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sweetarain(丫子安)
整理人: sweetarain(2002-06-01 00:13:34), 站内信件
|
我曾经答应过一个ID,一个在西祠里彼此只用留言来沟通的ID,要写一篇关于Sarah Birghtman的类似音乐手札的东西。从妇女节答应到儿童节。一直没有兑现,惭愧得很。其实从一开始听朋友介绍到认真听她的歌时,就不由自主的被打动。那个时候她还没有出精选辑,只是拥有她的第三张专辑《月亮》。
轻歌曼舞,总是能令人飘飘欲仙,更何况是面对Sarah Birghtman这样一个美丽而又有品位的女人。曲卷的黑色长发和一双清澈的眼睛,即使已人过中年,Sarah Birghtman的身上仍然散发着小女孩般干净的气息。她脸上的表情总像是笼罩着一层轻纱,神秘而又飘渺。时而纯真时而高贵,时而又仙气缭绕。让人怀疑自己所看到的究竟是真实的Sarah Birghtman,还是虚无的梦境。
专辑里歌词的彩页,Sarah每个表情和服饰都不同,每张却又会美得让人看掉了下巴:)不过无论怎样变化,她总是脱不去皎洁和高雅的基调。飘离在普通人的世界之外。她奇迹般的将梦幻与真实融为一身,仿佛是远离外空的精灵,却又对这个世界施加着千丝万缕的潜在影响。历尽沧桑而终能反璞归真,这就是Sarah的亲和力。她不叛逆也不具侵略性,与风行的流行势力完全不同。尘世间一切一切的喧闹躁动仿佛在她身上消失得干干净净。想来一直听她的人们就是喜欢她这种宁静安详不沾人间烟火的样子。听着她清亮悠远洗尽铅华的歌声,不必想也不必说些什么,静静的享受片刻的完美梦境就足够了。
Sarah Birghtman后来出的新歌加精选《美乐再现》,听了她的新歌《冬之光》、《圣母颂》,感觉有点失望。比起上一张专辑的《七月里的冬日》、《他没有看见我》、《温柔的浅影》来,水平逊色很多。我指的不是她的嗓音,而是编曲的水准。一流的嗓子配上二流的制作。不过这也是必然的,人不可能总在浪尖上。像Celine唱罢《My Heart Will Go On》之后沉寂;Madonna的地位被小甜甜Britney急追直上;Backstreet Boys和Boyzone的辉煌一页被悄然翻过;Savage Garden和Five解散之后的精选辑销量并不如预期想象。等等等等。音乐的打造就像是打造一件武器,一种青锋,一种利芒。并不是使用者或制造者单方面可以成就,两者之间丝丝入扣的联系缺一不可。
在一个很冷清的雨夜,一个同样很冷清的街巷里,我再一次听到了Sarah的《Winter in July》,仍然被吸引。我常常在听到一首好听或者有涵义的歌时冲动的想给谁打电话,让另外一个人来分享那一刻的喜悦。可是当时我没把谁的名字想出来。
Sarah Birghtman一直是歌迷们心中的月光女神,这也许曾经是个神话,这也许以后也一直还是个神话。那么不妨让歌者与听者把这个神话再继续下去。这里,并不想很深刻的探究她的朝代能支持多久,那就很轻松的听吧。我一直以为歌是因为听而听的。在临睡前听她天籁一般的歌声,总是让人在不知不觉中忘记了一天的忙碌和所有的负担,连五脏六腑也跟着一起陶醉。如果你觉得这个世界已经疯狂得够久,我们再寻不到什么刺激来改变脸上麻木的表情,不如暂时借Sarah甜美的歌声回归自然,心安的睡上一觉。
喜欢一个人,她老了,你仍旧喜欢她,如果是真心的;喜欢一个歌手,她老了,你可以喜欢她的从前。
---- 想象是你能放起的最高的风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