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人文艺术>>● 开卷有益>>K专栏·原创>>rpzyp专栏>>[转载] 金庸笔下的"妖女"

主题:[转载] 金庸笔下的"妖女"
发信人: [email protected]()
整理人: i_am_trueman(2001-05-20 23:22:36), 站内信件

【 以下文字转载自 Literature 讨论区 】
【 原文由
 liubinn 所发表 】
                    黄蓉
    金庸小说多妖女,黄蓉一露面便让郭靖的师父骂称“小妖女”;殷素素是“

妖女”。任盈盈是“魔教妖女”,何铁手、蓝凤凰之流自然更是妖女,连蒙古郡
主赵敏,也
被人叫做“小妖女”。
    金庸小说多妖女,无非是因为金庸小说多美女。美得惊人而又“来路不正”

的女子,活色生香,不肯像淑女那样守本分,太令正人君子抵抗不了,卫道之士
就不能不骂
以“妖女”了。从这个角度看,黄蓉当然是“小妖女”。
    许多人不喜欢黄蓉,特别是《神雕侠侣》中的中年黄蓉,嫌她聪明得过分厉

害,有点近乎阴沉。我却十分欣赏黄蓉,认为是金庸写得最好的女角。特别欣赏
他处理黄蓉
从《射雕英雄传》的青春少女到《神雕侠侣》的中年妇人的个性发展。其他女角
大多是形象
化的人物,但黄蓉却是活生生的、有优点、有缺点。会长大。会变。会衰老的真
人,音容体
态历历在目,思想个性贯彻分明,熟读这两套小说,觉得了解黄蓉的一生,这是
在金庸成
功的角色中也不可多得的。
    写黄蓉的笔触之准确,不像创造一个角色,倒像描述一个作者很熟悉很喜爱

的人。
    其实,黄蓉没有什么“厉害”;除了特别聪明美丽之外,她只不过是一个寻

常女子。少女时爱玩,遇到了喜欢的少年郎,但愿与他日夜相从、一生厮守,一
心要嫁给他
做妻子。
    结婚之后,又一心助他事业成功,为他养儿育女。她可没有什么胸怀大志,

不过事事以丈夫为重。为儿女操心。
    即使论聪明才智,黄蓉的聪明才智也只限于心思敏捷。记性特别好而已。诗

词歌赋。对联谜语她过目不忘,武功算术一点即通,但她没有超凡的智慧,一灯
大师的禅机
她便茫然不知所对。她不够耐性。缺乏恒心,也不见得特别有同情心,南琴的凄
凉、穆念慈
为情所困,她只觉好奇好玩。(金庸说,聪明的人未免缺少同情心。)直至与郭
靖无奈分离
,才开始了解愁滋味,是失意苦难强迫黄蓉长大的。
    但黄蓉就是娱乐性强。特别喜欢她在岳王庙拆穿欧阳锋和杨康在桃花岛杀江

南六怪那段情节,由她在柯镇恶手掌心写:“告我父何人杀我”开始,到逼欧阳
锋让终于明
白了内情的柯镇恶走,分析推理,步步洞悉先机,紧张刺激,像看最曲折奇情的
侦探小说。
但这段己开始见黄蓉以机智面对凶险。不复只轻松斗智,渐渐踏入后来《神雕侠
侣》的“智
者虑”的苦涩境地。
    精灵娇美的黄蓉,为什么乐意嫁与既笨拙而又不见得长得多俊的郭靖?一个

解释是“萝卜白菜,各有所爱”。这个解释,等于说情之为物没有什么可解释的
。有一个新
派解释是,黄蓉就是看中了郭靖笨,容易控制,不怕他闹花样,这又未免太理性
了。
    黄蓉初识郭靖,不过盈盈十五,刁蛮任性,父亲又大有来头,她才不怕被什

么人欺负。而且她不但任性,更是痴情,真的是一往情深。发现郭靖原来已是“
金刀附马”
时,她对父亲说,他另娶别人,我也要另嫁别个;他心中只有我,我心中也只有
他,我是你
的女儿,别人不高兴也拿我没法,但是他这样对我,我也活不到多久。黄药师见
女儿眼神是
缠绵万状,难舍难分,知道情根深种,根本无可挽回,只能陪她伤心。
    不是的,黄蓉是真心爱慕依恋郭靖,若要解释,那也毫无难处。一般男以色

