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likaiwpf()
整理人: aokven(2002-11-01 17:33:19), 站内信件
|
权威人士谈中国“新经济”的影响
──著名华裔经济学家刘遵义答记者问
著名华裔经济学家、美国斯坦福大学经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经济学教授刘 遵义就新经济对美国及中国今后的影响以及中国加入WTO后面对的问题,回答了记 者的提问。以下是访谈记录。
问:以资讯科技为主体的新经济是不是美国经济持续发展的主动力?
刘:是其中的一个主动力,因为具体来讲,美国新经济有两个组成部分,一 部分是代替了旧经济,举个例子像买书,在美国,人们现在不去书店,而是上网 络购买,由于不需要门市,到了消费者手里成本也降低了很多,所以这样也是一 个生产力的增加。但是由于这部分是替代性的,所以总的生产没有增加。第二部 分是同时许多新的、过去不能做的行业都建立起来,这部分是比较新的,再举个 例子,美国用左手的人比较多,大概有10%,左手用的工具和右手是不一样的,所 以在美国有特别的商店卖适合左手使用的工具,这种店在中国是没有的,因为他 们很分散,如果你在北京开个店,可能会没有人来买,但是如果利用网络的话, 全中国在新疆、西藏还是在东北也好,他们都知道有这个网,就都可以来买左手 用的工具,这样一来就创造一个新需求。对于美国来讲,创新的部分比替代旧的 要多,在90年代,美国大的老企业都在重整,通过裁员方式,使3000至4000万人 被辞退,但是,同时又创造许多新的就业机会,结果新经济创造的就业职位达50 00万个,还多了1000万。所以美国失业率的下降,很大程度要归功于新经济,因 为美国有很多中小企业,为了要创造新的东西,就必须让人去做,在做的过程中 ,中小企业也慢慢发展、壮大起来,这是美国的特有环境。但是日本就做不到, 日本也在讲重整,但是,它的机制没有鼓励新的企业创新,没有一个环境让它们 很容易就发展起来。所以这就涉及一个问题:新经济发展过程中,假如你不开放 中小企业的发展,新的东西就不可能增加。尽管替代旧经济的东西存在,生产力 也增加,但是生产量并没有增加,如在网络买书,从传统的书店到网络,你只是 方便了一些,但是买的书不会因此增加很多。在中国的环境来讲,最需要的是建 设基础设施,中国的大城市也有许多上网的人,但是,中国没有像美国一样的环 境,能够使送货的可以马上从一个地方到达另一个地方,因此,基础设施不完善 ,网络功能也会减弱。
问:新经济对现在美国传统产业的冲击有多大,影响在哪里?
刘:冲击会很大,我刚举的例子,老的书店会维持不下去,会倒闭,因此许 多小的企业会一家家的关门,这是没办法的,以后美国上网买股票的人会越来越 多,传统的交易方式也不行了,所以很大一部分都会有调整,很多中间的环节可 能也不太需要。
问:新经济对亚洲经济复苏的作用有多大?
刘:亚洲经济复苏和新经济增长没有多大的关系。新经济在亚洲的表现,主 要还是反映在股票上,由于大多数新经济现在并没有赚钱,因此股票里泡沫的成 分还是较大。以后,可能会有影响,但是从目前看,没有反映出来。
问:你有一个观点,认为东南亚国家,包括中国在经济持续发展中“没有科 技进步的贡献”,那么你认为新经济形式适不适合中国的国情?
刘:对,我说没有科技进步主要是说这些国家没有投入,主要是指在投入研 发和其他无形资本方面,所以自然看不见什么效果。那么,只要继续有投入的话 ,以后还是会有效果的。就中国来讲,有形资本的发展还有很大的空间,现在有 形资本对中国的边际生产力要比无形资本要大,因为无形资本和有形资本是紧密 结合的。而且,有很多地方,中国是可以跃进的,举个例子,中国银行业务的发 展,现在中国个人用支票很少,那么以后也不会有,因为以后每个人使用的只是 一张卡,因此,中国不会有用支票的阶段,这就是跃进的地方。也就是说,中国 应该一方面大力发展相对落后的有形资本,另一方面在无形资本发展中可以有选 择地跃过某些环节。
问:先进资讯技术很大程度掌握在外国手中,中国会否在发展中处于被动状 态?
