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业余爱好>>国产汽车>>【轿车类】>>【上汽集团】>>告诉你一个真实的POLO(和PP比比吧)

主题:告诉你一个真实的POLO(和PP比比吧)
发信人: efoo(流浪~~渔夫)
整理人: yhd0011(2002-06-03 09:10:05), 站内信件
告诉你一个真实的POLO(和PP比比吧)

自从去年冬天上海大众的Polo在2001上海国际汽车展上首次与国内观众见面以来,关于它的消息便层出不穷。对于大多数关心汽车的中国人来说,Polo(波罗)的名字并不陌生。冬去春来,当初笔者写作“Polo(波罗) VS Palio(派力奥)”一文时的一些不确定因素也已经逐步明朗,真实的Polo与Palio已暴露于阳光下接受国人的品鉴。只是在咀嚼Polo时感到了苦涩--从去年到今年,上海大众呈现给我们的Polo不过是一个冬天里的童话。 


  “人间四月芳菲尽”,而四月的车市却新星闪烁,绚丽夺目。4月1日,派力奥开始在全国现车销售;4月8日,Polo在各营销网点正式登台;4月3日,一汽-大众在北京推出了捷达安全升级版;4月底,优利欧的拥趸就能将他开回家;同样在4月,赛欧标准型手排车的专业试驾巡展活动正如火如荼……但焦点仍然只有两个:Polo与Palio。这二者中,要论人气之高、场面之隆,自然非Polo莫属。这是好事,也是坏事--人的期望值和失望值是成正比的。 

  心理学上有一个名词:皮格马利翁效应,也就是期待效应。皮格马利翁是希腊神话中塞浦路斯的国王,也是一位雕塑家。一次,他在完成一座少女塑像的过程中对这尊少女塑像产生了深深的爱慕之情。在它的恳求和感动下,爱神便把这尊塑像赋予了生命,皮格马利翁的美好愿望终于实现了。皮格马利翁效应是在说:人们的期望值越高,对方的实现值就越高,并且失望值也越高。 

  上海大众的Polo正是如此--希望越大失望也越大。 

  对Polo满意的购车者不外乎两类人:一类是有钱人,只要喜欢,别说Polo卖12.75万元,就是卖127.5万元也照买不误。另一类是只想花十三、四万元买车的人,从Polo、赛欧、夏利2000、富康、Palio、捷达一路看过去,只相中了Polo,那也没有办法,情人眼里出西施么。除此之外就是大部分考虑到性价比而对Polo不满意的人:买得起的觉得被坑了心理不平衡;买不起的除了气愤也无可奈何。笔者不愿人云亦云把Polo捧到天上,但也无意把Polo踩到脚下,只是想从一个客观的角度再把Polo咀嚼一遍。 

  定位不清 

  这里的定位包括车型定位和市场定位两个方面。 

  在车型定位上,上海大众方面声称Polo是“小帕萨特”,小型车高配置是大众集团的一贯做法。上海大众把Polo定位为小型车中的高档车。 

  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产品工程部副经理张觉慧曾说,Polo是一部“紧凑型的帕萨特”,“在同等级车中没有竞争对手”,它将为中国家用轿车市场树立新的标杆(摘自《经济参考》报)。 

  上海大众总经理南阳也曾说:“这是一款缩小的帕萨特,它的功能、配置、驾乘感觉都与帕萨特一脉相承,是国内其他紧凑型轿车无可比拟的。我们的目标竞争对手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大量进入中国的标致206、丰田Yaris、欧宝可赛这样的车型。”(摘自《中国经营报》)Polo实际上就是一款“小帕萨特”,Polo并不是经济型轿车,我们要与经济型轿车划清界线(摘自《中国经济时报》)。 

  话虽然有些言过其实,但上海大众的狂热公关还是起到了很大作用:各主要汽车媒体都不由自主地将Polo划到中档车行列中了,几乎没有再提其与Palio、赛欧、夏利2000之间是否有竞争了。现在大众在中国就是在推广这样一种消费概念:“小型车也豪华,有钱人也要开小车。”Polo、宝来的攻关内涵就有这样的意思:A0级要当A级豪华型开,A级要当B级用,而这将对国人的“汽车观”产生革命性的影响。只是“大众”已越来越脱离大众了,以后似乎要改产豪华车,与奔驰、宝马平起平坐了。 

  客观的说,Polo是好车,但是和夏利2000、Palio绝对是一个档次的车!紧凑型就是紧凑型,经济型就是经济型,和帕萨特搭什么关系?1.4的排量已经注定它是经济型车了。Polo是小帕萨特,帕萨特又象奥迪A6。那Polo不就是小奥迪了吗?Polo只不过是德国大众旗下的紧凑型轿车品牌--马球而已。还有人说小型车在国外称为A级车,而奔驰、宝马、奥迪也在生产,所以说小车也可以豪华,言下之意Polo就是豪华型小车了。可是大众品牌的含金量能和这些高档品牌相比吗?Polo的技术水平能和那些厂商生产的A级车相比吗?更何况我们现在最需要的是经济型车作为代步工具,你上海大众引进个豪华小车来干什么?让人莫名其妙的是,大众一向以做经济车为生,为什么来到中国反而……?! 

