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谈股论金>>● 电子商务>>【电子商务杂论】>>似水“流钱”的结局

主题:似水“流钱”的结局
发信人: likaiwpf()
整理人: aokven(2002-11-04 15:41:37), 站内信件
似水“流钱”的结局 
易人 (06/06/2000)
 
  去年以来,融资最热的是.com企业,花钱最大方的也是.com企业。不少.com
企业在获得风险投资后,大有一掷千金的豪气,对此,一位国内知名网站的CEO说
:“我们就是要不断地花钱,而且花得越快越好!”这家企业的花钱手法确也有
几分富家子弟的阔绰:为了一个栏目的开通,一次就抛出上千万元的市场宣传费
,为赞助一项不了了之的公益活动,投入200万……可是结果却都像泥牛入海。 


  最近Boo.com的结局给了.com企业一次警告。Boo.com曾经募集到1.35亿美元
的风险资金,这样的规模在国内网站企业中应当说还无网能及,但最终也一样因
为资金问题寿终正寝了。大多数网站信奉着“大资金,大运作”的企业战略思路
,拿到一笔风险资金便开始花钱如流水,这种作风是不是有点像暴发户? 

  网站经理人常挂在嘴边的是:网站只有第一,没有第二,我们要成为某某领
域的第一。似乎成为第一就万事大吉了,从他们隐含的假设是,“第一”的网站
总会有人把钱扔进来,直到谁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到来的赢利期。但Boo.com这家全
欧洲最大的网上零售服装公司的下场证明了“最大”的网站也可能成为“最大”
的恶梦。就目前网站的运营情况来看,“第一”的网站往往也意味着资金亏空数
目最大。 

  不同的人对网站的花钱方式有不同的看法,但绝大部分网站经营者认为市场
推广是最重要的一部分,有人甚至认为市场推广费用应占到整个网站投入的80%以
上。这无疑又是把“品牌价值”推崇到极致的结果,好像一个网站只要有了“品
牌”就拥有了一些。这好比有人用竹篾扎了一个骨架,然后花大价钱买张虎皮包
上便把它当作了一只老虎。不幸的是,Boo.com最后被Bright Station以37. 2万
美元的价钱收购时,收购方看中的也不是它的品牌而是Boo.com开发的一项三维浏
览技术。换句话说,如果这一技术也没有,Boo.com恐怕一文也不值--死老虎是可
以卖钱的,但一张发臭的虎皮只能当作垃圾。用悲观的态度看,网站多花点钱在
务实的项目上,哪怕最终死了也还能卖虎肉、虎骨;用乐观的态度看,一只活着
的小老虎远比用虎皮包的成年“虎”有价值。 

  生物界有一个蚂蚁过河的故事:无数的蚂蚁在迁徙过程中遇到一条河,于是
所有的蚂蚁抱成一团从河面上滚动着飘过去。结果绝大多数蚂蚁淹死了,在球核
心的小部分蚂蚁顺利渡过了河,继续前进、繁衍……今天的互联网企业好像也在
过一条河,一条没有赢利的河。而且,人们不知道这条河有多宽,只能用风险资
金来不断地推动它。这些换不来回报的风险资金正如过河时淹死的蚂蚁,如果中
途消耗殆尽,一切都将前功尽弃。对一个不知道河面有多宽的互联网企业来说,
只有让那些注定要死去的“蚂蚁”的作用发挥到最大,才有更大的成功把握。在
此方面,Boo.com是个典型,一个200多人的网站在短时间内花掉了1.35亿美金,
而这1亿多美金无疑没有发挥它应有的作用,以至于最后连个零头也捞不回来。 


  有人说花钱是一门艺术,如何花钱有时比如何找投资者更重要。而把大把的
钱扔到水里不冒水泡则是一门更“玄”的艺术。网站企业在花钱方面可以说创造
无数的世界记录:员工拿最高的工资,办公租最高档的写字楼,广告牌占最好的
位置,市场推广花最大的价钱……这样的花钱方式即便在利润最高的行业龚断企
业里也算得上是一种奢侈,何况在一个至今没有挣钱的行业。如此下去,有一天
网站企业将成为跳楼最多的行业--动辄千万美金的投资额看起来是个不小的数目
,但这般似水“流钱”恐也经不起折腾。 

 

--
 ^_^ 谢谢别忘了在“将本文章寄一份给原作者”处打勾^_^  
 
Welcome to my homepage to look someting that you wanted it!
http://www.likaiwpf.163.net

※ 来源:.月光软件站 http://www.moon-soft.com.[FROM: 202.110.179.143]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