爱女,女子爱男子,却是基于道德或本领上的崇拜,郭靖觉得蓉儿“说不出的可
爱”,但黄
蓉爱郭靖,是因为“世间上不可能有比他更好的人了”,是因为他是好人,是君
子,是个有
清楚原则而严格遵守这些原则的人。
    甩一点现代心理学的术语说,郭靖是黄蓉的道德范畴,他给黄蓉的,是她一

向匮乏的精神上的安全,换句话说,郭靖是衔蓉心底渴望的“父亲人物”。黄药
师与女儿
的关系,素来是好友的关系多于父女的关系,尤其是妻子早死,女儿便在精神上
代替了妻子
的地位;他教她学问武功,与她谈诗论文,但从不以父亲地位管教她。正因为关
系是这样,
他才对郭靖诸多不满,其中有许多是喝醋成分,到后来郭靖黄蓉结婚生子,他更
看不入眼,
不但与他们疏远,跟杨过谈起黄蓉,还是十分酸溜溜的。
    但是黄蓉不是“小东邪”,个性上她只是个寻常女子,跟郭靖过着“正常”

的家庭生活,接受他的道德伦理价值,同时得到社会接受,她十分满足乐意,她
要人间的
快乐,不要孤标傲世,黄药师对她失望,那也没有法子。
    黄蓉为什么跟郭靖好。即使看《射雕英雄传》不明白,看《神雕侠侣》也会

明白。杨过是黄蓉的翻版,这个金庸已多次暗示过,黄蓉自己也再三说了出来,
一般的刁钻
古怪,聪明伶俐,痴情任性,一个是娇美无倚,一个是清秀俊俏,所不同的,是
两人的身世

    黄蓉初识郭靖时扮成个肮脏褴褛的小叫化,杨过根本就与小叫化差不多。黄

蓉后来约郭靖到湖边相见时,恢复她本来面目,郭靖只觉她宛若仙子下凡,黄蓉
说,她穿这
样的衣服,人人都会同她好,但她扮作小叫化的时候他待她好,那才见得是真心

    杨过的小叫化可不是扮的,无怪人人都待他不好,黄蓉与杨过的分别基本是

这样。
    黄蓉与杨过这样相似的人,为什么一直关系十分差?金庸说成是中央隔了个

杨康的阴影,其实不是的,真正的原因是爱的基础在于信任,而两个心比比干多
一窍的人
要互相信任,真是难乎其难。聪明人可以看到一百个怀疑的理由,而信任往往不
是建立在
理性的考虑之上。黄蓉与杨过在桃花岛有过一次真情流露的交流,是黄蓉不知为
了什么缘故
,对杨过坦白诚恳他说,她知道他有许多事瞒着她,不过她很了解,因为自己小
时也是一般
怪僻。杨过大是感动,在她怀里哭了起来。这就是以爱报信任的自然反应。可惜
,信任没支
持多久,杨过一见傻姑,逼问出杨康死因,马上认定黄蓉是杀父仇人,而对他种
种好处,都
是别有用心。傻姑断续不全的话又怎信得过?杨过是个聪明人,纵然偏激,也必
能问得明
白,但是由于一早便对聪明的黄蓉不信任,所以一想到她存心作假,便坚信已找
到答案。
    聪明人太聪明时,就会草木皆兵,没有人可信任,因此,也没有人可以爱,

但偏是黄蓉杨过都是极需要爱的人,因此碰上一个全心全意爱自己的率直的人、
笨人,因其
笨而可信任,便如获救星,一心相爱,到死相随。郭靖是笨人,小龙女是笨人,
杨过爱小
龙女而黄蓉爱郭靖,黄蓉与杨过始终不能相亲相爱,就是性格的关系。
    数年前看过倪匡先生批评黄蓉,他说,少女时代的黄蓉那么可爱,一到中年

就非常不可爱了。我很不同意,纳闷了几年,老是想翻案,一直想到现在,忽然
明白,原来
中年黄蓉果然不可爱。
    一灯大师赞美中年黄蓉大智大勇,怎样叫做“智”,似乎不必解释了,但是

