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电脑技术>>● 认证工程师>>特别专题>>IT认证体系走到崩溃边缘-“广域现象”

主题:IT认证体系走到崩溃边缘-“广域现象”
发信人: mimixiong23()
整理人: reynolds(2002-05-30 10:50:09), 站内信件
“转载自金陵热线”http://www.jlonline.com/sinor/data/587664.html


一股由众多作假者汇聚的IT培训认证“暗流”,将把日趋繁荣的国内IT认证培训市场推向何方?

  <<计算机世界>>记者 郑大奇 靳菁 高丽华 

  “广域现象”


  “命中率100%!!!绝对包过!!”。 鱼龙混杂的培训市场上,为数不少的厂商堂而皇之地打出了这样的广告招徕口号。 

  日趋火爆的IT认证培训市场上,许多学员报名时最关心的问题就是:“你们这里能保证100%通过吗?”

  为了亲自探明IT培训中心是如何炮制出这样的认证“奇迹”,本报记者于3月29日赶赴郑州进行暗访。记者按照知情人提供的线索,来到位于郑州大学东门斜对面,郑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南隔壁的广告大厦512室,这里有一家制造“神话”的IT认证培训机构。

  在512室的报名接待处,摆着一张桌子,坐着两个接待小姐。

  “我是学管理的,想报名参加MCSE的培训,但担心考试通过不了。”记者扮做一名学员,向一位姓李的接待小姐咨询。

  “只要您在我们这里参加培训,我们保证您百分之百通过。”李小姐热情地回答。

  “怎么能保证百分之百通过呢?有这种好事?”记者问。

  “首先您的英语至少达到了二级水平吧,您也有了一定的计算机基础,在此基础上,我们的老师会针对考试进行强化辅导,辅导之后老师会对您的水平有一个评估,如果觉得差不多才为您报考。”李小姐熟练地向记者解释。

  “强化辅导是否会讲考试题?”记者紧接着问下去。

  “是,我们的老师都有他们独特的思路,以保证您百分之百通过认证考试。”

  “我平时上班时间紧张,老师可以替我考试吗?”在来郑州之前,记者已经在电话里向接待小姐询问过这样的问题,得知可以,记者就又当面问了一遍。

  “也可以。”李小姐犹豫了一下回答道。

  “其他比如CCNA、CCNP的课程也可以吗?”

  “可以的。”

  当记者要离开而被要求登记“来访学员”资料时,看到厚厚的登记本上写满了附近院校和单位的学员资料。

  广告大厦512室是郑州广域网络培训中心(一家总部位于南京的“广域组织”的郑州分部)的办公和培训场所。访问广域的网站(www.wanet.com.cn),你会发现网站上的很多页面都有类似“XX广域,广域百分百”、“郑重承诺全部通过考试”、“100%通过”等红色大号字体的醒目文字。不仅如此,广域的南京总部已经把这种“赢利模式”带到了全国的9个城市,而目前也正面向全国招募加盟伙伴,口号是“加盟广域,赢利百分百”,并承诺“半年内收回全部投资,招生人数和营业额列当地同行前两名”。

  记者在郑州大学看到,凡是能够贴海报的地方,都有广域的煽情广告:“广域郑重承诺:保证100%通过,不通过全额退款……”同样的广告情形也出现在附近的几所院校里。

  业内正规IT培训中心抱怨,广域的“100%通过率”在IT认证培训市场只不过是一个普通不过的例子了,而类似这样可以保证“百分百”通过的IT认证培训中心花样多得很。

  一位业内知情者还向记者透漏了一个可以购买各类IT认证课程考题的网站——蓝普IT认证综合站,任何人点击www.lanpub.com,就可以看到主页上醒目地贴着“从www.lanpub.com/ getcisco.yeah.net购买BIBLE(考题),其余站点如有出售蓝普BIBLE,均为翻卖本站BIBLE所为。请大家直接购买本站原创BIBLE,不要轻信得不到升级的二手BIBLE。” “BIBLE”即是IT考试“圣经”,一套“圣经”价值2000元人民币左右,“命中率100%!!!绝对包过!!”。看来蓝普是中国最好的BtoC网站,生意火得有人开始盗版了,这种公开卖考题的网站可见绝非一家。据悉,这种蓝普的BtoC的支付方式是 “银行汇款”和“当面交易”,当面交易可以在南京、上海、深圳和无锡四个城市进行,当面付款要提前预约地点,给人的第一感觉像毒品交易。令记者瞠目结舌的是,该网站“会员档案”频道充满了全国各地曾经购买过蓝普网站“Bible”的学员的感谢信……

