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fish21563(深海幽灵)
整理人: kira_zms(2002-05-24 18:06:26), 站内信件
|
一朝繁华散尽,世事动荡。已是兵荒马乱的宋朝。
三百多年来,我仍会于月圆之夜,在那寂寂圆月下,和一池碧波,一重迷雾,翩然起舞,而萧音不再响起。
今夜,将是我修成之日。也将是离开之时。
波心荡漾,冷月如钩。
待得功成,已是四更时分。
再看一眼,这青波碧水,毕竟曾伴我千年。
终于转头举步,却似有无形力量将我拉回,竟前行不得。不知是哪一点未妥,竟致不能离开。
郁郁行于水畔,不经意的一低头,见地面竟有字迹,俯身细看,写得竟是: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稍驻初程。
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
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
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
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是他来过了吗?我竟错过了这一次的重逢。
忽然有了一种去寻他的冲动,但苦于走不出这湖畔烟柳之方圆之地,无可奈何,只有留下,萧声终又再现,夜夜吹奏,为的只是再见他一面。但我没料到,这一等,又是十多年。
严冬,正是梅开之时。
上有一弯冷月,下有一汪绿水,一片银辉,一缕萧音袅袅绕绕,笼着几树寒梅。
一曲吹罢,有笛声忽起,奏的是从未听闻之曲,却那般动人。待最后一个音符散去,我持萧在手,依律再吹一遍。
他微有惊诧之色,随即低头沉思,片刻,再吹一遍,比我吹的又好了许多。
心生感叹,他的才气与灵性竟至如斯。
再看时,他已回转身,对梅花而歌:
旧时月色,算几番照我?梅边吹笛?唤起玉人,不管清寒与攀摘。何逊而今渐老,都忘却春风词笔。但怪得、竹外疏花,香冷入瑶席。
江国,正寂寂,叹寄与路遥,夜雪初积。翠尊易泣,红萼无言耿相忆。长记曾携手处,千树压、西湖寒碧。又片片吹尽也,几时见得?
曲终,不语,片刻,歌声再起:
苔枝缀玉,有翠禽小小,树上同宿。客里相逢,篱角黄昏,无言自倚修竹。昭君不惯胡沙远,但暗忆江南江产。想佩环月夜归来,化作此花幽独。
犹记深宫旧事,那人正睡里,飞近蛾绿。莫似春风,不管盈盈,早与安排金屋。还教一片随波去,又却怨玉龙哀曲。等恁时、重觅幽香,已入小窗横幅。
待他将走时,我终于现身,他似有所感,霍然回首,见到我,眼中竟有一丝莫名的诧异一闪而过,我黯然微笑,道:“三百年来别来无恙。”
他不语,注目半晌,方缓缓道:两支曲子,一名《暗香》,一名《疏影》。
我微微颔首,转身离去,想到那一抹诧异,心底微叹,三百多年的等待终得今夜重逢,然已物是人非,纵他还保留有前世的影子,毕竟已不同,唐之杜氏不再,而今见到的,已是南宋姜氏。
我也该离去。
只是,十里扬州,三生杜牧,何时才再相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