“勇”是有多种的。不知畏惧的“当头勇”,被萧伯纳在《兵器与军人》之中挖
苦得不成样
子,比较值得敬佩的是感到恐惧仍不退缩的勇。郭靖听见都史拉豹子去找拖雷,
要去叫拖雷
逃,韩小莹问他怕不怕连他也吃掉,他说:“我怕。”韩小莹问:“那你去不去
?”郭靖答
:“我去。”就是这种勇。这种勇气,是感情鼓励之下的勇气。第三种勇,是经
过理性
分析策划而后采取行动的勇。
    黄蓉为了取得仅存的情花解毒丹去救杨过性命,说服裘千尺打她三枚枣核钉

,若然她不闪不避不格接了,裘千尺便把丹药给她。这枣核钉十分厉害,黄蓉虽
是策定计谋
,但仍须冒性命之险进行。一灯大师赞她大智大勇,就是指这种勇。
    另一次是她潜下绝情谷底的寒潭去寻杨过。虽说黄蓉水性最好,但其时她已

年近五十,而潭底有什么凶险,谁也不知,她再三尽力潜至可潜到的最深处,以
致上来时头
发也结了薄冰,不可谓不勇敢。
    这种沉着的勇,并不逊于第一,二种勇,刚相反,把危险看得清清楚楚而全

力以赴,需要的勇气更大。然而,需要最大勇气的勇,也是最没有人感激欣赏的
勇。黄蓉两
番舍命救杨过,他何尝感动?又有多少读者感动?倒是傻里傻气的乱打一通,无
端一齐送命
,大家都感到敬仰无比。快意无比。
    说破了。原因也很简单,人心底最害怕的是自己太过渺小无力,居然有人不

顾后果拼命为自己做一件事,那就证明自己重要,有左右别人行动的力量。令人
放弃理智的
力量,常常使自己有这种胜利感的人自然十分可爱,黄蓉连面对生死都由理性控
制,当然极
“不可爱”了。

                 温青青
    温青青是个《红楼梦》人物。石梁温家是一窝强盗,但看他们的宅第花园。

排场摆设,竟像个富贵人家。青青房中挂着工笔仕女图,桌上是碧玉玩物,几上
兰花,架上
鹦鹉,“白色缎被上绣着一只凤凰”,与黛玉探春她们的闺房一个格调。
    青青在江上与袁承志相识时男装打扮,看上去像个俊秀文雅的公子,出手时

才知道原来是个狠辣得教人吃惊的独脚大盗。不过,回到家里,换上女装,又严
然是个娇弱
女儿。青青之多面,就如她的情绪之多变。
    温青青的蓝本分明是林黛玉。青青多愁善感、猜疑善妒、易哭、爱使小性儿

。自卑、自怜、生气时说话刻薄,活脱脱就是黛玉模样。
    像黛玉一样,青青的身世可怜,是她个性偏激的主要原因。黛玉幼年丧母,

青青没有父亲,两人都是被逼寄人篱下。
    黛玉体弱多病,青青武功高强,但论心灵脆弱易受伤害,则两人之间并无分

别。
    青青甚至说了一句林黛玉对白。黛玉因湘云与宝玉争吵,气道:“他原是公

候的小姐,我原是贫民的丫头。”袁承志救了阿九回宅中养伤躲敌,青青一气出
走,留的纸
条上面便是说:“既有金枝玉叶,何必要我寻常百姓。”
    青青还有一样像林黛玉的,就是她不掩饰自己的感情。袁承志伸手相帮,她

便感激钟情,一心信赖,一心对他好,向他吐露身世,不管旁人冷言冷语。
    她的多愁,亦是她动人之处,像两次与袁承志在她自己所植的玫瑰花园亭下

里相会,月色朦胧,幽香隐约,凄怨的萧声,伴着凄凉的故事,青青自己就如一
枝幽兰,此
情此景,怎能教人不动心?
    黛玉不讨人欢喜,大概青青也不讨人欢喜,袁承志对她始终如一,她怎么发

脾气也只赔小心,逗她回心转意,与宝玉之待黛玉不遑多让。不过青青的任性是
出自无奈,
有其凄婉的一面,使人感到她楚楚可怜。
    金庸在《碧血剑》后记里说,这部书作过很大的修改,修订的心力,在此书

