 ,又有一点回味的余地,真的是儿童恩物,多看对于理解成人与世界都有好处的。 不知为什么,儿时最喜欢的是看神话故事与民间传说,不仅中国的,越是异域的越有 味道。回头细想,觉得都市长大的一代最缺的还是想象力。电视报纸上看的是保健品和酒 广告,连续剧里总是痴男怨女,小孩子想有些我们旧时海阔天空的念头也不容易。其实随 着年纪渐长,又要承受功课压力又要习惯物质诱惑,恐怕更加没有机会让自己去想异域风 情热血肝肠的,所以让儿童多些看神话传奇,知道原来我们所在的世界上还有这么多有趣 的神祗人物,有过这么多可歌可泣的浪漫冒险,倒是可以在人格培养中多一些脱俗和理想 的因子,绝对是有益的。 至于安徒生童话和格林童话,我倒认为不是一定要看的。因为这些故事大都是一个世 纪前的产物,离今天的生活和思维节奏有出入。而且这类童话过分张扬个性,有时未免带 有资本主义初始阶段的盲目和狭隘,对于从小就被灌输了以自我为中心的儿童来说并不是 什么良性因素。所谓时移世易,今日不能老方一帖想当然地觉得好的。 另外,觉得蛮有意思的是什么动脑筋乐园及智力大挑战之类的智力测验类书籍,对于 自小就开发锻炼儿童智力是很有用的。因为生活里面总是有很多难题的,由孩提时就习惯 面对,总要比某天成人后才发现世事不如意者十常八九要好。 时至“六·一”,在儿童读物中转了几圈,多少感到一点童真和期盼。成长是艰难的 ,又是必需的,愿每一个孩子都能因阅读而更好地认识世界,则是我们文字工作者的大幸 了。 -- 无心杀贼,有情补天! my oicq:379213
※ 来源:.网易 BBS bbs.netease.com.[FROM: bbs.huizhou.gd.c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