  在市场定位上,上汽大众分析说,Polo将是100%的私人购车,家庭用车。首先是那些事业有成、收入稳定的中青年家庭,这些家庭有实力满足个性化消费,关心舒适、安全、豪华。其次是白领女性。第三是已有了一部中高档车的较富有家庭,他们可能会考虑将Polo作为第二部车。追求时尚、事业一帆风顺的年轻一代以及经济条件良好的中青年人也将是Polo潜在的购买者。 

  据了解,Polo设计年产能力15万辆,由于是与德国大众同步上市的车型,今年全球资源紧缺,中国Polo的生产节奏需逐步加速,故今年计划生产3万辆。既然是家庭用车,又有那么大的设计年产能力,Polo仅仅定位于对价格有承受力的市场范围狭窄的城市白领,那么Polo如何捍卫“上汽”的霸主地位?从实际情况来看,“上汽”太需要Polo给撑门面了。现在普通桑塔纳车做为公务、家用都不合适了吧;桑塔纳2000和“宝来”等相比也没有什么优势可言了;帕萨特,受进口车降价的影响不能说不大吧!如果Polo坚持定在12.75万元-14.8万元之间,很难想象等待它的命运是什么。 

  命里注定,Polo承担不了桑塔纳的历史地位,甚至连赛欧的轰动效应也达不到。当年桑塔纳销势如虹,是因为它是消费者惟一的选择,而Polo不过是小型车市场中的一款产品而已;桑塔纳可以“走遍天下都不怕”,Polo的定位却仅限于大中城市的高收入阶层;赛欧能体察消费者心理,奠定了家用轿车10万元的标准,而Polo不过是以技术优势,瞄准了白领阶层鼓鼓的荷包。所以,你是消费者也好,是上海大众也好,都不应该对Polo期望值过高。 

  有评论认为选择Polo表明你有品位,时尚而潮流。可是我想问一句:如果开个Polo算是有品位的话,那开别克还不成了艺术家了,开VOLVO也就成了大师了,那开奔驰是什么,开劳斯莱斯呢?我也认为Polo是辆好车,是辆时尚的车,但它只是对于那些追求时尚又不惜银子的人来说是首选。 

  “同步”不同步 

  这里的同步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国情,二是Polo本身。 

  从国情上来讲,Polo的问题在中国之所以复杂,道理其实很简单--中国的用车情况同欧洲太不一样了。欧洲燃油价格是中国的5-6倍,另外政府对小型车在税收上有优惠。结果就造成在欧洲的大众车系中,小型车与大型车的价差很小甚至交叉。 

  但中国不一样,小型车与大型车缴一样的税,燃油又便宜。那么,在车价差别小的情况下人们自然倾向于高一等级的车--如果宝来和Polo价格仅差2万元,我相信各位都去买宝来了。 

  车型与世界同步了,但是面对的市场却是截然不同的两个市场。这里面有技术的选择、同步、消化、适用的问题,也有价格的高低、市场的细分等问题。上海大众面对的是:德国车商可以轻松地把Polo卖给各个阶层的人,上海大众却只能想办法把它卖给由自己的高定价所圈出来的那一小部分人。 

  所以说,在国情不同的情况下偏要追求其他各方面的同步,很难讲这是不是好事,也很难讲这是不是同步。除非Polo像真理一样--放之于四海而皆准。 

  至于Polo自身,由于受到关注的程度很高,上海大众Polo与德国Polo之间的差别比较起来也很容易。 

  德国原装Polo的电子设备是十分齐全的,但在上海大众生产波罗的被换掉的有:恒温空调(从全电控变成了手动式)、铝合金轮毂、进口轮胎、六碟CD机、GPS定位系统、中控门锁、后窗电动升降机。另外,国产的钢板厚度比原产要薄一些。这些进行了缩减的配置,显然有些影响“全球同步”的形象。 