付出最多,但凭我的模糊记忆,主要的修改似乎是全书架构及历史时代背景,人
物方面倒不
觉有什么大变化,袁承志仍是平凡的袁承志,温青青也是旧本里的温青青。

            何铁手
    貌似天仙。心狠手辣的女子是个很有戏剧效果的典型,在金庸小说中不时出

现,李莫愁是一个,在她之前还有《碧血剑》的五毒教主何铁手。这位女士是苗
家女子,白
衣赤足,恰似观音下凡,但娇媚入骨,又似天魔女降世,她软语呢声之中会猝然
出手,制人
于死命,而且左手是纤纤素手,右“手”却是黑沉沉的一个淬毒铁钩,对比之强
烈,可谓无
出其右了。
    这位五毒教主最动人之处是说话温柔亲昵,她拿出软鞭与袁承志打斗,先婉

转解释:“袁相公,这叫做蝎尾鞭,刺上是有毒的,你要加意小心,好么?”一
语未了,
劲招已出。她放毒砂,袁承志大怒,打还她三枚铜钱,她避了两枚,接住一技。
叫道:“啊
哟,好大的劲儿,人家手也给你碰痛啦。”她说话愈柔媚,便愈衬托出她手段厉
害。
    李莫愁是自负内向,完全被自己感情推动,但何铁手在轻松娇媚的外表之下

,却是十分机智而懂得观察形势的一教之主。她唯一一件笑话是错以为温青青是
男子,爱上
了她。苗家女子据说是爱情至上,何铁手竟为青青叛教,倒戈相向,岂料随即得
知青青是女
儿身,令她又悔又愧,一时无地自容,效法埃及妖后以金蛇咬胸自杀,但被袁承
志所救。她
自杀不成,根本不浪费时间悲伤,已想到计策,就是逼袁承志收她为徒,这一来
,她因破门
出教而弄至无处投奔的问题便得到解决。说她机灵理智,是一点也不错的。这样
在鬼门关滴
溜溜一转,她浑若无事,也不见伤感,视青青完全如师娘,取笑袁承志,谈笑风
生如旧。
    “改邪归正”之后,何铁手易名“惕守”,未免酸溜溜,后来在《鹿鼎记》

作昙花一现地重出,但只属余波,没有什么故事。
    《笑做江湖》里的五毒教主蓝凤凰与何铁手有一点相似,亦是与毒物为伍的

娇媚女子,不过蓝凤凰全是正面人物,不像何铁手那么透着邪气的活色生香。

          殷素素
    殷素素是个美貌而厉害的女子。论来头,她是天鹰教主之女;论武功,堪称

高强;论手段,狠辣与机智兼备。论容貌,是“清丽不可方物”;而且能琴能书
,看样子还
精于女红。这样的人物,自然骄傲任性,教人既爱且恨。又敬又怕,她与张翠山
细雨舟中相
会那段情节,既惊心动魄亦旖旎迷人,正好反映了她转瞬万变的复杂角色。
    然而美人难过英雄关,殷素素对武当五侠张翠山一见钟情,倾心于他的“英

姿飒爽”,不惜抛弃一切,洗心革面,与他相随,从武侠小说的道德框框,这是
“改邪归正
”,但从非道德的角度看,是殷素素把自己变成另一个人,以求所爱的人接受。
不过,这是
古往今来女子常事。
    在张爱玲《倾城之恋》中,白流苏感叹于一场战火造就了她与情场浪子范柳

原的姻缘,在《倚天屠龙记》里,殷素素与张翠山需要老天爷发动的一场大海啸
撮合。还要
加上一个时刻发难的金毛狮王在旁,否则即使在没有外来社会压力的荒岛,对自
己正派名门
子弟身分认真无比的张五侠,也不知要经过几番内心折腾,方向殷素素点头。
    饶是这样辛苦得来,幸福也避不过一朝消逝。回到现实社会,殷素素的过去

终于没有放过她。正在她得到武当诸侠接受的一刻,含怨残废多年的三侠俞岱岩
凭她一句“
多谢三哥”认出她是当初伤他的人。咎愧之下,张翠山横剑自刎,而殷素素的美
好将来也自
然灰飞烟灭。
    一切早有预兆,定情之后,殷素素随即想到自己作孽太多,没有好下场,张

