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nanhai13(南海十三郎)
整理人: sam726hk(2002-06-28 22:58:36), 站内信件
|
錢其琛的弦外之音
6月28日 星期五 更新
【明報專訊】高官新貴的鎂光如繁星閃爍,但董建華卻顯得凝重和沉默。禮賓府的記者會,董建華有點像落敗的法國隊,而不是虎虎生威、蓄勢待發的南韓。
廣 告
不要董一人負責≠ 董不用負責
中央的一記悶棍,不立即委任董建華的局長名單,讓董建華悶悶不樂。這顯然是一個訊號,中央不再無條件挺董,董建華要好自為之。
更不尋常的是錢其琛對董建華的五年總結。錢其琛說﹕「人非聖賢,誰能無過。」說話可圈可點,綿裏有針,也呼應了江澤民和朱鎔基的評價。江澤民說﹕「人無完人,金無足赤。」朱鎔基說﹕「議而不決,決而不行。」中央政府的三頭馬車,政治上要繼續挺董,但挺得有點無可奈何,以退為進,而不是理直氣壯,形勢大好。因為中央在董建華身上,押的注碼實在太大,押上了香港回歸最寶貴的十年,歷史不容有失,心情也患得患失。
「誰能無過」 綿裏藏針
即使五年前曾說過「我挺董」的霍英東,也罕有地寫了一篇文章﹕「我們都有責任」,將回歸後重大的錯誤,羅列得清清楚楚,然後說﹕「這些事的是非如何,即使都是錯的,這些錯誤,難道都要董先生一個人負責﹖」這正如錢幣的兩面,不要董建華一人負責,並不等於董建華不用負責。何,他是特區的行政長官,豈能推卸責任,將一切的失誤歸咎殖民政府,歸咎前朝的官員和精英﹖
中央政府也只能如此,否則挺董就失去理據,難以為董建華執政五年的失誤開脫。即使錢其琛要為問責制造勢,也要連消帶打地說﹔「董建華不再是孤家一人。」彷彿董建華是政治寡人,寡人有疾,是群臣之過。彷彿忘記了董建華的問責班子,還有前朝的港英遺臣。但錢其琛「孤家一人」的弦外之音,就是從今以後,董建華再沒有推搪的藉口,他要為未來特區的成敗負責。因此,當新貴還是喜氣洋洋的時候,董建華卻顯得落落寡歡,歷史的問責太沉重,念前路之茫茫,獨愴然而涕下。
中央政府也打破沉默,錢其琛罕有地說了過多的話﹕由民主到顛覆,由經濟轉型到聯繫匯率,觸及了香港的高度自治。這不單是回歸五年的總結,而是未來五年的提示。錢其琛像教車師傅,董建華是新牌仔,撞了五年車,只好讓師傅出馬。大約在半年前,錢其琛在緬甸挺董連任時,也曾就董建華的施政不足,無奈地說﹕「每個人都會有些問題,我相信他下屆一定會改善,因為有了經驗。」現在,董建華已經連任了,挺董的中央當然有責。錢其琛的出位言論,實在有點戰戰兢兢,信心不足。
董再沒有推搪藉口
無論如何,新的球賽將要開始。董建華的球隊倉卒成軍,既缺乏法國的球星、巴西的球藝、南韓的拼勁,只留下中國隊沉重的期望和領導人的祝福。然而,期望不是現實,祝福不是神話,董建華還有下半場,打得不好,只能在歷史中出局。
---- 心聲淚影女兒香,
燕歸何處覓殘塘。
紅宵夜盜寒江雪,
癡人正是十三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