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业余爱好>>● 集 邮>>集邮入门>>邮票知识>>别小看宣传戳

主题:别小看宣传戳
发信人: foxdog-xxj(无奈)
整理人: danhan(2002-06-04 13:42:04), 站内信件
  《中国邮政报·集邮导刊》常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各地邮政部门使用的宣传戳,我很爱看,但现在一些邮局并不十分重视宣传戳。目前,沿海各地城市的邮局,已拥有机械自动过戳设备,使用宣传戳是轻而易举的事,却往往不刻用宣传戳。现在见到的宣传戳,反而多是那些自动化程度较低的邮局刻制后人工加盖的。有人说,手盖便于收费,机盖不便收费。我不知道是不是这个原因。还有一点,邮政主管部门制定了各种关于邮戳的规范和管理使用办法,就是没有关于宣传戳的。是忽略了呢,还是将宣传戳视为“另类”?

  我国是重视社会宣传工作的国家,为什么忽略了运用宣传戳这种不用多少成本的宣传工具呢?

  宣传戳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首先,它以邮件为载体,大范围地传播有益的社会信息,使公众得到提醒;其次,它使邮政增加了一种服务于社会和公众的功能,从而有利于树立邮政的良好社会形象;再次,它使广大集邮爱好者多了一种收集研究的对象,使专题集邮者多了一条选择有效信息的途径,让展品多了一种素材,如邮政史专题集邮者可以系统地收集研究某一地区的宣传戳,编成邮戳展品;最后,宣传戳成本低,而且机盖宣传戳不收取费用,不会增加通信者(集邮者)负担。以上四点也许还不全面,但已足以说明其好处。

  宣传戳是邮政的四大戳记之一,但也有许多国家或地区邮政少用或不用宣传戳。过去我国邮政机械化、自动化程度低,基本上都用人工盖戳,没有人力和时间去加盖宣传戳,因此宣传戳使用较少,这是情有可原的。但现在不同了,我国邮政的现代化水平已有大幅提高,加盖宣传戳已变得轻而易举了,因此现在应该是重视使用宣传戳的时候了。

  从世界范围来看,宣传戳不是什么新事物。有资料说,英国某地邮局早在1661年6月25日,就开始刻制使用宣传戳,将邮局工作时间广而告之,算起来至今已有340多年的历史了。宣传戳起初是用于宣传邮政业务的,但后来逐渐扩大宣传内容,开始宣传社会公益、社会道德、基本国策、公共行为规范、重大事件等。

  由于我国一些地方邮局不使用宣传戳,于是就有集邮团体自发刻制,但由于他们并非邮局,刻制使用的只能算是宣传图章,算不得宣传戳,因此在集邮上也不是有效素材(信息),只能自己收藏而已。

  现在我国已有8个地方设立志愿服务性质的少年邮局(杭州西湖少年邮局、上海松江少年邮局、温州市少年邮局、郑州市少年邮局、浙江淳安千岛湖少年邮局、郑州西区少年邮局、吉林市少年邮局、广州黄埔少年邮局),其中有些少年邮局就利用其邮局的身份,积极刻制使用宣传戳,受到欢迎。例如广州黄埔少年邮局成立初期,就刻用了8枚宣传戳,成为他们的品牌,有些人还远道乘车去黄埔盖戳。

  邮局刻制使用宣传戳影响大,因此,不可太随便。什么时候宣传什么,邮局最好先与当地党政有关部门研究确定,尤其是政治性的宣传戳。使用宣传戳还应报上级邮局备案。

  宣传戳的使用有几种不同情况:一是加于邮资机符志上的,属组合戳式,一般是邮资戳、邮政日戳、宣传戳(或广告戳)并盖,机盖不另收费;二是邮件自动分拣过戳机加盖,与邮政日戳并盖,不收费;三是单独使用宣传戳,手工加盖,有收费也有不收费的。组合戳式中的宣传戳,可以只有宣传内容,因为并盖的邮政日戳已有局名和日期,不必重复。单独使用的宣传戳,除宣传内容外,还应有邮局名称和使用日期,显示其邮戳身份。

  宣传戳最好有图有文,引人注目和欣赏,宣传效果较好,用于集邮展品也十分美观。

  宣传戳的刻制也不宜过滥,我曾见到某邮局一下子推出10枚宣传戳,既无局名也无日期,每盖一个,收费5角,这就太惟利是图了。

  另外,宣传戳的形状可以不限,但规格应该适中,过大会影响封、片上的名址,太小了则可能影响图文的清晰。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