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地方风情>>梦飞珠澳>>ω■艺术长廊·深情每天■ω>>ω旧版精华暂存ω>>暂存(1)>>黄昏里寻找平衡的孩子

主题:黄昏里寻找平衡的孩子
发信人: windy1997(浪漫神话☆羿枫)
整理人: tf386930(2002-06-05 12:30:32), 站内信件
我在学校的图书馆里随意的翻阅着一些陈年的画册,那是一个随意的中午,阳光也是好的,带着一种懒散的明亮,我看到了一幅名为《黄昏里寻找平衡的孩子》的油画,1992年第二届全国美展的参赛作品,很久远的时间,凝固在画册厚重色彩的角落里,却也好象是随意的。   
  那大约是一个非常好的天气,一节废弃的水泥管静默的匍匐在暮色浓重的原野上,一个孩子,七八岁的秀气的孩子,满怀兴趣的走在水泥管上,很认真,却也是很艰难的,因为他的身体已经完全的倾斜下来,只有一只脚还在顽强的支撑着。他的纤细的双臂高高的扬起来,是为了保持平衡,于是就象鸟儿一样的舒展了。在我为他捏一把汗的时候,却看见他充满稚气的面孔上,还分明写着浅浅的笑容,稚气的,孩子的浅浅的笑容。在他的身后,暮色浓重的原野深处,大体可以看见长长的铁轨和淡淡的青烟,也许刚刚有一列火车呼啸而过吧!   
  那是一个孩子寻常的游戏,那是任何一个孩子都可以想到的游戏,可是,我的心却在那个远离黄昏的中午,和远离童年的年龄里久久的开始了思索。用“思索”只是一句时髦的话,可我确实想起了一些什么,遥远的,却又分明生活在身边的东西。很多作家在撰写回忆录的时候都似乎用到过同一句话,“那些日子永远难忘,可是我却再也不能想象了。”他们又在想象一些什么呢?他们不能想象一些远去的日子,又在今天,在他们生活的每一分每一秒里,发疯一样地重复着现实的生活,也许又在梦中,发疯一样地重复着那些不能想象的想象。   
  我突然认为,在那个孩子身体的背后,在那朦胧的铁轨和遥远的暮色背后,一定沉睡着一个广大的空间。我上学的地方也有一些繁忙的工地,很多废弃的水泥管,我时常看见一些孩子在做着类似的游戏,我曾经对自己说,那是只属于孩子的游戏,现在我明白,那确实是属于孩子的,因为那样一种直截而质朴的表达方式,是一个还有想象能力的人才可以完成的。哲学家习惯把人生比喻成行走,他们教导说要不畏惧艰苦,要勇敢向前。诗人们也习惯满怀热烈的歌颂,说要走向远方,不怕风雨,只要有钢铁一样的坚强,就可以冲破黑暗的封锁看见明天的太阳。这些比喻现在都是很寻常而且可以被成年人接受的,于是想到人生,就很自然的想到了跋涉的艰辛,风雨的恐怖和苦难里漫长的孤独。黄昏里的孩子是不知道这些的,他只知道他需要走过那条水泥管,走的时候一定会跌倒,但是还要爬起来继续,直到走过去,这没有什么确切的理由,只因为他在想:“我要走过去,走过去是件多么有意思的事情啊!”于是他这样做了,无论怎样,都是带着笑容做的,也许只有在那黄昏的笑容里面,才有那些回忆录里不能想象的想象。   
  真正的人生真谛一定是直接而且质朴的。因为只有直接而且质朴的人生真谛,人生才会少一些虚伪和复杂,这是我过了很长时间,经历了很多事情才明白的。其实每个人在童年时代都是这样认为的,可惜当人成熟起来以后,人就想当然的认定人生也成熟起来了,人从一个风雨到另一个风雨,也许要经历不堪回首的过程,所以人会为走过风雨而高兴,可是一定不会因为走过风雨而认为风雨是有意思的。即使他有气无力的疾呼“让暴风雨来的更猛烈些吧!”恐怕他也不一定会坚持走下去,更不会想:“这是一件多么有意思的事情啊!”   
  我又想起那个孩子,如果真的有那样一个孩子,当他真正开始了他人生的行走时,他还会记得那个寻找平衡的黄昏吗?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