  培训市场上这种作假,已经到了触目惊心的程度,在这一片虚假繁荣的背后,到底是一种什么力量,弄得IT认证市场如此“颠倒黑白”?

  被暴利扭曲的市场

  培训市场上畸形而疯狂的造假流水线,已经使很多规范发展的IT认证培训中心感到了隐忧,而其中的IT认证考试中心和IT认证培训中心,则成了最容易变形的薄弱环节。

  作为IT产业链条中的重要一环,IT培训市场相对于不景气的整个IT行业来说,近年来却越发显得欣欣向荣。近年来,国内IT培训市场每年以30%的速度递增,远高于全球12%的速度。据业内某咨询机构统计,2001年我国IT培训市场营业额达到5.6亿元,今年可预计发展到7.6亿元。

  IT认证培训市场不仅空间巨大,而且利润回报率平均达到了20%以上。这一巨大的高利润市场空间还吸引了众多国外IT认证培训机构进入。自2000年以来,美国、印度、日本等全球排名前列的IT培训机构都以不同的方式来中国淘金。北大青鸟与印度Aptech联姻,印度NIIT独资奋战,美国新地平线、NetG等上市IT培训公司或悄悄地在开垦中国市场或在暗暗布局,日本IT培训业名列前三名的CSK公司也于近日在中国进行调研。国内发展较好的培训公司昆仑瑞通和银河加紧连锁步伐,而神州数码、方正等IT厂商也涉足IT培训业。据介绍,神州数码去年的营业额达到了200%的增长速度。

  另一方面,从专门实施认证考试的考试服务商Prometric的考试中心的数量也可以看到IT培训行业的繁荣:1996年Prometric在中国只有一家授权考试中心,而截止到目前其在全国的授权考试中心已经发展到了270多家,仅北京就有53家。2000年,Prometric的IT认证考生人次达到了17万,而去年Prometric的考生人次则超过了20万。

  由IT厂商、考试服务商、IT培训机构以及专业课件和考试体系开发商构成了整个IT认证培训行业分工合作的产业链。天下攘攘,皆为利来,因为培训市场的巨大和利润的丰厚,一项对商家对个人职业发展都有利的IT认证培训产业,本应该是健康茁壮发展下去的,而由文章开篇揭示的一幕,向我们昭示了这个行业的发展已非健康茁壮,几乎出现了“疯长”,畸形疯狂的证书制造流水线,已经使很多规范发展的IT认证培训中心感到隐忧,而其中的IT认证考试中心和IT认证培训中心,成为了最容易变形的薄弱环节。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在IT认证考生中流传着这样的顺口溜:“网上花钱买试题,打印出来不用看,边考边对对出来。”

  据一位业内人士透露,目前参加考试的人中有50%都是靠背考题拿到证书的。拿到证书的一位考生描述了自己考取某IT认证证书的真实经历:“我是2001年10月在西安某培训(考试)中心参加培训的,培训费1400元,48个课时。因为时间关系,我基本没有去上课。2002年1月我报名参加考试,费用800元。在与考试中心老师‘沟通’后,该老师悄悄递给我一本‘模拟题’,并告诉我‘这上面的题考试时基本上都会有’。后来,我又从该中心另一名老师口中得知另一消息:某名牌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认证系列考试指南中的典型例题覆盖百分之百的考题!于是,我义无返顾地花84元买了两本书。不过还好,虽然这两本书和老师给我的‘模拟题’都有超级多的低级错误,我还是过了考试关,而且很轻松。那位老师确实没有骗我,考试题基本上就是‘考试指南’里面的例题。” 