刘:中国在技术方面落后,就应该向外国先进学习,这样做总比你自己从头 做要省事的多,应该利用既有的基础进行发展,再结合地方的特点进行研发。比 如,中国的联想公司针对中国电压不稳容易损伤电脑的情况,研发的适合不稳定 电压的电脑,就比外国公司的电脑有竞争力。另外,中国还有一个特点,毕竟这 个市场太大,能够有足够的量可以发展下去。
问:那么一些核心技术,中国处于落后状态,应该如何应对?
刘:这个问题应该这样理解:自己不去做研发,永远都不会有发展。美国的 技术领先也只是最近50年发展起来的,战前先进的科技地位在欧洲,包括前苏联 ,1917年大革命后,也是依靠自己的力量,用30年时间就达到科技领先水平。所 以从这个角度来看,中国现在是落后的,不能不承认,但是发展有个过程,10年 20年后在某些领域,领先或超过美国是可能的,因此,关键在于不能闭关自守。
问:跨国公司直接投资对中国现在进行的产业结构调整、解决通货紧缩、再 就业等方面有什么影响?
刘:跨国公司对中国投资总是好的,因为外面的人来你这里投资没有本事是 不敢来的,他一定有本事,才敢来赚你的钱。所以,只要中国不是给他某种特权 ,大家是平等的,有竞争的,就没有坏处。另外,没有特权的话,大家都会来, 这样会有一个好处:把他们的利润降低,对中国的消费者是有好处的。所以说, 不怕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只要不给它特权,不让他挣垄断的钱。
问:那么中国在开发电信、保险、金融业等方面会不会有不良的后果?
刘:电信业在中国其实还是垄断的,垄断性的东西就需要监管,我认为,只 要有很好的监管机制,像美国电信也有政府监管,是谁经营都不会有太大的问题 。
对于保险业,我的看法有两点:一是开放后会创造很大的就业。我觉得外国 保险业不仅仅在抢中国的市场,同时,也是在扩大这个市场,像AIA公司在上海, 刚进来的时候很成功,抢了很多市场份额,但是,后来中国保险业也反攻了,把 市场抢了回来,并且学得也很快。同时,保险公司在中国请的肯定是本地人,不 可能是一个外国人,所以都是替中国创造就业。另外一个,保险业收入的保费要 进行投资,投资也是投在中国,所以我认为基本没有坏处。
金融业也不用太担心。一方面我想外国金融业不会带有太多的资本来;另一 方面我想他们也不随便放款──中国企业的帐,中国人有时都看不懂,就更不要 说外国人了,所以,对一些大的企业可能会有一些竞争,但是再下面的企业,我 看就未必能竞争得过中国的银行。
问:外国公司进入中国,有没有直接的坏处?
刘:基本没有坏处,我刚才说了,只要政府不给他特权,不让他挣垄断的钱 ,中国的利益就不会损坏。外国公司进入中国,中国企业的进步也会很快。
另外,即使WTO不来,中国企业也会形成激烈的淘汰,比如汽车工业,在中国 有100多个汽车厂,都没有形成规模,即使没有WTO,过5年,也不会剩下多少家存 在。美国只有3家汽车制造公司,这是不断经过竞争淘汰取得的,所以在中国,较 大的汽车厂家肯定会吞并较小的,争夺更大的市场份额,最后向大规模发展。所 以,不能把这笔帐单纯的算在WTO或外国公司身上。因此,我的观点是不要因此对 WTO,对外国公司有看法,认为是他们造成的,即使没有WTO,在5至10年之间中国 汽车工厂剩下不会超过5家。据《大公报》
-- ^_^ 谢谢别忘了在“将本文章寄一份给原作者”处打勾^_^
Welcome to my homepage to look someting that you wanted it!
http://www.likaiwpf.163.net
※ 来源:.月光软件站 http://www.moon-soft.com.[FROM: 202.110.180.11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