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wnxieh68(艾波涛)
整理人: yanboguang(2002-07-25 10:07:49), 站内信件
|
先秦时代天命史观的殒落
------从历史的角度去看传说和神话的终结
传说和神话,反映了人类在跨入文明的门槛以前,最早的记忆和原始的历史观念及思想意识。它是在人类处于野蛮时期的低级阶段的时候,由人的伟大的天赋“想象力”,这一区别于其他动物的特质所创造出来的,不是用文字记载的远古口述作品————神话和传说。它十分强烈地促进了人类的发展,是当时人类精神产品极其重要的部分,也是极其有历史价值的历史记忆。
传说和神话同时也反映了先民的历史记忆意识的萌生,传说和神话,还在向后世显示了或者说存续了与此相干的那些古史的踪影和迹象。中国远古时代产生的传说和神话主要见于《左传》、《山海经》、《穆天子传》、,《楚辞。天问》和成书较晚的《淮南子》以及先秦其它历史文献里。其中,神话所叙述的是神或半神的人及其所行的事;传说所叙述的是人,是远古先辈们及其祖先或英勋及其所行的事。从神话到传说,反映出了人类从以神为主来解释自然和社会,到以人为主解释自然和社会的自然过度。虽然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仍不能完完全全地摆脱神的影响,但也可以看出人类对于自身的能力或力量的朦论意识和对于自身的历史的早期记忆。传说的内容虽然不能完全摆脱象神话那样的虚构成分,但其中毕竟有着很大的比例真实的人和事件,其中的奇想也不是完全脱离历史实际的。在文字产生以后,这些远古的传说通过人们的加工、整理,并被记录了下来,成了探索和研究先民初始时期历史的重要资料。而其中所反映出来的先民对于自然、社会和人及其相互关系的看法,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影响到了文明时代的史家的历史观念和史学思想。
从神话和传说所反映出来的思想观念来看,“天命”是先秦时期人们思想观念的一个基本的范筹,“天”指的是至上的神,凡王朝兴亡、世间的治乱以至于人们的祸福寿夭,都由“天命”决定。当时的人们以及在此之前相当长的一个时期里,“天”被认为是人世间的主宰。那是“人”的概念,虽然也是人们思想观念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但其涵义并不是有着与我们今天的人同样的意义。最初的人被称作“民”,民是受天主宰的。如:《诗。大雅。荡》里的“天身丞民”和《尚书。召诰》里的“天亦哀于四方民”等等,都是指普遍意义上的人的。而在《尚书。大诰》里的“天亦惟休于前宁人”,其“宁人”是专指周文王的,这里的“人”是指人君。这句话的意思是:上天只赞助我们前辈的周文王,这也是最早将“天”和“人”连在一起的例证,所表明的当然是人从属于天了。
“人”的作用被进一步的肯定、其涵义被扩大,是在后来的西周末年和春秋期间诸候争霸的时日里,这期间的历史大变动,反映在意识形态里,就是思想观念以及历史学说打破了官方的格局(即所谓的“学在官府”),即学在官府的传统的突破,并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而这一突破是由当时的时代背景和思想解放所造就的,是由私人撰撰史开始的,最早出现的一批私人历是撰述,是由私人讲学及撰述相结合出现的。主要有《左传》、《国语》、及《竹书世纪》、《世本》、《战国策》等等,开始有很多地方是讲一般人的“人”了,《春秋》是最早重视人的著作,孔子“不语怪、力、乱、神”的思想是贯穿于其中的,,是最早摆脱天、神束缚的的重要著作之一了,在我国早期思想意识以及历史思想的发展进程里,是一个重大的贡献。《左传》的周内史有“吉凶在人”,还有郑国子产的“天道远,人道弥,非所及也,何以知之!”等等都反映了在当时思想观念上的进步。这个时期人们虽然还未能完全摆脱“天命”的思想观念和“天命”史观的影响,有时甚至还表现的很突出,但从总的发展趣势来看,天命已经开始受到怀疑,人事受到重视,这些思想观念已经成为发展的潮流。《史记》中司马迁提出了“究天人之际”的课题,并在众多的太史公曰里发表了很多所谓“天道、是耶、非也”的评说,成为在历史上、思想观念上对“天命”大胆怀疑的史家。荀子的“天人相分”说以及以后的其他思想家对天所作的物质性的阐述,从根本上否定了“天”是有意志的至上的神,从而也就从根本上否定了“天命”史观或天的思想观念。
天命自从经历了先秦时代的从怀疑到被基本否定的过程和结局后,再也没有能象其他文明体系那样建立起一个完整意义上的神学或“天命”观的体系,事实上从那个时代就开始“天命”观就殒落了。现存的神的概念或天命的观念,全都是些实用主义性质的东西,是统治者用来愚囵或控制老百姓的把戏。也正是由于先秦时代开始的天命思想和天命史观的早早殒落,中国的宗教无论是自产的,还是外来经过改造而扎下根来的,都不具有真正意义上的有神论宗教的特质,人们信仰或供奉的是能够帮助他们的人,而不是主宰他们的神(此神非彼神也)。民间对神、佛、菩萨、玛祖以及天尊、关老爷的祭拜,也同样是把他们看作能帮助他们的人(虽然被称作神),并且也是在祁求佑护,并不是要他们来主宰一切的。也正是因为他们不主宰一切只帮助人才那么受欢迎。不看到这一点,岂可遑论中国的神或人的观念呢?
虽然历代统治者都宣称,他们是秉承天意——是天子,那只不过是统治伎俩,因为连这些帝王老子他们都不信什么天命,说天命只是籍以证明自己获得统治权的合理性的一种欺世盗名罢了。当然了,任何文明建立和发展也只能是精英文明,或者说是社会主体的文明,若是要求这个社会的每成员都具备了某种思想观念才算是文明的话,那我们对现世的文明的评价可就无从谈起了。我们不能为了说明某一种观念而苛求于世人,对待思想观念,对待一种文明更要看主体、看主流,与其在枝叶上浇那么多的水,还不如在根(本)上浇上合适的水,这样人们就能看到人类文明的大树,不仅枝叶繁茂,而且主干挺直,傲然于世。岂是看他不顺眼的人能轻易撼得动的,这一切正是天命殒落后在华夏所造就的硕果。岂是外来的东西可以去随意支配的,几千年的历程无不证明,外来的东西不是被经过改造后融入这参天大树或被复盖,否则就是在这片土地上自行消亡。
随着科学的进一步提高和不断的发展,不管是有神论或无神论,都会象上古时代的神话和传说一样,得到应有的终结,直至消亡。现在的宗教也好,各种其他的信仰也好,终就不过是历史进程中的一个小小的浪花而已,只有那些不断为人类进步而不懈努力的人,将是人类永远的骄傲,科学将永远是人类进步的动力和源泉,而这动力和源泉才是永不枯竭的力量所在。
----
情深似波澜,
爱意亦涛涛;
敬神须谢意,
礼佛尝宏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