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mydudu(mydudu)
整理人: yhd0011(2002-05-14 07:53:03), 站内信件
|
自从去年冬天上海大众的Polo在2001上海国际汽车展上首次与国内观众见面以来,关于它的消息便层出不穷。对于大多数关心汽车的中国人来说,Polo(波罗) 的名字并不陌生。冬去春来,当初笔者写作“Polo(波罗) VS Palio(派力奥)”一文时的一些不确定因素也已经逐步明朗,真实的Polo与Palio已暴露于阳光下接受国人的品鉴。只是在咀嚼Polo时感到了苦涩--从去年到今年,上海大众呈现给我们的Polo不过是一个冬天里的童话。
“人间四月芳菲尽”,而四月的车市却新星闪烁,绚丽夺目。4月1日,派力奥开始在全国现车销售;4月8日,Polo在各营销网点正式登台;4月3日,一汽-大众在北京推出了捷达安全升级版;4月底,优利欧的拥有者就能将他开回家;同样在4月,赛欧标准型手排车的专业试驾巡展活动正如火如荼……但焦点仍然只有两个:Polo与Palio。这二者中,要论人气之高、场面之隆,自然非Polo莫属。这是好事,也是坏事--人的期望值和失望值是成正比的。
心理学上有一个名词:皮格马利翁效应,也就是期待效应。皮格马利翁是希腊神话中塞浦路斯的国王,也是一位雕塑家。一次,他在完成一座少女塑像的过程中对这尊少女塑像产生了深深的爱慕之情。在它的恳求和感动下,爱神便把这尊塑像赋予了生命,皮格马利翁的美好愿望终于实现了。皮格马利翁效应是在说:人们的期望值越高,对方的实现值就越高,并且失望值也越高。
上海大众的Polo正是如此--希望越大失望也越大。
对Polo满意的购车者不外乎两类人:一类是有钱人,只要喜欢,别说Polo卖12.75万元,就是卖127.5万元也照买不误。另一类是只想花十三、四万元买车的人,从Polo、赛欧、夏利2000、富康、Palio、捷达一路看过去,只相中了Polo,那也没有办法,情人眼里出西施么。除此之外就是大部分考虑到性价比而对Polo不满意的人:买得起的觉得被坑了心理不平衡;买不起的除了气愤也无可奈何。笔者不愿人云亦云把Polo捧到天上,但也无意把Polo踩到脚下,只是想从一个客观的角度再把Polo咀嚼一遍。
定位不清
这里的定位包括车型定位和市场定位两个方面。
在车型定位上,上海大众方面声称Polo是“小帕萨特”,小型车高配置是大众集团的一贯做法。上海大众把Polo定位为小型车中的高档车。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产品工程部副经理张觉慧曾说,Polo是一部“紧凑型的帕萨特”,“在同等级车中没有竞争对手”,它将为中国家用轿车市场树立新的标杆(摘自《经济参考》报)。
上海大众总经理南阳也曾说:“这是一款缩小的帕萨特,它的功能、配置、驾乘感觉都与帕萨特一脉相承,是国内其他紧凑型轿车无可比拟的。我们的目标竞争对手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大量进入中国的标致206、丰田Yaris、欧宝可赛这样的车型。”(摘自《中国经营报》)Polo实际上就是一款“小帕萨特”,Polo并不是经济型轿车,我们要与经济型轿车划清界线(摘自《中国经济时报》)。
话虽然有些言过其实,但上海大众的狂热公关还是起到了很大作用:各主要汽车媒体都不由自主地将Polo划到中档车行列中了,几乎没有再提其与Palio、赛欧、夏利2000之间是否有竞争了。现在大众在中国就是在推广这样一种消费概念:“小型车也豪华,有钱人也要开小车。”Polo、宝来的攻关内涵就有这样的意思:A0级要当A级豪华型开,A级要当B级用,而这将对国人的“汽车观”产生革命性的影响。只是“大众”已越来越脱离大众了,以后似乎要改产豪华车,与奔驰、宝马平起平坐了。
客观的说,Polo是好车,但是和夏利2000、Palio绝对是一个档次的车!紧凑型就是紧凑型,经济型就是经济型,和帕萨特搭什么关系?1.4的排量已经注定它是经济型车了。 Polo是小帕萨特,帕萨特又象奥迪A6。那Polo不就是小奥迪了吗?Polo只不过是德国大众旗下的紧凑型轿车品牌--马球而已。还有人说小型车在国外称为A级车,而奔驰、宝马、奥迪也在生产,所以说小车也可以豪华,言下之意Polo就是豪华型小车了。可是大众品牌的含金量能和这些高档品牌相比吗?Polo的技术水平能和那些厂商生产的A级车相比吗?更何况我们现在最需要的是经济型车作为代步工具,你上海大众引进个豪华小车来干什么?让人莫名其妙的是,大众一向以做经济车为生,为什么来到中国反而……?
在市场定位上,上汽大众分析说,Polo将是100%的私人购车,家庭用车。首先是那些事业有成、收入稳定的中青年家庭,这些家庭有实力满足个性化消费,关心舒适、安全、豪华。其次是白领女性。第三是已有了一部中高档车的较富有家庭,他们可能会考虑将Polo作为第二部车。追求时尚、事业一帆风顺的年轻一代以及经济条件良好的中青年人也将是Polo潜在的购买者。
据了解,Polo设计年产能力15万辆,由于是与德国大众同步上市的车型,今年全球资源紧缺,中国Polo的生产节奏需逐步加速,故今年计划生产3万辆。既然是家庭用车,又有那么大的设计年产能力,Polo仅仅定位于对价格有承受力的市场范围狭窄的城市白领,那么Polo如何捍卫“上汽”的霸主地位?从实际情况来看,“上汽”太需要Polo给撑门面了。现在普通桑塔纳车做为公务、家用都不合适了吧;桑塔纳2000和“宝来”等相比也没有什么优势可言了;帕萨特,受进口车降价的影响不能说不大吧!如果Polo坚持定在12.75万元-14.8万元之间,很难想象等待它的命运是什么。
命里注定,Polo承担不了桑塔纳的历史地位,甚至连赛欧的轰动效应也达不到。当年桑塔纳销势如虹,是因为它是消费者唯一的选择,而Polo不过是小型车市场中的一款产品而已;桑塔纳可以“走遍天下都不怕”,Polo的定位却仅限于大中城市的高收入阶层;赛欧能体察消费者心理,奠定了家用轿车10万元的标准,而Polo不过是以技术优势,瞄准了白领阶层鼓鼓的荷包。所以,你是消费者也好,是上海大众也好,都不应该对Polo期望值过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