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zzx225(雪狐)
整理人: winterbow(2002-05-18 21:44:47), 站内信件
|
这首见于敦诚《四松堂集》底稿本的定稿,加上敦敏《懋斋诗抄》的《小诗代简寄曹雪芹》一直是曹雪芹卒年的焦点所在。《挽曹雪芹》的定稿本作于甲申年是无疑的,《小诗代简寄曹雪芹》中邀请曹雪芹赴宴,周汝昌认为作于癸未年(这首诗的前第三首有标明年代是癸未年,而该诗未标),因此对壬午之说提出质疑。
曹雪芹的卒年问题也是一波三折,随着新材料的发现不断更新。胡适先生最早拿到四松堂集的底稿本,就根据《挽曹雪芹》推断曹雪芹卒于甲申年;后来看到甲戌本的脂批“壬午除夕,书未成,芹为泪尽而逝。”更正为壬午年;再后来周汝昌提出癸未说,胡适先生并无疑义,及看到《懋斋诗抄》的影印本,认为《懋斋诗抄》并不是严格按照年代排序,因此不能据前面诗的年代判断《小诗代简寄曹雪芹》作于癸未说,因而重执壬午之说。
俞平伯先生曾经仔细分析了《挽曹雪芹》甲申定稿本认为“絮酒生刍上旧埛”“旧埛”应该指旧坟,因而提出如果曹雪芹卒于癸未除夕,则必葬于甲申,因而甲申年仍是新坟,不应称“旧埛”。因此俞老先生认为脂砚斋与曹的关心那么密切,不应该记错这么重要的日子。
个人非常赞同俞老先生的看法,既然大家都相信脂批,相信脂砚斋甚至可能是新妇,那么对于如此的日子,应该不会有误。
而敦诚敦敏兄弟的诗都是后人所整理,时间排序有误很有可能。甚至他们曾经提到曹雪芹曾经随先祖寅织造任上,这句怎么解?曹寅卒于康熙五十一年,以此论推到壬午年,曹雪芹最少五十岁,那么“四十年华付杳冥”,以及张宜泉的“年未五十而卒”岂不自相矛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