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hbrown()
整理人: iamtrueman(2000-10-20 12:47:17), 站内信件
|
淡淡如水 淡淡如新沏的茶
王朔的小说基本上都看过,有的如陈陈的醋,让人翻肠倒肚好几天心
里总觉得难受,有的似浓浓的酒,看完后再看世界就觉得有些变样,有的
扑面而来是一股油腻,所有的人都不着四六,不知道在干吗,有的读到结
束,才品出一份辛酸,笑面背后原是张憔悴的容颜。然而当读完他的这本
新书,却不知道是什么滋味,《看上去很美》看过后却只是那么的平淡,
如水般的平淡。
我想每个人看到一个两岁的孩子那明亮的眼睛,大概都会想,他为什
么要哭,为什么要闹,他似乎已经知道了许多的东西,他的小脑袋里究竟
在转什么,唉!为什么我不能记住两岁时的事情。王朔的这本书就写了这
么一个人的经历,方枪枪如果不是没喝孟婆汤,那么就一定是由阴阳界间
的新鬼转世的,故事开始时他也就两岁多点,但他好象已经有清晰的记忆
了。也许这样的故事本来就不好写,所以王朔在一个身体内的装进了两个
灵魂,一个是我,是回到过去的方言,一个是方枪枪,那个小时候的方言,
没有明显的主题,有的只是一些琐碎的记忆,没有鲜明的事件,只有烙印
在脑海中的一些名词。也许王朔只是想写一本中国的《马斯洛心理学》,
也许他是想说,那个时代造就了那代人,那代人造就了文革,虽然他别的
书也没有什么主题,但我总能从中归纳出一个,哪怕是有点生造,然而这
本书,最终我还是无法确定他究竟想写些什么。
没有了心有灵犀的语带双关,没有了假面真情的虚张声势,也许这本
不是个小孩可以做到的,于是我们看到的只是一些场面,一些在过去他的
书中,别人的书中或者我们的记忆中司空见惯的场面。王朔说,每个人的
记忆都是精彩的,写出来都是最美好的小说,我想另一句套用过来的话也
许更真切,美好的记忆都是相似的,痛苦的记忆各有各的不同,所以精彩
的记忆写出来就成了顾影自怜,激动是自己的,别人反而无动于衷。在这
本书中只能够看到王朔以前的影子,如果王朔是一个武侠小说作家,那么
我的第一印象一定是这是一本伪作,可惜他不是,而且也从未有人敢去仿
他的风格。
最喜爱王朔的书是《一点正经也没有》,那无时不在的黑色幽默,那
充斥全篇的满不在乎,那如幻似真的荒诞情节,那天外飞鸿的精妙对白,
无不让人感受到一种极至的语言美感,让人不由感叹原来话还能这么说,
而那在字里行间不经意散发出的对生活的无奈,却也像在召唤,其实生活
都是一样,别太认真,你本就有另一种活法。正是这些东西使王朔拥有不
同层次的读者群,浅薄者效其神侃,深刻者爱其讽喻,乐观者读其可笑,
悲观者借其忘忧。然而在这本新书中似乎一切都淡了,没有了咄咄逼人的
调侃,没有了大言不惭的无耻,当然以这些来描写一个孩子就会有些过,
但没有了这些,这本书就只剩下一个过来人对往事的平淡。
如果没有看过王小波的《革命时期的爱情》,如果没有看过王义的
《天伤》,那么也许我会对这本《看上去很美》有一个更美的评价,但正
因为看过了,所以这里的每一个情节都是一种似曾相识。这三本书就象三
个人的一个故事,王小波在海淀于是他写了一个校园子弟,王义长在崇文,
他写了一帮地痞流氓,一直呆在西城的王朔推出了他的军人世家。年代是
相似的,背景是相似的,甚至情节都有些交错,于是当方枪枪说出某个名
词的时候,我的脑中就会出现王二的影子,所以读这本书的大多情节,我
都会处在一种平淡中,有时稍起的一点冲动又会马上被平淡所冲散。
虽然我说了这么些,但我现在仍然常翻看它,虽然它不会给我带来象
以前那样的快乐,但下班之后我还是愿意在这孩子的世界里驻留一会儿。
我想这本书一定不会象他以前的书那么热,就如崔健复出后再没有往日的
声势,时代和他都在变,他已是一个功成名就的人,时代也已变得更能容
纳异端,我们看到了一个淡淡如水的《看上去很美》,但我更希望它是一
壶新沏的茶,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方枪枪的长大,这壶茶会变成一杯香
茗。
-- ---痛苦的历史学家和快乐的猪---
※ 来源:.月光软件站 http://www.moon-soft.com.[FROM: 202.96.76.12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