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gzsunkid(雪初晴)
整理人: znevar(2003-08-07 21:57:28), 站内信件
|
前段时间看<深入敌后>时,觉得已经不错。结果几个迷恋军事科技的朋友一致推荐《黑鹰》,说更精彩。我一直有点怀疑,想战争片已经有群戏的《雷霆救兵》《野战排》《细红线》,有突出个人色彩的《兵临城下》《深入敌后》,还有更精彩吗?
但一看《黑鹰》的开端,已确认这是部出色的电影。《深入敌后》还给人电影的感觉,《黑鹰》则完全感觉是一部出色的纪录片。
音乐出色。带有典型的宗教气息,并没有其它美国战争片的浓重电子乐器,只有透过硝烟和战火的一种如佛唱般的声音,有点悲天惘人,有点无奈,有点入世。以前香港的《诱僧》也用同样的手法,真个“大象无声”。
摄影出色。与《雷霆救兵》的摄影手法一样,都同样把镜头压低了,如同第一视角,增强观众的现场感。艳阳、洁白细腻的沙滩、碧玉般的海水,黑鹰掠过,阳光把冷冷的机枪镀上一层暖色,不远处,是废墟般的城市,象是神的遗弃。
制作认真。一边看,一边在想导演是如何定制每个场面和镜头的,如黑鹰坠毁一段。还有无数枪战镜头,难道真的去索马里的城镇拍摄?还是搭建了一个如此庞大的城市布景?《雷霆救兵》是野外景外,最后那场的布景也只是一条街左右,而这里是整整一个城镇。真的开始相信电影是一种非凡人可为的艺术。
由于这是战争片,整个时局、形势的变化才成为焦点,是群戏。所以个人角色的演绎虽然精彩,但可发挥性始终有限。人物塑造上最让我喜欢的反倒不是男主角,而是第二架黑鹰坠毁后,明知九死一生,仍然请缨前往救援的两个战士。虽千万人吾往矣。这时他们思想中,应该没有政治、个人英雄等概念的影响,他们只是绝不在战场上抛下同袍。
但这类电影,带着政治色彩。好难确定这是属于维和还是侵略。是给索马里人民生存的权利、空间还是置于美国式民主之下。如果从电影角度来说,《黑鹰》绝对出色。
---- 累了?还不走吗?
icq:11245445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