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czwell(czwell)
整理人: lilin(2002-05-24 23:30:44), 站内信件
|
5月3日,晴转雨
按金秀导游图的指引,既然去不了莲花山一线,就应该去银杉公园、森林度假村、天堂顶这一线了。驱车离开金秀县城,沿途可以看到金秀的主要产业――林场和茶场,毕竟对这里的大多数人来说,想从刚刚起步的旅游业中受益,还是件不容易的事情。
离县城十几公里远的银杉公园,因在这里发现了中国最大最古老的银杉群而得名。虽
然号称公园,其实只是在这里的亚热带森林中围绕那株“银杉王”而开拓的一小块地方,有一条石板小路环绕,走在这条有些湿滑的小路上,悄悄深入森林的一角,是个接触自然的好地方。银杉号称是植物界的活化石,是国家一级濒危保护植物,对我们这些外行来说,到这样看看的意义更多的在于感受人与自然间应有的和谐关系。在小路的入口处有一块标语牌,上面写着:“当地球变得在生物方面越来越简单的时候,在经济上就将变越来越昂贵。”当人们为自己的贪婪而向自然索取无度的时候,人类受到自然报复的日子也就不远了。而生为号称什么都敢吃的广州人,是否也应该对自己的嘴巴进行一下管制?每每出外旅游,当人们知道我们来自广州时,总是问我们是否要“野味”,这时我总感到很不自在,这种“荣幸”什么时候才能消失?,希望这天能早些到来。
离开银杉公园,我们继续向“原始森林度假村”方向前进,不久就来到了这个所谓的“度假村”,结果确实有些失望,这里只是在公路两边修建了几排竹木建筑,公路穿“村”而过,实在找不到什么吸引人的地方在,我们也没有停留。
穿越“度假村”之后,继续前行,来到一段如同山水画廊的路段,打开车窗,享受着清新的空气,倾听溪流的欢歌,蓝天映衬下的青山更显雄奇。不为别的,只是行驶在这样的路上本身就值得一行。就在这段路上,我们见到一位坐在手扶拖拉机上的小姑娘,她的笑容是那样的灿烂,如同小天使一样。
中午1点半,我们来到了一个叫“上卜全村”瑶家小村落,这里为于公路路碑35公里处,是登天堂顶山的入口处,小村分成两个部分,共三十多户人家,多属“茶山瑶”。小村坐落在山角边,门前是小溪(当地瑶胞称为“涌”),门后是大片的翠竹林,真有山青水秀,人杰地灵的感觉。这里的瑶胞质朴好客,我们来到在村口开一家小杂货店的的瑶胞家里,正遇上女主人在做午饭,于是问她能否也预上我们一份,她爽朗地答应了。一位老伯在看一本旧黄的通历,居然还是瑶汉一体的,名曰《杂粮大全――日课通用书》,老人热心地教我们如何去查看,可惜我对此是一窍不通。现在这里多数瑶胞的生活习性已经汉化,不变的是他们接人待物的态度。
问起天堂顶,原来从这里出发要走两个多小时才能登顶,据说山顶有一块几千平方米大小的平地,还有水质优良的水源,是个进行露营玩CAMP的好地方,可惜我们这次出发前没有准备,虽然我和雨杨都带了帐篷,但其它的装备都没有准备好,禾杆和bepro连防潮垫都没有,只好放弃了上天堂顶的打算。
和这家人一起吃的午饭,没有什么特别的菜,一盘海带汤,一盘烧豆腐,主食有米饭和米粉,吃完之后,怎么都不肯收我们的钱,说是经常都遇到上门的客人,都是如此,真让我们过意不去。这里的民风良善,由此可见一斑。
快3点的时候,告别了“利民杂货店”一家人,我们开始了去六巷的旅程,虽然六巷也属金秀县。但现在因为修路的缘故,我们还是要回到修仁,再去头排,过桐木,经大乐,到中平,再走35公里的山路才能到。当然,这都是后来才清楚的,实际上因为六巷没有标在我们有的交通图册上,我们只知道要先去到桐木,反正所谓路在嘴上,多问人总可以找到路的。
清晨的天气还是阳光明媚,下午4点左右就开始下起雨来,车子快要离开大瑶山区,可以俯看远方的山下的田野村庄时,天气又逐渐变好,在这里我们停车拍照,观云霞变幻,停留了近一个小时,才再继续后面的行程。
这两天在山区行车,主要使用2、3档行车,油耗明显加大,从修仁走上从荔浦到柳州的主干道后,我们开始寻找可以加油的地方,结果还是到了头排镇才开始见到加油站,这段路油站间隔之大,在这段的干道公路是很少见的。
到了桐木镇,已是快晚上八点了,在十字路口找出租小货车司机打听去六巷的道路,都说不太清楚,只知道还要继续向大乐方向走,只好到了大乐再继续问路,直到开到了罗秀镇,才知道要去六巷要先到中平,而我们已经走过了去中平的路口,要往回走3公里,于是调头往回走,终于找到了通往中平的岔道。这是一段9公里长的搓板路,来到中平,得知去六巷还有35公里的山路,据说山道不好走,是前进还是先住下?看看中平脏乱的环境,我们还是下了继续前进的决心。
从中平到六巷这段夜路,感觉比第一天从修仁到金秀县城的夜路还难走,主要是因为这段路更狭窄、多弯和寂静,上了山路后连摩托车都不见一辆,仿佛去的是渺无人烟的地方,好在没有什么岔路,否则连个问路的人都没有,终于,在夜里10点钟左右的时候,我们来到了今晚的目的地,六巷瑶乡。
六巷是个瑶寨,也是六巷乡政府所在地,连接六巷和外界联系的就是去中平的山区公里,这条路通到乡政府后,也就到了路的尽头,我们来到的这个晚上,正赶上高压线停电,所以全镇只有少数几盏靠私人发电供应的电灯在点亮,虽然是“五一”长假期,但显然我们是这天来的唯一一批游客,我们很容易就找到了住宿的地方,是一家庭旅舍,当然没有套房供应,不过也有干净的卫生间,没有热水器,但是房东会烧一大锅热水给你,今晚没有电,就点起了蜡烛,到六巷的时候太晚,已经找不到吃饭的地方了,好在还有商店买方便面,来了顿烛光方便面大餐,不过四个大老爷们,没有浪漫的感觉。
在旅舍三楼的露台上,雨杨突然提出在这里露营的建议,这可真是个好主意,既然没有去野外露营的机会,在这里试试我们的帐篷也好,主人家蓝大叔爽快地答应了我们的要求,于是在露台上很快出现了两顶帐篷,我和雨杨一人一顶,禾杆和bepro没有防潮垫,只好还是睡房间里里。躺在帐篷里,抬头看夜空,今晚星光灿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