翠山脱口答道:“倘若你没好下场,我也跟你一起没好下声。”他二人悲剧的形
式,颇有写
《苔丝姑娘》的哈代的典型布局意味。
    正因代表传统制度的张翠山已死,在她生命最后的片刻,殷素素索性做回她

自己,以她高明的骗人段,在自杀前种下武林风云。我认为殷素素是金庸在《倚
天屠龙记
》写得最成功的女子。

             任盈盈
    《笑傲江湖》的任盈盈表面上与殷素素颇相似:同样是魔教教主女儿,同样

貌美多才,同样杀人如麻,同样爱上正派子弟,但其实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人,她
们在个性上
有太大的分别。殷素素出身与遭遇不寻常,但个性则无甚突出之处,任盈盈最不
寻常处,却
是她的风度和真正尊重令狐冲的人格感情。
    殷素素对张翠山一往情深,但她不可能容忍张翠山爱别个女子;任盈盈刚相

反,她正是在令狐冲向她倾诉他对小师妹的苦恋之后,才开始对他“好生敬重”

    她对令狐冲作的决定,无论同意不同意,一律尊重,而且不是口头上说尊重

,是用行动来支持;他与岳灵珊比武,被岳灵珊重创,任盈盈只是以最快手法去
救他性命;
岳灵珊被围攻,令狐冲伤重不能相救,任盈盈马上出手,并且为了顾全他的承诺
,出手之前
自报姓名,好让人人知道与五岳派无关。岳灵珊脱困谢她,她答道:“不是我救
你,是你令
狐师兄要救你。”岳灵珊自杀身亡,令狐冲急痛攻心而昏迷,任盈盈不但亲自殓
葬岳灵珊,
而且为她堆了个最精致的墓。这皆不是出于“大方”,而是她敬重令狐冲,敬重
他的情操,
不以自己能否占有他的角度出发。
    任大小姐的身分不在于她是魔教“圣姑”,那个地位根本是东方不败营造的

骗局。她嫌这种权位讨厌,反而躲到绿竹巷中隐居。她的身分是来自她的自重。
不做乘人之
危。乘虚而人的事;不肯在人前承认倾心于令狐冲,不肯跟随他下黑木崖,则是
她自尊心太
强。不愿在人前失态。
    我常常觉得,《笑做江湖》的结局是错的,必然是金庸为了顺读者之意才写

成那样。金庸创造了这么宁牺牲一切也不失去尊严的一个女子,就应明白她不会
让心中只爱
着小师妹的令狐冲因感激而勉强与她结合。要是岳灵珊婚后夫妇和谐幸福,令钣
冲或可逐渐
淡忘,但她既然惨死,令狐冲必定一生怀念,而以任盈盈这样的女子,她会终生
爱他、终生
抱憾,但不会“终生和这只大马猴锁在一起,再也不分开。”
    金庸在后记里感叹,任盈盈虽然如愿得与令狐冲结合,但令钣冲的自由却从

此被“锁住”了,我觉得很不公平,任盈盈知道令狐冲讨厌日月神教的诌媚奉承
,明知有
可能与他分开也不开口劝他入教,这样尊重他的自由的女子,还说“锁住”令狐
冲,实在大
过分了。
    虽然感到任盈盈气度高华,但说到底她也是个杀人不眨眼的“妖女”,这个

矛盾,除了把武侠小说中的杀人视为卡通之外,无法化解。但蔡炎培先生的一个
提示,使我
醒悟过来,虽然未经证实,写出来也颇有趣。
    蔡先生说当年有一天见金庸挟着一叠《文学杂志》回报馆,次日便写了任大

小姐,他怀疑构想是从奥菲尤斯与优里狄加(OrpheusandEuryd
ice)的
故事来。
    希腊神话中,奥菲尤斯是一位竖琴圣手,琴声能感动万物,他的夫人优里加

不幸一病而逝,怀念不已,要求冥王放优回人世,冥王不肯,奥菲尤斯遂鸣琴哀
诉,冥后感
极而泣,于是求冥王许他夫妻团聚,冥王答允,但条件是直至脱离地府,奥不能
回头望优。
奥遂得下地府带优出来,但禁不住因她呼唤而回头望,优从此消失,永不复见。

