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谈天说地>>● 海外华人>>世界任我行>>海外华人>>和睦的海外华人大家庭

主题:和睦的海外华人大家庭
发信人: dalasthunder(Dallas)
整理人: joyce_85(2002-05-28 01:19:07), 站内信件

  这里的海外华人大家庭是特指,并非泛指。说的真的就是
那么一个海外华人的大家庭,呵呵。因为是首次认识在这里定
居很久的华人家庭,虽然看过很多相关的文章,可还是不免有
些好奇。这里随便写写一些自己对他们生活的观察和感想。

  前几天结识了一位香港来的何先生,一位非常活跃开朗的
长者。他的名片上同时有爵士、教授、博士、执业会计师四个
头衔,令人肃然起敬。年近七旬的何先生居然还拥有英国和美
国的高级潜水教练的证书,难怪他满面红光,精力充沛的说。
望着他发自内心的笑容,我忽然萌生了一个奇怪的念头:希望
以后自己的孩子也能像他的孩子一样以自己的父亲为傲。

  何先生的太太子女以及他的六个兄弟姐妹全都定居在多伦
多,唯独他在香港开着间会计师行,不过每年都会来几次和家
人团聚。据说他儿子前年结婚时光亲属就来了一百多位,所有
的客人超过七百位。他很高兴地向我介绍他儿子Sunny,多大化
学系毕业,二十九岁的时候又去改读法律,现在开着一间律师
行,快四十岁了。儿媳 Laura是在多伦多出生长大的,可以讲
粤语,但是完全不懂国语,也不认得汉字,约克大学毕业。小
女儿今年二十三岁,正在读多大外语系,说是想转到约克大学
去。居然能够讲国语,原来她每个周末都会去上一个国语练习
班。另外还有两个女儿。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他们全家都是大
学毕业。

  我们在时代广场的金王朝酒家喝午茶,由于是休息日人奇
多无比,即使订了座也要在门口排队等着叫号。绝大多数都是
香港人吧,因为即使近几年间每年都有超过三万的大陆新移民
到来,在超过五十万的多伦多华人比例中还是很小的一部分。

  席间何先生开始关心小女儿了:
  “有没有男朋友啊?”
  “那当然,有好多呢!”
  “Congratulations!”——何先生举杯祝贺道。

  这个场面让我觉得有些感动,不由得又想到以后自己和女
儿会不会也这么讲话?

  当我们讲国语时,Laura只好面带微笑困惑地望着我们了,
Sunny 不停在她耳旁解释。我虽然号称在广东住了四年,但是
讲出来的蹩脚粤语估计以广东话为第一母语的人还听得懂,而
以广东话为第二母语的 Laura就听不懂了。正如印度人讲的英
语鬼子都听得懂,我就听不懂一样。

  我还去过何先生的二姐、小妹、小弟家,都住在Richmond
Hill。都是双车房的大屋,有五间以上卧室。之所以前面说到
香港人比大陆人富十倍,也有来自这里的印象。比如何太太开
着一步豪华奔驰,而Sunny和Laura的本田跑车据说多伦多一共
只有四部。当然大陆也有比较富有的人在这里定居,我见过一
位被称为“张大款”的投资移民就开宝马,但是毕竟太少了。
我倒真希望越来越多的大陆富人都来加拿大定居,也好改善一
下大陆穷光蛋们的形象,呵呵。记得那篇“孔乙己之加拿大移
民版”么?我等的真实写照也。

  更使我惊讶的是何先生的兄弟姐妹及其子女也全部都受过
高等教育,而且基本上不是多大就是约克大学,其中更不乏有
硕士博士。看来香港人的子女读书和大陆来的一样用功啊。只
是使我有些困惑的是,为什么在加拿大出生的女孩子都不喜欢
自己的头发是黑色的?

  何先生小弟Richard只有四十几岁,他的儿子Jason和女儿
Michelle分别为十七,十五岁,在Grade 11和 Grade 9,应该
相当于高二和初三吧?英语是他们的母语不必说了,和父母讲
话自然用粤语,并且两个孩子都能讲流利的法语——从幼儿园
就开始学了。还分别是钢琴十级,九级呢。饭后何先生不停起
哄要求Michelle来演奏一段以entertaining,她有些不太情愿
呢,弹完后转身走人,又被叫住要求她说thanks,于是勉强轻
轻道声thanks然后立刻上楼回房去了,呵呵。

  说起Michelle真难以想象十五岁的华人女孩居然能够发育
到这种程度,简直让人有些窘迫,不敢把目光停留在她身上。
因为有的部位实在是太过于突出以至于目光不可避免地会最终
落到上面去。想起以前曾在银行见到的第二第三代华人美眉,
看来在这里长大会更加丰满是可以得到定论了。

  Jason拿了他的一个computer assignment给我看,要求用
JAVA写一段程序来对JAVA程序的源代码进行格式化,做到整齐
的indent以及合适的换行,同时还要检查语法错误。吓了我一
跳,这里高二的计算机课程就如此复杂!我不是计算机系的,
不知道国内大学计算机系大一大二的学生是不是能够轻易完成
这个任务。以我那时的水准估计够呛,当然了,那些计算机热
烈的爱好者们自然除外。

  何先生整个家族就是从事各行各业的普通香港移民,来这
里的时间在二十年到三十年之间。他这一代甚至是在印度出生
的,而他本人则是十九岁时才去的香港。他们都是普普通通的
家庭,何先生的小妹甚至有一位多大EE毕业失业在家一年的儿
子。可是他们都有着安定富足的生活,其水准绝非大陆新移民
可比。最吸引人的是他们整个家族都有着一种非常亲密和谐的
气氛——其实我家也有的,只是一来家族没这么大,二来又散
居于国内各处了。

  在车上何先生曾经对我感叹说,他奋斗了四十多年,现在
总算是全家都有个安定的生活了。而他的下一代就不必吃那么
多苦,起点比他自然要高得多。我正在暗自仔细琢磨品味这番
话时,他又接着说:

  “我是奋斗的一代啊。现在你和我一样,一个人跑到国外
来,你也是奋斗的一代啊!”

  这两句话简直是振聋发聩,有如在我脑门中炸响一般,惊
得我半天说不出话来。原来我是奋斗的一代!那就意味着我在
今后的四十年中将不会有太多的好日子过,我所做的一切都只
是希望能给自己的后代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而已。而这个道理
我以前居然并没有清醒地认识到!

//sigh...



----
┏━━━━┯━━━━┓
┃孝敬父母│爱护兄弟┃
┠────┼────┨
┃体贴老婆│关心朋友┃
┗━━━━┷━━━━┛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