  这位考生的经历只是说出了IT认证考试中存在的舞弊形式之一种。

  “Cisco新的考试系统出台以后,一些考试中心开始把本来用于监视考场的摄像头用来摄取考题。”Vue中国公司总经理宋舟先生对记者说。Vue与Prometric一样是提供全球性考试代理服务的公司之一,他们的作用就是为各类IT认证提供考试的系统平台和覆盖全球的考试中心。今年,Vue和Prometric都开始要求所有的中国大陆的授权考试中心在上半年之前安装摄像监控设备,以尽可能减少考生或考试中心的作弊行为。在这两个公司刚进入中国开始发展授权考试中心时,对摄像监控设备并没有做强制性要求。而今,即使装了监控设备,看来也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作弊的手段最先是通过截屏技术把题库‘Down’下来。后来,直接从服务器上把题库‘Down’下来,国内还有许多专门提供题库的网站。”银河网络培训中心南京分部的庞湛老师说。

  昆仑瑞通培训中心的负责人衣明鹏告诉记者:“一些培训中心为了保证自己的学员尽可能地通过考试,他们的老师会以多种身份报名参加自己所教的那门课的考试,以最大程度地获得这门课的题库,之后向自己的学员详细讲解。”

  为了对付种种作弊行为,IT厂商和考试服务商也想尽了办法与不规范的行为“斗智斗勇”,比如学员在考试过程中停留时间过长(超过正常时间)就会被停考,严格学员注册程序和身份验证,通过证书者有详细的档案以防代考,要求所有的考试中心安装摄像监控设备,不定期地去考试中心突击检查,发现有作弊行为则给予严重的惩罚措施等。但是种种措施在逐利心态沸腾的劣质培训商和考试中心那里,已经不能成其为措施。

  在整个IT培训市场,许多有品牌的培训厂商非常注重维护自己的形象,将精力花在提升师资质量和学员实习环境上。但另一些贪图短期利益,不注重社会效益和长期发展的培训厂商和考试中心不以作弊为耻,反以通过率高为荣。这一方面原因是利润巨大,另一方面学员们在“IT证书=高薪”的各种鼓噪声中,已经丧失了基本的判断,疯狂加入这种自欺欺人的拿证热潮中。

  利益驱动下的荒谬

  “他们才不关心证书会不会贬值,更不关心学员花2000元买到的不过只是一张废纸。”一位业内人士如此评介一些中介机构的造假。

  根据某大众媒体的一则报道,“拿一张MCSE证书就相当于拿到了一块获得10万元年薪的敲门砖。”报道还说,“如果通过Oracle认证,薪金一般提高40%至50%;如果通过MCSE认证,薪金一般提高30%至50%;如果通过微软MCSD认证,薪金一般提高40%至60%;如果通过Cisco认证,薪金一般提高40%至60%。”

  无疑,IT认证证书巨大的预期高薪使很多人视之为“知识改变命运”的捷径。

  新疆玉门石油管理局的读者来信:“有一天,我的一个正在读大学的朋友突然打电话给我,神秘地说他拿到了Adobe公司认证设计师(ACCD)的证书了。据说这个证书的含金量颇高,他说自己不准备再费神复习考研了,希望等实习结束毕业后到北京找工作……”

  确实,考个IT认证证书比考研更具有现实的经济价值,至少它可以使你很快找到一份薪水不错的工作,这比考研稳妥多了。面临就业危机和渴望薪水提高的人,希望通过学习IT技术,拿取含金量极高的IT证书,以期获得更好的职业发展和更高的收入,这一点也没有错,而且值得社会提倡。然而种种被夸大和虚构的传言,变成了“IT证书=高薪”这个精简的等式,而不是考证书学知识,凭知识拿高薪。

  做培训中心并不困难,需要的资金也不多,基本没有技术门槛。相对于一些成熟的行业,这可能是为数不多的“暴利行业”。

  相信一开始大部分培训中心都想为学员提供高质量的培训,使学员学有所得,学有所用,帮助学员顺利通过认证,而自己也能拿到可观的利润。但随着越来越多的培训中心的成立,很快质量竞争变成了价格战,例如,有的培训中心微软工程师培训只收600元,而正常的收费在2000元左右,这样才可能保证基本的培训课时和质量。庞湛老师说:“有的培训中心只收到一个学员也开班。没有好老师,就让刚通过认证考试的学员去上课。另外,思科的设备很贵。那些打价格战的培训中心不得不使用最简陋的设备以尽可能地减少成本。由于设备少,许多培训中心把实验改成了理论课。”培训的质量出现了滑坡。

