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地方风情>>潮汕风情>>
〖潮汕风情〗
>>潮汕风俗>>转:潮阳民风民俗~

主题:转:潮阳民风民俗~
发信人: binzai999(等爱男孩)
整理人: southernchen(2002-05-18 10:22:40), 站内信件
潮阳俗语  
 1、食教  4、食二粒豆司颇就爱上西天?  
 2、走到辫直  5、饿死无人知,食二粒乌豆仔喱个个来  
 3、吓笠  6、放尿朝沙  
  更多的潮阳风情请看“潮阳行情”网站 
 
我们正在进一步搜寻更多的风俗习惯,欢迎网友们提供资料。  
   

       食   教           
    指信奉天主教(基督教)。在旧社会,老百姓缺衣短食。那时天主教来我们潮汕传教,为了吸收教众,对于入教者经常施食布恩。见入教能有饱食,不少老百姓入了教,并从中沐恩受到感化而成为虔诚的天主教徒,因此人们把信奉天主教称为食教。但由于中国已有数千年传统习俗,潮汕传统习俗尤重,对天主教不信仰其他神仙,免拜公祖,只信奉红毛所说的一个天主,甚为反感,觉得这样做是对祖宗的忤逆行为,与我们自古以来宗族传统、拜众神的习俗格格不入,因而食教的人很少,而那些食教的人也备受周围人们歧视,食教往往是一人入教,全家也跟着食教,这个家族被宗族孤立甚至逐出则也是常有的事。

 

     走 到 辫 直          
    形容走得很快,往往有逃避的意思。这个俗话可能从清朝开始的。清朝时,人人留辫,走时辫子就会飞扬起来,愈是走得快,辫就扬得愈有力,就愈直,因而辫子飞扬得直的程度就代表了奔走的速度。一些人不想做某事或有畏难心理,闻风而走,唯恐逃避不及,用这句俗话表示就很贴切。

 

      吓  笠          

    农民经常在野外活动,为了蔽日挡雨,往往要戴竹笠,因而“笠”,就成为农民的代称。由于农民受教育机会少,知识浅陋,少见识世面,愚昧落后,“笠”也很多时候含喻农民这些愚昧落后的特点,因而极易受到愚弄和欺骗,甚至受到吓阻。这大概就是吓笠的由来,从而引申为愚弄、欺骗,甚至吓阻他人。

  饿死无人知,
食二料乌豆仔个个来          
    这句俗话在井都古埕乡里就有,据传是这个乡里一个叫汉清的单身汉说开的。汉清家族只存他一人,他也一直没有结婚,单身过日子,生活潦困艰苦。因为不结婚,没有传宗接代,家门眼看绝代,背离传统观念,加之贫穷,平时受人冷落。但由于他独居一室,无其他人,一些闲人喜欢到他居所坐坐、说说闲话,将其居所当作闲间。可对于他穷苦的生活,这些闲人帮不上忙,而当他炒乌豆、豆仁时,这些闲人却会捡几粒去食。汉清有一次表达不满说:“饿死哩无人知,食二粒乌豆仔哩个个来。”这句话被这些最喜欢说闲话的闲人当作戏谑之语很快传开了,又由于汉清的特殊情况,给人的印象较为深些,人们在说这句话时也或会连汉清说进去说:“汉清说道,饿死哩无人知,食二粒乌豆仔个个来。”这句俗话也对于汉清以及与汉清类似的人很有象征性,从而成为当地的俗话。

 

 

   食二粒豆司颇就爱上西天?          
    此话颇具不知天高地厚的含意。西天,应指佛教里的极乐世界;潮汕方言所说的“豆司颇”属豆类斋餐之列。为了虔诚向佛,能达到极乐世界,信徒都要坚持食斋,不吃浑,佛教里有斋戒之说。食斋决非一次、二次就可以的,虽然有俗家不能三餐都食斋,但每逢神佛例日(如农历每月初一、十五)都要坚持食斋。可见,食斋是长期的、讲修行的,这才有可能达到极乐世界,而那些不诚心向佛,急功近利,不认真多食斋,想要以一点小小的行为而一步到位达到极乐世界,就要被鄙视为不知天高地厚了。

 

       放尿朝沙          
    潮汕俗话的放尿朝沙,是撒尿搅沙的意思。过去,儿童的玩耍方式较少,特别是在农村,儿童经常在野外玩耍,游戏较为常有的是做泥活,用水和着沙土,做泥人,做房子,等等。有时附近找不到水,就很天真的撒起尿来充当水。这就是所说的放尿朝沙,指的是孩童年代纯真无邪的生活世界。或许与“青梅竹马”类似,但比青梅竹马更为广泛,可以引申指孩童时代经常在一起玩耍的伙伴,并没有明确指男女孩童之间。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