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xuayan(细雨)
整理人: zlth_521(2002-06-11 18:22:55), 站内信件
|
好多地方民间都流传当地的所谓多少“怪”,东北三大怪,山西十三怪,云南十八怪等。去年五一专程到镇江游览,听说了镇江的三大怪:面锅中飘锅盖,香醋摆不坏,肴肉不当菜。镇江的香醋传说是杜康的后裔从山西带去的,因其酿酒时酒糟舍不得丢弃,则集中置于一缸中,并未在意,过了二十一日从缸中飘出一股异香,尝之酸而爽口,取二十一日酒糟而成之意,名之曰“醋”。镇江的醋以香醋为主,其中分类很多,老陈醋传说还是山西的好,据介绍京江肴肉又称肴蹄,尤以老字号宴春酒楼的最为正宗,是取猪腿肉用传统方法腌制而成,肥瘦搭配比例恰当,腊香幽远,食时佐以镇江香醋再加点细细的姜丝,红黄白三色分明,入口稍嚼即化,肥嫩而不腻,卖时以块计价,镇江人用来当早茶中的点心吃,所以不当菜。镇江另一名小吃并不太为外人所知,即肖家饺子,说是饺子,其实是馄饨,皮薄馅足,皮薄的程度几近透明,馅中绿的葱,黄的姜,红的肉末均一一可见,置于乳白色的鱼汤中可谓食香味具佳。
包子现在是大众化的小吃了,不过有些地方的包子以其特有的风味仍然享有盛名,天津的狗不理包子,汁多味浓,肥嫩鲜美,不过我觉得油腻些,无锡小笼子包子和上海南翔的小笼包子属于一个流派,皮薄馅足,糯软甜鲜,除江浙沪的人之外,其他外地人一般都觉得口味偏甜了些,为此我曾看到一个有趣的事。我在苏州时巧遇一东北人,姓宋,因住一家宾馆所以也在同一餐厅吃饭,早餐有包子,她吃了一口叫了起来“妈呀!这馅咋是甜的啊”。她去买了酱菜吃粥,吃了一块又叫了起来“这咸菜咋也放糖啊,苏州盐比糖贵么”!重新要了一碗面条,一吃还是带点甜,我说“就这口味,你别挑来换去的了”。她说“这我可受不了,我赶紧走吧”。扬州富春茶社的三丁包子是以鸡丁,肉丁,鲜笋丁做馅,个很大,馅特多,很香也很鲜,咬开后三丁呈三色,就是太大了些,有一只中碗大,象我一次吃一只很困难,我贪嘴吃过一只,结果中午饭没吃,一直到晚上才感到有些饿,可想其实在。天津除了狗不理包子外,大麻花也很有名气,酥脆香甜,酥的程度到一碰即碎的地步,大也是真大,我见店里一根麻花足有二尺长,手臂一样粗,本想买了带回家,营业员劝道“这东西不经碰,千里迢迢带到家肯定碎成末了”,只好买了根小的尝尝。
(未完,待续)
----
晨曦中,黄昏里,和风微吹,
细雨飘洒,似雾似雨,浪漫如诗,朦胧如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