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影视沙龙>>● 影星歌星>>☆☆☆歌星影星—珍藏篇☆☆☆>>八年磨一碟!~~~

主题:八年磨一碟!~~~
发信人: goldenpark()
整理人: 21thcentury(2002-06-22 13:02:10), 站内信件
八年磨一碟 
  
http://www.zhaoze.com/images/fshanbg1.jpg
  
     ■佛山日报-彭葵  
  花费8年时间去做一张原创大碟,从作词、作曲、录音到自资发行,全部由一支乐队一手包办,这需要怎样的毅力?所幸“沼泽”坚持了下来。这张由广东本土制作的首张音乐大碟,将于16日在佛山首发,为低迷的广东原创音乐注入一针强心剂,乐队开始从地下状态转入地上,正如该队灵魂人物海亮所言:希望这张碟能带给大家勇气,让更多人参与到原创音乐中来。 
   
    这支来自开平的乐队走过一段不寻常的路,如果没有海亮就不会有沼泽乐队的今天。尚在中学读书时,海亮就非常喜欢诗歌,沉溺于诗的海洋,可惜他闲时涂鸦的作品总是无人喝彩。一天,他无意中听到一支国外摇滚乐队的歌曲,顿时眼前一亮,音乐不是诗歌的最好载体吗?于是他组织校园乐队,开始尝试写歌编曲,居然引来无数欢呼声,直到考入广东工业大学学习环保专业,仍念念不忘这片乐土,而宽松的大学校园氛围,更给他如鱼得水的感觉。他很想拥有一张属于自己的大碟,便与几位志同道合者一起为心中理想呐喊,每次都是先创作好歌词再谱曲,受诗歌影响,海亮给作品赋予了非一般的深度和朦胧的诗意,获得同行交口称赞。 
   
    快乐的日子总过得很快,转眼海亮毕业了,分到家乡环保部门工作,但他毫不犹豫地放弃了外人眼里颇为羡慕之职,主动到当地电台应聘,成为一名电台DJ,经常播放自己所热衷的摇滚音乐,并与朋友合作开设一家酒吧,可以自己上台表演自编自创的歌曲。可惜,因经营管理不善,酒吧生意惨淡,最后不得不倒闭关门。此时海亮心中茫茫然,就像陷入一片沼泽地无所适从,可依然努力坚持着,创作了近百首作品,并将乐队重新召集起来,命名为沼泽,象征他们的生存环境及内心世界。 
   
    1999年,因各种原因,海亮决定辞去电台DJ一职,与乐队全身心投入唱片制作当中,没有钱就打散工,把有限的资金用来改造乐队的排练房,做成专业录音棚,购买一批便宜简单的乐器,充分运用电脑技术开始录音,“那时我们把大部分时间都放在录音棚了,主要靠吃方便面度日。”海亮两眼放光说,尽管过得非常艰苦,创作源泉却是源源不断。《沼泽》、《红砖墙》等就是这样应运而生。海亮天天对着电脑听歌,听混音部分,一点点精雕细刻,到今年,这张凝聚8年心血的唱片终于诞生了! 
   
    然而,在第一次完完整整听完录制的12首歌曲后,原本以为会欣喜若狂的海亮却哭了!“怎么录得这么差?!太让人失望了。”乐队所有成员心灰意冷,就像遭受了一次致命打击,提不起精神。只是偶然在一次朋友聚会上,大家正聊得开心,远方突然飘来这张碟的歌曲,海亮第一次以听众身份去听,反而觉得比较满意,虽然不能与专业录音效果相比,可也有自己的风格和特色,乐队终于重新拾回信心,开始设计唱片封面,很快,一个崭新的创意出现:没有盒盖,整张唱片好似一本书般打开。拍封面那天,乐队4个人站在一座古色古香的桥上,老天爷下起了晰晰沥沥的小雨,雨水积在桥面上倒也和“沼泽”很符合呢。那天的天空是阴沉的,而海亮的心情却是明朗的。 
   
    在香港快餐文化冲斥街头时,要想坚持原创音乐并非易事,尤其是珠三角一带,是什么原因促使“沼泽”坚持不懈?“是欲望,创作欲望。”海亮诚恳道。为了能让这张碟发行,沼泽乐队又把精心改造的录音棚卖掉了,虽然这会成为他们心中永远的痛。海亮还把新工作辞了,他到广州、佛山,寻觅到有着共同理想的知音伙伴,并不孤独地走在原创音乐路上。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