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nicole_kim()
整理人: i_am_trueman(2002-06-24 10:49:43), 站内信件
|
下雨的早上好想睡觉啊。在这种诱惑下,读书的乐趣都减少了许多。
第一、二本书:《魔戒》之《双塔记》、《国王归来》(英:托尔肯著 海舟译 新时代文艺出版社)
终于随着弗罗多他们钻完了林子,钻林子的感觉很好,或许因为英伦三岛是多雾的,有雾弥漫,但又不似《西游记》中处处妖气,或许是因为霍比特比常人矮上许多,或许是因为小精灵与自然的亲密关系,书中整个森林是看上去充满生机的常绿的隐隐有呼吸起伏的,所以当恩特们出现时也就一点不意外了,这些牧树人与萨鲁曼的一场战斗通过小矮人的描述已经足见精彩,幸好现在有了电脑技术,所以可以期待在电影上看到这一场恶战。有报道津津乐道地夸赞戈伦姆的扮相,唉这种恶心东西也是电脑做出来的,估计超乎托尔肯的想象。
第三本书:《地下铁》(台湾:几米 辽宁教育出版社)
几米最近红得不得了,大陆有两家出版社抢着出他的绘本,报上屡见书评,尽管先前曾在网上看过相关的一些,但在某人声称他九九年就预言几米会红起来的言语下就无话可说。
看这本书时,我的眼睛总不由自主地往地铁的阴影里跑,寻找那后面巨大的阴影,盯人的眼睛,甚至一只小小的老鼠。不晓得这是什么倾向?总之看到自己不舒服起来,最鲜美的苹果、树上的金叶子都不成什么了。
第四本书:《蛐蛐四爷》(林希著 天津古籍出版社)
看到名字及翻到前言都有点一喜,喜欢这类型老北京、老天津卫之类的书,尤其是牵扯到点民俗及市井民情之类的,巨喜欢老舍,也喜欢以前的刘绍棠、邓友梅、冯骥才,尤其冯的,从天津青年篮球队的中锋写成作家,又从作家画成画家,实在是偶像一级的人物,写老天津卫的书再也没看到过能超过他以前那三部曲--《神鞭》、《三寸金莲》和《阴阳八卦》的,这一本《蛐蛐四爷》同样如此,其实我一看到前言里面说是作者将旧作中篇小说抻成了长篇,再一看到要由李少红改编成电视连续剧就心中犯堵,看完了更是不是滋味。语言倒是口语话,但一点天津味都没,满眼的儿话音倒拽成京白了!故事情节更是不见上乘,甚至连养蛐蛐玩蛐蛐的说道都不见如何出色,彻底毁了就。这一类型的书组织上是难点,因为这些“说道”真的很难和故事组织到一块儿成个完整的故事,一本《穆斯林的葬礼》,看完我就嗤一鼻子,将玉和穆斯林习俗的“说道”抽去,这本书还能算是本书么?眼下这本《蛐蛐四爷》更是什么都不是了。催得我差点没去找《阴阳八卦》来解解毒。《神鞭》太主旋律发人向上,《三寸金莲》太压抑憋屈,还是《阴阳八卦》好。
第五本书:《夜航》(法:圣埃克佩絮里 外国文学出版社)
译者有三个人,依稀记得有汪文漪和马振骋(上google查过确认的),前者和另一个人合译了《夜航》,后者译了《人的大地》还写了一个后记。
据说作者最富盛名的作品《小王子》解放前就有引入过,不过能找到这本一九八一年出版的《夜航》我已经很高兴了(当然超星也有电子版)。觉得尽管日子虽然过得苦,有心人还是尽力去引进好书,好教我们不错过这风景。
马振骋的后记里有这样几句话是评作者的,“他过的是飞行员的生活,却以诗人的眼光观察世界,以哲学家的智慧体验生命”,大抵如此,估计每个人看了作者的作品后都会得出这样的感想或感觉,却让他抢先说了,只能恨自己生得晚了。
诗人的眼光,是的。当那个即将投入危险的夜航的飞行员在镜子前面精心梳理自己头发时,他的妻子嘻笑道:
“是梳给星星看的?”
当那个飞行员在暴风中挣扎拼搏,看到漫天乌云中有一个小小的三角裂缝冲上去重又沐浴在云海上的月光下的时候,诗情在作者的胸中澎湃喷薄而出。
但那架经历了如此美丽时刻的飞机,那双看见了如此美丽的场景的眼睛仍然没有回来,在机场已经将这架飞机划入不可控制的物资但还没有公布噩耗之前,另一架飞机重又飞上天空。
无论美到如何可以称作永恒的地步,生活仍然要继续。
《人的大地》写得极其细密,看网上说萨特将这个评为存在主义的滥觞,不大明白。等过些日子再看好了。
第六本书:《蓝熊船长的十三条半命》(德:瓦尔特.莫尔斯著 李士勋译 人民文学出版社)
看这本书现在已经形成了一个习惯,如果没人或没事来打扰我,我一般要一气看到在维度空间洞的那条命(我说过的,这一条命是最难懂的也是我不大喜欢看的),然后在甜戈壁上的前半部分休息一下,甜戈壁上的根泊尔人那种奇怪的习性或许还加上甜戈壁上的高温有点让人昏昏欲睡。看到这里我一般会放下书去干点别的什么事。然后继续看下去,睡魔的入侵(书中的一种沙骷髅)反而让我精神紧张,抓住海市蜃楼又放弃它,跳入龙卷风又逃脱,在鲍老克的大头颅中我会盘桓许久(我太喜欢这一条命了,或许是太喜欢做梦的感觉?),然后再在亚特兰蒂斯的上半部分休息一下,再打点精神去迎接说谎大王的九十九次决斗,爬过那横跨四个对开页面的坑道龙,与弗雷达重逢,每次看到凯姆鲁特面对弗雷达的第一句话:
“嘎?头发好多。”
总让我忍俊不禁。再然后被押上莫洛赫神号,看着亚特兰蒂斯飞上天空,与查莫名争斗,发现同族的彩色熊乃至在宁静的半条命中找到了那个矢车菊毛色的蓝熊小姑娘。然后。。。
故事就完了。
然后就猛翻前面后面的地图来找作者有哪个地名没提过,再看着后记里提到的作者另一部关于查莫宁大陆的作品名字发呆。
呵呵,走火入魔了。
看书看到走火入魔也是件可怕的事。起初觉得这部书后面有点瑕疵,并为此斤斤计较,觉得译者和编者萝卜快了不洗泥,看下去只觉得字字珠玑,没一处不可以回味。前人评吴梦窗词有一个说法,“如七宝楼台,眩人眼目,折碎下来,不成片段”,恕我形容词匮乏了,这部书实在是拆不碎的七宝楼台,一步一景,变幻无穷。据说有位人类学和神话学学者就《哈利·波特》出了部解释其中魔法等洋典故的书(即美国学者戴维·科尔伯特的《哈利·波特的魔法世界》,它还有一个副题:“一座神话、传说和神奇事实的宝库”),只恨《蓝熊》不如《哈利.波特》那样出名,没人来做这事。
有关大西洲和亚特兰蒂斯沉没的传说,有多少了?可曾想过它有飞上天的情况出现?这种带点神话和幻想性质的故事,永远不嫌少。
---- http://202.99.11.196/ourstory/asp/readtopic.asp?id=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