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已关闭版区>>● 探索无止境>>事事关心>>转载:似曾相识燕归来——评委内瑞拉政变

主题:转载:似曾相识燕归来——评委内瑞拉政变
发信人: leonard_soup(水中月)
整理人: leonard_soup(2002-05-29 20:00:47), 站内信件
作者:都人    

    委内瑞拉最近的政变,过程十分戏剧化,令人眼花缭乱。美国眼中钉的民选总统查韦斯,在百姓支持下逆转政变的结果,不但继续执政,而且将几个主要政变发动者软禁。从目前的局面看,华盛顿可说是空欢喜一场。作者回顾美国在伊朗以及中、南美涉及政变的长期历史,说明委国最近的政局演变,是西半球半个多世纪来见怪不怪的家常便饭,也指出查韦斯政权的命运仍然难以乐观。


    委内瑞拉最近的戏剧性政局演变,真是令人眼花缭乱。向来被华盛顿视为眼中钉的左翼民选总统查韦斯,在反对派“大规模示威”演变成暴力冲突后,由委内瑞拉军方出面宣布“辞职”,查韦斯本人实际遭军方拘禁流放。尽管美国官员坚持“不认为他的下台是政变”,明眼人一看即知这是不折不扣的军事政变。法国《世界报》当日社论,更一针见血地指出有迹象显示这是一场经精心准备的政变(un coup soigneusement prepare)。

    白宫发言人弗莱舍的“查韦斯政府及其支持者向和平抗议者开枪”、“违背人权”、“查韦斯下台是自食其果”、“是人民的意志”等等庆贺高调未落,委内瑞拉却发生百姓大规模反对军事政变的示威动乱,政变主要参与者包括自封临时总统纷纷作鸟兽散,查韦斯乘坐直升机返抵首都加拉加斯,以胜利姿态重返总统府恢复总统职务。从目前的局面看,华盛顿可说是空欢喜一场。

    左翼领袖查韦斯自居占委内瑞拉人口80%的贫困人民的代表。他自从1999年获得压倒性选票当选总统,一直是美国的肉中刺。据《华盛顿邮报》去年分析,美国政府之所以对他勉强容忍,主要是查韦斯各种左翼行动和高调之外,并没有影响委内瑞拉对美国的大量石油供应。

    可是去年九一一事件之后,查韦斯的一系列反美言行,使得布什政府越来越无法忍受。上个月,布什在秘鲁召开区域峰会,邀请了委内瑞拉的四个邻国领袖,却特别排除查韦斯。这是一个明确无误的信号。

    近日来,中东局势不断恶化,导致国际石油供应状况日益紧张。值此关头,查韦斯有意无意地触发了委内瑞拉国内石油工业危机,成为“压断骆驼背的最后一根麦草”。


    政变背后的美国影子


    委内瑞拉这场戏剧性的军事政变尽管功亏一篑,可是一点都不陌生新鲜,近代史上类似例子比比皆是,而且每次都有山姆大叔的影子在后面。

    1950年代初期,伊朗民选首相、民族主义领袖摩萨台博士(Muhammad Mussadiq)开始收回被西方控制的英朗石油公司和相关资源,引起了英美政府的激烈反应。在“民主巨人”丘吉尔的倡导下,美国中央情报局在1953年成功地在伊朗发动政变,推翻了摩萨台政府,扶植当时被打入冷宫的亲西方国王巴列维推直接掌握伊朗政权。

    有意思的,是这场中情局一手导演的政变,也是以“大规模民众示威”开场。一位美国作者事后描述时,不无揶揄说“示威者一手举起高呼打倒摩萨台,一手紧捂着口袋中中情局颁发的美元”。主持这场成功计划的中情局主管是美国第26任总统西奥多·罗斯福的孙子克尔密特(Kermit Roosevelt)。

    美国中情局制造的这场政变,在此后四分之一世纪保证了伊朗巴列维亲美专制政权和西方对伊朗石油资源的控制,可是也种下了伊朗民众对美国的刻骨仇恨和1978年伊斯兰革命的根源,反用白宫发言人弗莱舍的话,伊朗成为“邪恶轴心”一员,实在是“华盛顿自食其果”。

    1999年4月12日,当时的美国总统克林顿为了缓和与伊朗的关系,也是出于对历史的反省,曾经在白宫发表公开谈话,承认美国在过去曾经作出过伤害伊朗人民的举动,而伊朗人民“有权”对美国表示愤恨。可是这些反映了历史真实的坦白,如今早已被一心要摧毁“邪恶轴心”的布什政府忘到九霄云外。

    美国政府在拉丁美洲导演的类似推翻民选政府的军事政变,更是不在话下,尤其是针对像崇拜古巴卡斯特罗的左翼领袖查韦斯式人物,可说是二次大战后美国在拉丁美洲的标准政策。


    危地马拉被推进内战深渊


    1951年,危地马拉左翼领袖顾兹曼(Jacobo Arbenz Guzman)以危国历史上最大的多数选票当选总统,开始了一系列的社会改革,不仅损伤到美国在该国经济利益,更引起美国对西半球“赤化”的恐慌。于是艾森豪威尔总统亲自批准,由中央情报局开展名为Operation PBSuccess的秘密计划,于1954年6月以军事政变推翻了这一受到极大民意支持的民选政府。

    这场军事政变,将和平的危地马拉从此推进了万劫不复的内战深渊,美国长期支持各届右翼军人政府,使得危地马拉的残酷内战延续了四十年之久,死亡人数以数十万计算。而美国装备训练的右翼军人的血腥手段,更是令人发指。例如1984年3月13日的黑河(Rio Negro)大屠杀,其残忍程度远远超过了米洛舍维奇被控的“人道罪刑”。90年代时,克林顿总统被迫就美国对危地马拉右翼军人的长期支持表示歉意。


    已故智利民选总统遭遇类似


    另一位与查韦斯相似的人物,是已故智利民选总统阿连德(Salvador Allende Gossens),他是智利社会主义党的创始人,是公开的马克思主义信徒。他在1970年赢得民主选举上台,开始推行左翼政策。美国中情局业因此开始秘密行动,旨在推翻这一民选政府。

    从1972年起,在中情局的秘密运作下,智利开始出现大规模的社会动荡,“自发”的罢工和反政府示威此起彼伏,与委内瑞拉政变前的情况如出一辙,最后终于在1973年导致军事政变,阿连德不明不白地死亡。在美国的支持下,皮诺切特将军从此开始其血腥的军事独裁。

    美国政府和智利军事政变的牵涉如此深刻,以至在皮诺切特将军被控“人道罪”的前后同时,和智利政变特别是当时大量左翼人士被秘密处死有关的若干前美国政府官员,受到了舆论和某些国家司法系统的追查,甚至包括了当时尼逊总统的国务卿基辛格博士。

    法国传媒早就有报道,在基辛格近年途经巴黎时,数次受到调查智利前军政权“人道罪行”的法国司法机构的“骚扰”。上月28日,连《纽约时报》也报道了智利司法界有关人士欲向基辛格追查政变情况的新闻。

    总之,委内瑞拉最近的政局演变,是西半球半个多世纪来见怪不怪的家常便饭,特别是因为事关石油资源,在山姆大叔的历史习惯和布什政府“反恐”大旗的双重阴影下,查韦斯尽管在民众支持下得以逆转近日军事政变的结果,其政权的命运仍然难以乐观。 


----
秋水共长天一色,
落霞与孤骛齐飞。 


欢迎来广州社区古今政史之  探索无止境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