  已有媒体报道,但尚未得到确证,即上海大众Polo省掉了一套防止侧滑的(ESP)电路,导致在试车时出现了前轮侧滑的问题。原来在上海大众Polo海南试车后,有个记者心生疑窦:“……在尝试以较高速度转弯时,Polo出现了一个意想不到的情况:在收油门轻点刹车使车辆重心前移做弯道动作时,伴随着轮胎的尖叫,前轮出现了滑动,致使方向有瞬间的失控。当时车上乘员3人,前面2人后座1人,道路是干燥的沥青路面。为了去除外界可能的影响,在另外一个弯道重复上述动作,Polo仍然是前轮出现滑动而不是甩尾,瞬间的方向失控让人颇为不安,不清楚是车辆设计的原因还是这台车的个别现象……” 

  Polo本身配置的不同步也成了消费者对其价格进行非议的一个口实。 

  “先进”不先进 

  有人在看过媒体对Polo的简介之后这样说:真不知Polo的先进技术都是什么。看了半天,就这几项: 

  “焊接机器人”--70年代的技术。 

  “激光焊接”--90年代初的技术。 

  “确保焊接的精确控制”--有“焊接机器人”就有的技术。 

  “双面镀锌钢板”?!--哪辆车不是。 

  “空腔注蜡技术”--先进在什么地方?别的不讲,在北京,做空腔注蜡和防锈,终身保用才1千多元!上海大众是否有炒作之嫌? 

  福特的Fucos,这可是世界销量第一的车,也是小型车。一个汽车新闻里面提到其二手车价格居第二位,第一位是高尔夫。你看看,为什么连高尔夫二手价格都很好?为什么这个新闻里面没有Polo的名字? 

  更有读者甚至怀疑起Polo的1.4升16V发动机。只要有点发动机知识的都知道,1.4升16V的最大功率怎么能和1.4升8V的最大功率一样都是55千瓦呢?1.4升16V的最大功率应是65千瓦左右。例如夏利2000的1.342升16气门发动机,最大功率为63千瓦。而Polo的1.4升16V发动机和富康的1.4升8V发动机一样,最大功率都是55千瓦。这究竟说明了什么? 

  价格不明 

  这是一则一年前的报道: 

  “大众计划在中国推出8万元低价位轿车(www.sina.com.cn 2001年4月9日10:59东方汽车网) 

  大众汽车公司亚太区副总裁雅各布于3月底在泰国透露,该公司正加紧研制面向中国市场的、售价为8万元人民币(约合9600美元)的入门级轿车,以满足市场对低价位轿车的需求。 

  雅各布说大众公司正就未来中国市场对低价位轿车的潜在需求进行评估。计划推出的此种8万元低价位车并不是外界此前猜测的路波A000超小型轿车,因为其外形尺寸要大得多,而且很有可能利用现有的桑塔纳轿车平台,以便降低生产成本,确保最高售价不会超过8万元人民币,而即将在上海大众推出的下一代波罗A04轿车的售价估计在9.5万元人民币左右。目前大众汽车在中国的市场占有率在54%左右,随着中国加入WTO,大众公司认为汽车市场中价格竞争必将进一步加剧。雅各布承认并不清楚未来中国消费者会喜欢何种轿车,但坚信大众今后肯定会在中国市场销售出更多的汽车产品。” 

  不知道大家一年后再看这则报道心里有什么感想。 

  上海大众方面曾说国产Polo与国外同步,价格上差别也不是特别大,并且提供了国外近2万欧元的价格。但是很快有人查出,国外1.4升的Polo售价11835欧元,合8.3万元人民币,如果同样的生产在中国加上增值税和消费税等大概是11万元左右,上海大众Polo减了诸多配置后售价近13万元,价差18%,还标榜“与国际接轨”,自然有人不平。一个刚从巴西回来的朋友深切体会到了国内车价的高昂。国内小汽车价格约是巴西的两倍:巴西产Palio(排量1.0)合人民币才5万元,巴西产Polo三厢(排量1.6)合人民币7万元,巴西产赛欧(巴西叫可赛)(排量1.6)合人民币6.2万元,巴西产本田CIVIC合人民币12万元……中国和巴西可都是发展中国家。 

  在“为什么这么贵”这个问题上,与消费者的抱怨和笔者的担心形成对照的是,上海大众却信心十足。上海大众总经理南阳表示:Polo从技术含量和工艺质量来看,无疑将在目前同类国产车中处于领先地位,Polo的竞争策略是依仗高性能,而不是价格来赢取市场。 

  市场目前有个“怪现状”--骂贵的、买贵的。大家都骂轿车贵,但卖得火的不是低配置的产品,恰恰是最高端的豪华型。但我想,这总会有个限度,你卖得太高,就不会有人买账了。 

  减少配置后的国产Polo的功能只是国外原版的70%,而价格却是国外的130%。一个减配车,定价的时候却同德国原配的一样,真可以当得起一个“黑”字了。上海大众给我们提供的是这样一个等式: 

  国外10万元人民币的Polo: 

  减去:CD/中控/GPS/ESP/电动后窗/恒温空调 

  加上:中国的低成本 

  等于:13万元人民币 

  有几种说法支持高昂的售价: 

  一种是:国外售价10万元人民币,加上五年后25%的关税,恰好12.5万元。 

  试问: 

  1、减去的诸多配置减到哪里去了?减配置后还值10万元吗? 