  当所有的培训中心都开始了抢学员时,除了价格战,通过率也成为最让学员心动的“卖点”。只要能够吸引来学员,只要能够获得利润,盗取考题、讲考题、让学员背考题、买卖考题、现场指导以及老师替学生考就不足为怪了。

  画饼式利益驱动使许多学员对考证的认识本末倒置,成了买椟还珠。而实实在在的利益驱动也让许多培训中心和考试中心背叛游戏规则和行业道德,堕落成靠出卖诚信挣钱的短视企业。“IT证书=高薪”这个精简等式的构造者,是那些为不断扩大培训利益,不惜以各种手段扩大生源,从而最终走向帮助学员舞弊的奸商,绝不是为社会为学员负责的知识传授机构。对于这一市场状况,一位业内人士表示了相当的忧虑:“他们明知是饮鸩止渴,但是他们仍旧变本加厉,因为他们是短期行为,他们不关心证书会不会贬值,更不关心学员花2000元买到的不过只是一张废纸。”

  监督角色的缺位

  “中国人那么善于考试,几个人一撮合就知道你题库里的题是什么了。”一位业内人士说。

  虽然整个IT培训行业发展的主流是好的,但IT厂商们看到自己推出的证书越来越名不副实,也意识到危机的存在。举个例子,假如微软推出的证书没有培养出真正掌握微软产品技术的人才,微软依靠认证来扩大用户群体和培养忠诚用户的战略将会失败,而新的依靠培训来拓展“咨询服务”业务的战略也将受到重创。

  无疑,厂商们无论如何是不希望看到这一结局的。据说,Oracle和Cisco准备联合打假,以力挽证书贬值的狂澜。

  然而,细心观察整个IT认证培训的产业链,会发现链条中缺乏了一个应有的、真正的监督者的角色。在形式上,这个角色是存在的:厂商们把题库运行在考试服务商的系统平台上,同时监督考试服务商公正地执行考试计划;考试服务商也制定了一整套监督控制机制,以避免全球各地的数千个授权考试中心在考试过程中“弄虚作假,营私舞弊”。但“既是球员又是裁判”的荒谬还是发生了:在考试服务商的授权考试中心看来,通过率高可以吸引更多的学员来参加培训和考试,利润无疑可以提升;而对考试服务商来说,在一定时期,在不损害整体利益的前提下,参加考试的人越多,自己获得利润的机会就越大,监督或者严格控制只会使利润减少,只要不是太离谱就行。本来,在不能作弊的情况下,任何一个没有把握通过认证考试的人,都不会轻易地去报名考试,因为每一门课的考试费都在几十美元甚至上百美元的价格上,而且这次考不过下次考试还得再交一次。而今在“100%通过率”这样“保险”的条件下,原来不敢报考的学员都像买商品一样拿钱去交换证书,这对培训中心和考试中心来说是开拓了大量的“新客户”。都有钱赚,何乐而不为呢?

  厂商固然是一个重要的监督者的角色,但厂商只能依靠加强考试系统的“反作弊性能”来行使监督者的角色,只能依靠管理和规范自己的授权培训中心,对大量的非授权培训中心、厂商有些无能为力。大量的非授权培训中心则只能依靠考试服务商来进行管理和监督,但如上所分析的,如果你“既是球员又是裁判员”,如何扮演一个真正的监督者的角色呢?

