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cyberarmy(镜花水月)
整理人: zhujiayes(2002-05-21 19:12:14), 站内信件
|
贴一篇我最近写的东东...... 我觉得低龄留学,最主要看自己,自我控制能力不强,没有目标的人,出国只是为了混日子的,还是不要出国了吧。我14岁出国......
中国与南非教育制度之我见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一个中国的家长对自己儿女的期望。他们宁可在自己身上少花钱,但是对于儿女的教育却不把钱当回事。有些家长为了孩子,早早把他们送到国外接受教育,为此可说是含辛茹苦,与此同时,也有些人指责外国的教育不及国内的好,在此,我希望冒昧地把南非和中国教育制度做一个的小小比较。
先说中国的教育,中国的基础教育是世界最好的,但是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最差的。中国一直提倡“素质教育”,但事实在执行的还是“应试教育”。中国的基础教育最注重的就是理论教育。从小学开始,就一直给学生灌输理论知识,但是却忽略了实践和动手能力,在几乎所有的中国学生,老师和家长眼中,分数最重要,分数是一切,分数是日后进入好学校的保证。因此教育出来的孩子,学习可能很好,但有很多人却是高分低能。他们能做出很难的数学题,能参加奥林匹克竞赛获得优异的名次,但是与此同时,他们却不会如何独立生活,不会解决简单的生活问题。拿我来说吧,我就读的学校是南方最好外语大学的附中,各位可以想象一下那里面英语教学的水平。虽然大学有外教,但是从来没见过到我们中学里来,所以学来学去,都是在课堂里学单词,语法,句型,还有就是和一帮操着中国英文的同学互相说着:“Where are you from? ”和“How are you?”之类傻得不能再傻的问题。来到南非以后,才发现我在国内学的英语,除了按照音标发出标准不带口音的英语和按照发音猜单词拼写之外,基本没有什么能用的上。
中国教育制度弊端之一是强制式,它是一种以老师为主体的教育体制,也就是俗称的“填鸭式教育”。不论学生是否愿意,老师规定的东西学生就必须去学习,否则学生就不能毕业。结果很多对日后工作帮助不大的东西被灌输到了学生大脑里,仿佛中国的社会缺乏全才。可能有全才吗?不可能,一个人不可能什么都会,所以为什么要浪费宝贵的资源,让学生学一大堆不着边际,学了对以后基本没用只是为了在一张毕业文凭上好看的东西?古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知中国的教育官员们想去学一大堆对自己没用的东西吗?
国内教育制度培养了学生的依赖性。只要张大嘴巴,老师就会把需要学的东西往学生的嘴里塞,然后教学生如何咀嚼,如何下咽,再把嘴巴张开等下一次。学习应该是双向性的,真正成功的教育不是教学生知识,而是如何取得知识的方法。一味的填塞,只会使学生丧失自己觅食的本能,和养殖场里打了激素的北京填鸭一样,每天除了张大嘴巴等着塞饲料,就是等着何时给拖出去摆上餐桌。
不知这是否是有中国“特色”的教育体制,中国学生身上被画的框框条款最多,校规的详尽可以和宪法有的比,从学校里不准斗殴到在家不许吸烟喝酒看黄色小说都详列在案。一有触犯,许多老师和家长就会像债主一样,从各个角落跳出来向学生开火声讨,穷追不舍。结果很多学生要不就矫枉过正,要不就因为青春期的叛逆心理故意反抗。繁复的条条框框,不仅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反而适得其反,限制了我们学生对问题的思维方式和思考方法。
思维方式的不同,导致我们对一个问题的理解有差异。这里我举两个例子:我曾经在中国时问中国学生:“什么是圆?”大多数人的回答是它是一种几何图形,甚至有人会搬出中学几何里圆的定义来。难道圆真的只是和数学有关吗?我问过国外的同龄人,他们怎么说的:地球,车轮,硬币,行星轨道,水在失重状态下的形体,五花八门的答案,这就是中国人思维方式和外国人的不同,也就是因为这点的不同,导致了我们的观念,想法和很多方面的落后。以前看过一个国外父母教育子女的范例,在国外一个小男孩很喜欢一个小女孩,就对他的母亲说自己很喜欢她,要是在国内父母亲肯定会说,现在不准想这些之类的话,可那位母亲对她的孩子说:你很喜欢那个女孩,那你就要好好的学习,拥有一份很好的工作,赚很多的钱买很大的房子还有游艇汽车,这样才有资格娶那位漂亮的女孩啊。
从以上的例子来看,我们应该可以看出什么叫因材施教,培养精英不容易,扼杀他,只要一句话。循循善诱,这就是南非(外国)教育的可取之处。
我称这种为启发式教育,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主导的教育体系。与填鸭式相反,它并不逼你去学什么东西,它做的,只是将知识摆在你面前,然后把你带入门,以后要这么走,学与不学,都是你自己的事情。这给老师和学生很大的自由性和选择余地。
与中国的教育相反,南非教育很注重生存技能的培养。中国的全才培养,和南非的比起来,只能说小巫见大巫。开始我来南非就读的,是一所普通的公立英语中学,说普通,也不普通,这所中学的校长曾自豪地向我们宣布本校拥有全南半球中学里最大的操场,我看见的是6个橄榄球场,一个标准400米运动场和一块和高尔夫球场大小未被动用的草地。在这所学校里,我读8、9年级的时候,一共有10门科目。除了普通的英语、南非荷兰语、数学、科学、生物、地理、历史、外,还有汽车修理、技术绘图、家政、打字、电脑打字、电脑等科目。在这两年里,我学遍了所有的科目。在10年纪的时候,学校让我选择六门必修课程(全南非所有学校在10年级时都要选课)。这样,就避免了学习很多以后不太需要的东西,但是同时很多使用的东西你也叫曾经学过了,以后绝对有派上用场的地方。在中学开始就按照个人的兴趣来选择学习的方向而不是大学。
南非教育因为是启发式的,所以很大程度上,靠的是学生自己来学习,因此从这里就已经开始进行自然淘汰。学生自己不努力,随时都会因为学不到知识而被刷下来,这种危机感使学生自觉学习,减轻了老师和家长的负担。而这种要求自学的方式,在中国只有在大学里才有实现,从老师为主导的填鸭式教育突然转换为大学里以学生为主导的自学,很多学生一时都适应不过来。南非教育制度里另外一种在中国大学才有的东西就是课题调研。南非老师最喜欢给学生课题,一般像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学科,一个学期一般都有一次。这种调研允许学生使用任何渠道来收集资料,用多种的形式来表现结果。这样,学生们就会通过互联网,图书馆,甚至走家串户收集资料,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来制作调研报告。
综上所述,中国和南非的教育制度有很强的互补性,我比较倾向与南非的教育,它能使一个人的才华和能力发挥到最大。我很幸运,从小父亲培养我要多看书的同时还要动手,要独立,要实践,也许这是为什么我比较喜欢南非教育的原因。
---- 人世间,除了死亡,还有什么是永恒的?
惟有堕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