  2、是国产车在中国卖为什么还要加上关税来计价?真是莫名其妙! 

  另一种是:据欧洲最新一期汽车杂志《轿车价格杂志》刊登的车价信息表明,1.4升手排挡Polo的售价在1.3万欧元左右,折合人民币11万元左右。如果加上5%的消费税(国外车价中不含此项),以及零部件(目前Polo国产化率为40%多)进口的关税,与目前公布的12.75万元大体相当。难怪上汽大众声称,Polo定价已基本“与世界同步”。 

  用售价计算成本是中国汽车业一贯的愚民做法。国外公布的销售价格不仅包含了利润也包含了在当地销售的税收。计算成本,尤其是计算进口关税必须是除税后的成本。如果直接用销售价格计算无疑是在误导。更何况除去国产化外的套件进口价格远低于整车进口价格(无装配费,并已计算了销售利润)。 

  有与世界同步的技术和品质,同时也要有同步的价格,这合理吗?在国外和在中国买一辆15万元的车,概念能一样吗?在国外,汽车生产成本比较低,且人均收入是我们的10倍(如在美国)。 

  还有一种是这样的:奔驰公司的SMART两座小车,国外售价5000多美元,按国内加税等等的计算也就8万多元吧,现在国内售价在30多万元。言外之意是Polo一点也不贵,Polo也1万多欧元呢,几乎比SMART高一倍了,应该卖70万才合理! 

  有一个比喻这样说:想买Polo,不过心理实在不平衡,就像你买了个苹果,不大但味道还不错,值2块钱。但商贩愣告诉你那是美国小蛇果,表皮打过蜡,所以要5块钱。而且态度恶劣,爱买不买。想买2块钱的苹果你就是小孩,不懂事。想降点价?做梦! 

  你能上赶着买这种苹果吗?你大概该到其他的苹果店看看了。 

  性价比不佳 

  其实好车、坏车是同价格相关的。Polo如果比夏利2000、Palio、赛欧同等配置贵1万就是好车。否则就是坏车。现在这个价位,与同价位车比,Polo性价比不高。 

  当然特喜欢Polo的外形另说。 

  Polo作为德国大众旗下最负盛誉的品牌之一,从1975年生产至今,27年间在全球已经创造了700万辆的销售佳绩。而Palio则更胜一筹,在短短四年期间,来自40个国家的200多万客户选择了Palio。 

  Palio三大优势: 

  其一,价格低。8.49万元的最低价引起媒体的轰动。Polo最低售价12.75万元,似乎让人有点失望。在新浪网的网友评价上,Polo的得分在及格线上挣扎,其主要原因是价格分一项仅得35分。 

  其二,人性化。专家评,这是Polo稍逊之处。 

  其三,老百姓的4S。Palio是第一款把4S直接提供给老百姓的车。Palio的4S店现在只有20家,明年也只能发展到六七十家。但是从零起步的Palio4S店与菲亚特国际标准完全同步(Palio VS Polo配置参数对照见附表)。 

  这是一位悦达起亚车主的自述:我是悦达起亚车的车主,两厢车6.5万元。内饰外观肯定没法和Polo比,电子设备也应该差一些,没有气囊、ABS,但有中控、前后雨刷、后窗加热,前门电动窗与Polo一样。 

  悦达发动机参数:1.4升8气门压缩比9.7,55.4千瓦,车重820公斤,离地间隙160毫米 

  Polo发动机参数:1.4升16气门压缩比10.5,55千瓦,车重1.1吨,离地间隙≥100毫米 

  如果我和Polo比赛加速性能和速度,赢的是谁,大家一看便知。 

  那么Polo 12.75万元与13.68万元的富康AX2002相比,性价比又如何呢? 

