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谈股论金>>证券投资>>技术之门>>帮你支招>>股民之意见>>你凭什么先富?!

主题:你凭什么先富?!
发信人: yutong()
整理人: yutong(1999-07-15 13:56:28), 站内信件
你凭什么先富?!
作者: 刘友德 ( July 09, 1999, 01:20 PM ) 

  这一问有两种含义:一是你打算靠什么达到先富起来的目标?二是你先富起
来了靠的是什么?二者息息相关,先富起来的对想进入“先富”之列具有示范作
用。本文侧重讨论后一种含义。 

  有些人缺乏逻辑训练思路不清,有些人是故意把水搅浑,所以在讨论这个问
题之前,需要先达成几点共识,即:1、只有容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才能最终实
现共同富裕而不是共同贫困;2、所谓社会公平,不是要实现财富分配均等,而
是要逐步消除历史积弊,实现机会均等的竞争,因而现阶段只能在效率优先的同
时兼顾伦理上的公平;3、生产(如何把“蛋糕”做大)至少与分配(如失业救
济金、贫困线的标准定多少)同等重要。 

  经过20多年的思想解放与改革实践,对于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政策绝大
多数人是能接受的。如果先富起来的人,凭的是自己的勤奋、经营才能、投资胆
略、创造发明和得天独厚的禀赋等等,人们只有赞赏和羡慕的份。问题是,有些
人先富得不明不白、莫明其妙乃至以损害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为基础,这就不能令
人心服了。这里说的“有些人”不包括靠贪污受贿、贩毒制假等黑色手段“先富
 ”的犯罪分子,因为普通人自问没有他们心肠黑脸皮厚胆子大,并相信这些人一
旦东窗事发不会有好下场,一般不会同他们攀比。“先富”起来而令公众心理不
平衡的主要有两种人,一是垄断行业的一些人,二是国家机关的一些人。这两种
人虽然大多算不上大款、中款,但数量不小,安全系数挺大。 

  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抽样调查结果,10%的最低收入户与10%的最高收
入户之间的收入差距,从1981年的2倍,逐步扩大到1986年的3倍,1
993年的3·8倍,1997年的4·2倍。而据广州市总工会对该市国企职
工收入的调查结果显示:1997年广州市职工年人均工资收入为13118元
,而最高行业职工收入是最低行业职工收入的5·21倍,相差34102元。
这些高收入的垄断行业职工凭什么“先富”?是他们自己冒风险投资了?是他们
特别能干?是他们的产品与服务特别优秀?都不是。比如银行的办公条件豪华、
职工福利好,并非因为他们经营有方,极少呆帐死帐坏帐。 

  有些国家机关的人,工资单上就那么几千毛钱,但你看他们的穿戴打扮、居
室装修,胜过月薪几千元的职员。他们凭什么“先富”?“集体腐败”,不用个
人承担法律责任的。新华社6月26日公布的,国家审计署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
供的1998年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报告,披露了一些国家行政
机关这方面的问题:如财政部原工交司部分人利用职权向下属单位集资用于购买
国债和炒股票;水利部隐瞒转移南水北调资金,设立“小金库”吃利息,挪用大
江大河堤防工程资金1400万元给黄河水利委员会等单位建宿舍;国家旅游局
所属一公司采取收入不入帐的手法,私分国债收益人均12万元,诸如此类。“
 天子脚下”的中直机关有些人如此“先富”起来,“山高皇帝远”的某些地方某
些人搞“集体腐败”更加放肆。这些人的“先富”对社会毫无贡献,他们完全是
食公而肥的蛀虫。 

  让这样的两种人“先富”起来,只有负面的示范效应。这种分配不公影响了
人们的生产积极性。前述广州市总工会的调查报告说,有82·8%的职工对不
同行业的收入悬殊、垄断行业职工收入过高表示不满。同时,宠坏了垄断行业的
一些职工,使他们不思进取。而时下一些人拼命挤进本来人浮于事的国家机关、
事业单位和垄断行业,甚至让未成年的子女抢占“好位置”,不能不说与这种分
配不公有很大关系。 

  据金融部门的统计资料,我国1998年末约33407亿元城镇居民存款
,近50%为占20%的城镇高收入户拥有,这些高收入阶层一般都拥有住房和
大件耐用消费品,储蓄倾向较强,其消费开始追求外国名牌,不构成国内需求,
而20%的低收入家庭户均存款不足10000元,消费能力有限。高收入阶层
与低收入阶层收入差距扩大,因而导致了社会总需求结构中私人消费比重的下降
。这是一个很现实的妨碍经济发展的因素。 

  总之,我们有必要检讨一下分配作为经济杠杆,其实现是否有利于生产,是
否能促进社会财富总量的增长。只有让那些应该先富起来的人先富起来,才是合
理的同时是明智的。 
 

--
※ 来源:.月光软件站 http://www.moon-soft.com.[FROM: 202.99.47.140]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