  显而易见,一定程度上的角色缺位带来的则是一定程度上的“权钱交易”——权是监督之权,钱是考试费和管理费之钱。难怪一位从事认证培训的老师说:“这种提供考试认证服务的公司,还是利润至上,它的考点太多,也顾不上监督。”一位培训中心的负责人非常抱怨地对记者说:“个别的考试服务商就知道向你索取管理费,必要的时候来考察一下考场环境,拍两张照片。”

  除了上述机制安排上的尴尬之外,厂商的考试题库太小,导致考题很容易泄露,因此才会有背考题拿证书的现象出现。银河网络教育中心刘多伟总裁说:“有时候都很难让人不去背它的考题。我们前段时间给一个客户开发警察考试系统,一个题库还至少要有1000道题呢。而微软的题库只有300道题,有些公司还要少,只有100多道。中国人那么善于考试,几个人一撮合就知道你题库里的题是什么了。” 

  崩溃边缘

  某公司招聘1个网管工程师,结果来了5个,为了挑出一个好的,公司拿出网络问题让他们解决,结果5个持证网管工程师全跑了。

  这样一则笑话让人感到悲哀,但形象地揭示了培训市场上的无奈和混乱:正是由于利益的驱动、机制的不完善以及个人的短见和诚信的缺乏,长期以来,整个IT认证培训考试行业构筑的IT证书价值体系行将崩溃!

  本报曾经报道过的“5个网管工程师都跑了”的故事有必要在这里重温一遍。一个企业要招聘一名网络工程师,结果应征者一下子就来了5个。怎样判断这5名拿了认证的网络工程师谁更符合公司需要呢?他想了一个办法:把公司网络运行中出现的问题拿出来,谁能解决就要谁。结果,5个网络工程师全跑了。这位企业的人力资源部经理一脸无奈地抱怨:厂商的证书怎么能随便发呢?

  IT培训认证机构本来是希望通过实施培训,获取利润,当IT证书贬值之时,谁还去参加培训,别说交钱参加培训,就算是白给证书恐怕也没人问津。同样没人来考试,考试服务商和考试中心还有存在的必要吗?

  IT厂商本来希望通过培训认证来扩大自己的产品潜在用户和潜在购买群体,培训是IT厂商深入市场的战略手段。当没有人再相信IT厂商颁发的认证证书的时候,IT厂商就再也实现不了这种曲线开拓市场的战略,而且也会成为证书诚信危机的最大连带受害者。

  学员本来是希望通过参加培训和考试来获得IT知识和证书,一方面能够提升自己的技能,另一方面获得社会的承认。而当证书已经贬值到招聘单位见之摇头的地步,就算你真正掌握了IT某项技术,最好还是别提你拿到了什么IT证书,干脆用实力证明你自己。

  IT培训本来是一个基于知识传播的价值链,所有链条上的商家是“一条绳上的蚱蚂”,链条的毁坏只会导致整个产业的崩溃,谁也不会是侥幸的赢家。

  诚信危机

  IT认证市场如果被一些没有诚信的个人和企业所搅乱,势必会祸害整个产业链条。

  有消息称,我国企业每年为“诚信”付出的代价高达4000多亿元,IT培训市场刚刚兴起就成了“诚信危机”的重灾区,发人深省。IT认证市场如果被一些没有诚信的个人和企业所搅乱,势必会祸害整个产业链条。

  在一定程度上,IT认证考试好像是在为IT业把好人才关,但事实上,已经有不少的IT认证人才通过“不诚信”进入了IT业,这无疑会影响到整个IT行业的诚信,导致诚信危机泛化。有识之士势必起而拯之。

  在采访过程中,IT厂商、考试服务商、培训机构及相关人士都呼吁在认证培训行业也应建立起一个社会信用和法律体系,否则因为一小撮人利益损害了一个行业,是大家都不愿意看到的结局。国家机关也应该做些引导,比如把考试作弊的人公布出来,让他们找不到工作,这样也会吓唬一批人。

  可喜的是,厂商们不仅在说,而且开始了行动。微软在2002年要做的一项主要工作就是拉开授权培训中心的等级,以此来促进竞争。以后,微软认证最火的MCSE和MCDBA课程在其认证体系中将只占10%,其余的90%都将是无证书的课程,是面向大企业员工开设的,以鼓励培训机构下力气去挖掘90%的行业客户,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杜绝证书崩溃的灾难。