  AX2002,发动机1.6升,无论扭矩还是功率都在Polo之上。 

  新内饰,真皮座椅,中央锁,全部电动窗,ABS,液压助力。 

  成熟的赛车底盘,同档车里最大的轴距,最宽的车体,优秀的避震。 

  两者根本不是一个级别,Polo是A0级,富康是A级车。A级车的乘坐舒适性和安全性绝对在A0级之上。乘员舱的长度直接影响安全性(撞击后给成员所留下的安全空间),宽度直接影响乘坐舒适性。 

  还有其他一些高性价比的车型: 

  捷达海风之旅,自动挡,1.6L发动机,强劲的动力,车价13.9万元。 

  捷克斯柯达法比亚,与Polo完全一样的底盘和结构,带冰箱,包牌价17-18万元。 

  意大利菲亚特Palio周末版,1.6升16V发动机。休闲车型,宽大车厢,大容积尾箱,90多马力的动力。包牌价17-18万元,完全大贸进口车,北京价格16万元左右。 

  当然还包括价格低但性价比高于Polo的赛欧和夏利2000。 

  鸡蛋里挑骨头 

  在上海大众的资料中,Polo是国内同级车中率先采用全铝发动机的。但众所周知,此前羚羊1300已经采用铝合金的发动机。Polo的1.4L 16V发动机采用铝合金缸体、液压支承滚珠摇臂机构的轻质排气门、塑料可变进气管等技术,科技含量傲视群雄。 

  但是,低速扭矩不足和“敲缸”也许是Polo1.4L发动机面临的实际问题。Polo的1.4L发动机扭矩不错,但其扭矩是靠10.5:1的大压缩比实现的,发动机扭矩曲线被人质疑,从最大扭矩到最大功率、转速从3800-5000转,只有1200转的空间;其最大扭矩维持期为3800转-4000转,但转速超过4000转以后,扭矩迅速下降在5000多转时下降到100Nm以下。不过在3000-4000转之间,扭矩曲线不错。最大功率基本上在4000转完全发出,此后功率不再增加,同时扭矩下降迅速。起步还算不错,但超车时会出现尴尬,另外造成行驶中需要频繁换挡以保持最佳的转速,否则动力有问题。这也是不少人认为Polo有点“肉”的原因。 

  Polo的大压缩比对燃油要求较高,用93号以上的汽油比较合适,否则容易产生爆震(敲缸),在档位略高而车速略低一点加速时,发动机可能会发出明显的叫杆声。 

  相比于激光焊接,排放标准更重要。上汽Polo把排放标准由欧4号标准降低为欧2标准,激光焊接就没有意义了。今后几年内(不到八年),中国国内的排放标准就要同国际接轨,欧II排放的车辆可能不能上路。你的车就是能用20年又如何?在北京的普桑改装三元催化的钱可是用户出的。 

  对有小孩的家庭切忌Polo舒适型。由于副驾驶位有安全气囊,极易对儿童造成伤害,尽管可以关闭,但造成失去保护。因此普遍建议儿童乘车应乘坐后座。但Polo的舒适型后座是手动窗,而且没有中控锁,儿童在后座乘坐存在危险性。儿童好动的天性有可能导致行驶中意外开窗和开门,极具危险性。建议有小孩的家庭至少购买豪华型Polo。 

  后排座椅空间还是太窄。 

  底盘离地间隙≥100毫米,间隙太小,通过性能不佳。 

  驾驶员脚下位置人机工学设计不合理,导致有些人开车时要略偏身,时间长了易疲劳。 

  不是结尾 

  看看北京夏利销售商的停车场,便知道高开低走的痛苦,Polo也会重蹈覆辙。商人对利润的追求是永无止境的,商人重利也是天经地义的。广州本田2001年首产5万辆,赚了45个亿,加上销售商利润,每辆赚了10万元。德国大众(一汽大众和上海大众)从中国赚走了80个亿,占其全部利润的1/3,而中国的产量仅为其同期全部产量的10%!!那么Polo呢?它的利润又有多大呢?如果波罗持续走红,也许很快各国汽车制造商都会收到一封发自中国的电报:“此地人傻,钱好赚,速来。” 

  我们已经知道了Polo的过去,也看到了Polo的现在,我们还不明白Polo的未来将会怎样。在讲述了一个冬天的童话之后,上海大众真成了伤害大众。那么,还会有成百万的用户一如既往的支持她吗? 

  让我们拭目以待! 

转自中国汽车市场 

看完后很是觉得痛快,不知DX们以为如何? 

但一友说:台湾也有关税,一本田合RMB也就是十六万(不知何型号),广本还二三十万呢,所以POLO贵点也不离谱,是应该的。我一时不知如何回答,中国的消费者这么可怜吗? 



----
塞欧、宝来汽车论坛!
广州赛盟!
TOM汽车论坛! 
广州车迷网!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