    金庸借用的,就是这“不许回头”,令狐冲在绿竹巷中的初遇任盈盈,一直

隔帘倾谈,根本没有见过她的容貌,绿竹翁一声“姑姑”,使他误会她是德高望
重的老太太
,于是以“婆婆”相称,自居晚辈。
    到了五霸岗上,盈盈匿身草舍之中,令狐冲要带她离开险境,她要他先答应

不回头看望,连她一片衣裙也不许看。令狐冲答应了,但路上一番难险,两人滚
下山坡,
清流倒映,这才发现是个妙龄少女,温文尔雅的“婆婆”从此消失,代之而出现
的是一个宜
嗔宜喜。忽喜忽怒的任大小姐。
    这个构思,不单用得新奇有趣,而且解决了一些问题。以令狐冲的个性,若

看见盈盈,一定不会老实将心事尽诉,盈盈亦没有机会对他倾心,但这个“婆婆
”又不能永
远维持下去,那么索性以戏剧化手法揭穿,“婆婆”消失,两人的关系才可以继
续发展下
去。此外,慈和有礼的婆婆,居然是杀人不眨眼的魔教妖女,也能增加戏剧效果

    不过,这样一来,任盈盈的角色也出现了不协调的两半,始终无法完全融合



                阿紫
    阿紫是个彻底惹人反感的人物,但无可讳言,她真是个独特角色。金庸一面

刻意形容她的外表,如何稚气美丽,一面描写行为思想,如何坏得无以复加,歹
毒,残忍,
冷血,势利,骄傲。绝对能媲美任何一个金庸歹角。
    但最令人感兴趣的,还不是她外貌与内心的强烈对比,这种对比,在金庸人

物录中是家常便饭,有趣的是金庸对这个角色的怜爱同情。金庸为什么把阿紫写
得那么坏,
又为什么把她说得那么可怜?
    金庸对阿紫的态度,可以从他处理阿紫与乔峰之间的关系看得出来。表面上

,乔峰讨厌阿紫,只因答应了阿朱,才不得不照顾她,但看细心一点,乔峰对阿
紫是真正感
到亲情的,或许因为她是阿朱的妹妹,有她在,就仿佛与阿朱仍有接触。外人看
阿紫只是个
随时会出手伤人的小妖女,但是乔峰不怕阿紫,在他眼中,这个小妖女也是个需
要保护的孩
子。他对她的劣行的厌恶,与对她保护怜惜之情,是同时并存的。
    阿紫对全世界人歹毒,对乔峰却是一往情深,她佯死发毒针害他,据她说原

意是使他永远不会离开她,这个想法当然可怕,但以她的逻辑来说,却是完全可
信。孩子可
以做到的对人对己的残忍,有时是成年人所想像不到的。最后,阿紫为了不再欠
游坦之的恩
情,以遂她永远跟随乔峰的心愿,她毫不犹豫地把自己的眼珠挖出来掷还他,这
血淋淋的行
动,又是可怖,又是痴情得骇人,又是可怜。
    金庸用了很多篇幅写阿紫重伤之后的虚弱,用意显然是强调她的弱小和需要

保护,使读者对她产生同情,金庸这个做法用意何在?一个解释是,彻头彻尾的
坏人,跟彻
头彻尾的好人一样,是沉闷无趣的角色,好人也有过失。坏人也有值得可怜之处
,那就有意
思得多了。
    金庸自己的解释是,阿紫虽然可恶,但是这是因为她年纪小,又一直与坏人

为伍,耳濡目染,视作当然,所以值得原谅。这个解释相信大部分读者不肯接受

    然而这种解释,正是溺爱自己儿女的父母原谅顽劣子女的藉口,无论子女多

么顽劣,父母对子女总是疼爱的,而特别顽劣的孩子,有时反而比懂事的孩子更
得到父母的
偏袒,原因不清楚,但事实如此。金庸创造出阿紫,或者锋如父母,溺爱有加,
读者没有这
层关系,不肯买帐,只觉阿紫讨厌,但阿紫令人难忘,的确是个成功角色。


--
※ 修改:.liubinn 于 Aug 25 20:24:47 修改本文.[FROM: 202.99.193.16]
※ 来源:.网易虚拟社区北京站 http://bj.netease.com.[FROM: 202.99.193.16]
--
※ 转载:.Netease BBS(BJ) bj.netease.com.[FROM: 210.72.226.14]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