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wds1234max(指柔)
整理人: alicewong444(2002-05-24 15:47:40), 站内信件
|
哈哈,一千分后是什么长老啊?我现在九百多了。
即然是长老了,不管是官大官小,总要做点贡献吧。也不管自己有多菜,写的东西会有多么的不养眼。
但我想总应该有比我还菜的吧。我想和你们一起超过高手。并在以后学习三维的路上得到你们的帮助和指导。
同时也希望高手们有空闲时也别忘记拉我们一把。
好了费话还是不要说了,这几天一直在用patch做人头
有关人头的的布线,我不想说,也说不好,网上相关的教程也不少。大家可以参考一下。人头我做过五六个了吧,
用过surface tool, eidt mesh ,虽然每个人头都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但还是一次比一次好。我今天想说的是用
patch的几个技巧。也许算不上技巧,只能说是几个好的方法和建意。
(如果觉得这样笨拙的方法更本算不上技巧,希望你能谈谈你的技巧。这是我写这个人心得的
本意。抛砖引玉,就算我被人骂也值,因为有更多的人学到了更好的方法。包括我。)
1:在编辑patch时相信你也一定遇过“patch面”挡住了“beizer控制杆”。也许你会想到将smooth转成
wireframe<线框>方式在视图中显示。
这样就可以看到躲在“面”后面的“beizer控制杆”。但这样的方法太慢了。而且不易观察最后的效果。
如果要看最后的效果则要返回smooth视图显示方式。这样一来一去。太浪费时间也不能即时观察。到不如就在
smooth显示方式下摸索这一个beizer控制杆的顶点。如图1:(当鼠标的指针移动到控制杆上时鼠标的指针会成为有“四个箭头”形状,
由于抓图好像不能把鼠标的图案抓下来,我自己画一个)其实这样的方法并不是让你从屏幕的一角摸索到另一角。我们完全可以根
据线的曲率和走向确定大约的位置。这样找起来就方便了。就像你打cs时用AK时。可以在一秒中内“甩枪”
射击。完全是熟能生巧和感觉。又扯远了。哈哈!!!有空一起c啊。
2:如果你要在smooth 视图显示方式下同时用edged faces观察线的走向和曲率。如果用默认的勾选show interior edges
方式。视图中的显示的edges太多了。如图2:
如果只是为了观察布线的走向。这样太奢侈了。显示速度慢且不易观察。所以最好取消对show interior edges的勾选效果如图2:
如果你用什么“艾丽沙”等上千元的显卡。我无话可说,如果你和我一样用tnt2。就相信我吧。对了。如果对
模型进行了relax,默认的方式show interior edges是勾选的且不可以改动。relax对光滑模型很有帮助。但要适可而止。
3:点的移动,在编辑patch时。将两个点移动到一起,进行weld焊接是很有必要的也是常用的。如果将两个相距很远的点
一味的调大weld的值。进行“强制”的焊接。模型的变化会很大,这样得不尝失。捕捉功能这里也能派上用场了。
如图3: 编辑beizer控制杆时。我觉得在透视图里编辑更方便。但记住要把默认的坐标view改成screen。
常用"v"来旋转视图来观察beizer控制杆移动的位置是否正确。
4: 在增加面(Add Quad)时。可以试试用shift加移动来增加面。有时比Add quad方便。如图5:。(我的ps好像打不出来汉字)
真诚的希望您做出补充。谢谢。         
----
给我时间,给我灵感。我要再造一个世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