  Cisco网络技术学院已经在实施一系列改革。首先是要求每个出题的人都记录考题达到的具体课程目标。然后,对每个考题进行多级质量检查。其次,每一学期的期末考试都在原有的多项选择题型上补充动手实践考试,加大考试难度,以此来控制考生通过的数量和背考题现象的发生。在CCNA等认证考试方面,Cisco公司也添加了动手操作的内容,并声称今后这一部分还将继续增强。 

  Oracle公司认证培训负责人刘京东对记者说:“2002年,我们会重点发展一批授权培训商,用法律手段去打击那些存在违规操作的培训机构。”

  2002年1月30日,Adobe中国代表处发布了《关于严格Adobe认证考试纪律,规范考试操作流程的重要通知》,通知中列举了一些违规行为,比如盗用ACTC学员编号考试、违规跨省考试、使用作废的ACTC编码等, Adobe声称这些现象“严重的扰乱了Adobe认证教育市场的良好形象”。Adobe将会采取相应措施。

  考试服务商Prometric和Vue要求所有的授权考试中心安装摄像监控设备,至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杜绝考试中作弊和偷考题的行为发生。当然,最主要的是发现违规的考试中心一定不能手软,不能因为暂时的利益而姑息纵容。

  当然,除了厂商和考试服务商的行动之外最主要的还是用人单位在选人的时候,绝不能迷信证书,技能才是惟一标准。

  “行业协会的管理会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但它不可能直接管理和打击这些现象。主要是靠行业自律。只有自律才能保证证书的含金量。”北京市信息产业协会IT认证培训专业委员会的主任鲁海军对记者说。

  没有人希望IT证书的价值体系崩溃。如果仅从防范舞弊技术上去努力,肯定会出现“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智力竞争”。商业道德、行业自律、个人诚信是我们挽救行将崩溃的IT证书价值体系的无形力量。与此同时,强行清除一批舞弊培训机构的存在,相信也会起到一定的遏制作用。 

  认证证书的来源与价值

  IT行业的技术和产品更新速度可谓日新月异,IT厂商一方面为了使自己的客户能够及时了解和掌握最新的技术和产品信息,另一方面着眼于市场策略,为了给自己的技术和产品培养尽可能多的用户,主流IT厂商都推出了相应的IT认证证书体系。这些认证证书体系都是从自己的产品与技术出发,以相应的IT职业技能需求为导向,认证体系呈现出一定的级别性。由于技术的复杂性、新颖性,以及相应人才的稀缺性,因此取得了这些证书的IT人才都会获得相对较高的薪水。

  IT认证培训与非认证培训的区别

  IT认证培训与一般的技术培训和专业的IT职业培训体系不同。一般的技术培训并不以是否通过考试和拿到证书为目的,而是以是否掌握了某门知识和技能为宗旨。专业的IT职业培训体系是专业的IT培训公司针对IT从业者职业技能和职业发展的需要,综合各类厂商的培训体系,开发出针对某一类职位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这克服了厂商认证培训只讲自己公司的产品知识的缺陷。

  考试服务商的角色

  在整个IT认证培训行业中,考试服务供应商扮演了一种重要的角色。他们利用各种技术和工具搭建一个覆盖全世界的考试平台,供IT厂商把自己的认证考试试题运行于其覆盖全球的平台,以方便学员能够随时在就近的授权考试中心进行认证考试。考试服务供应商的利润一大部分来源于学员交付的考试费,参加考试的学员越多,他们获得的利润就越多。

  IT培训中心

  如图所示,提供IT培训的机构未必都是某一厂商的授权培训中心,只要自己在授课过程中没有使用厂商的课程体系、商标以及非授权不能使用的资料,同样可以提供某种技术的培训。但厂商们都希望所有的符合资格的培训中心应该成为自己的授权培训中心,一方面可以为这些培训中心提供即时更新的课程体系和技术变更资料,另一方面,也能加强管理,并收取授权使用费和管理费。

  大部分的IT培训中心都希望能申请成为考试服务供应商的授权考试中心,一方面是为了能够使学员在参加完培训课程后,方便地参加认证考试,以吸引学员来这里参加培训;另一方面,也是想从学员的考试费中拿到一定的提成,以增加整个组织的利润来源。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