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zwh888()
整理人: aokven(2002-11-04 15:20:43), 站内信件
|
抄袭成风的电子商务创业图景
在如今的互联网行业中,充斥着大量抄袭他人创意的"创业者"。
俯视电子商务的任何一个领域,你都能找到大量提供相同服务的公司。大量新创 业者不仅抄袭互联网前辈的商业构想,还采取相同的经营策略:即大把大把地往 里投钱,并认为投资者对此毫不介意。
这种抄袭现象是1999年电子商务热潮的副产品,它造成了市场的极度拥挤。一些 分析家认为,由此引发的股市震荡正在迫近。
但许多网络商务网站却说,他们自始至终就是想利用投资者对网络的乐观心态吸 引资金,然后在适者生存的竞争中争夺一席之地。
但鉴于目前许多互联网领域已拥挤不堪,这种游戏可能刚刚才开始。
如果你养宠物,至少可以光顾下面8家网站:Pets.com、PetsMart.com、Petopia .com、PetStore.com、AllPets.com、Petco.com、PetWarehouse.com 和PetPlan et.com。如果你想美容,则可以去Beauty.com、BeautyJungle.com、Eve.com、i Beauty.com、Sephora.com和Gloss.com。
众人分食一杯羹
如果你正在筹办婚事,可以到Wedding.com、WeddingExpressions.com、Wedding Network.com、WeddingChannel.com和TheKnot.com上面去看看,还可以到Diamon d.com、Diamonds.com、Miadora.com、Mondera.com 或BlueNile.com上面去定购 结婚钻石。
大量同类网站不仅出现在面向消费者的网站领域,还出现在专为商业企业提供服 务的互联网领域。钢铁、废水处理、食品、零售和建筑,差不多每一个工业行业 中现在都有两三个“专业门户”网站。他们都想使自己成为吸引网络用户的行业 集散中心,从而吸引广告商和其他商业企业的关注。
当然,这种众人一拥而上的现象对商业投资世界来说并非新鲜事物。虽然互联网 投资目前还是新鲜事物,但在技术世界的其他领域,这种现象已非首次出现。80 年代早期出现了大量生产磁盘驱动器的公司,现在只剩下少量公司还在这个行业 中奋斗。
那为什么在网络世界里无法并存大量同类宠物网站,而一个城市却能容下许多家 宠物商店呢?经济学家认为,网络和真实世界的区别在于:在网络世界里,成功 只能集中在少数赢家手里,经济学家称此为网络效应;相反,真实世界里的宠物 商店只要拥有自己周围的一片用户群就能生存下去。
低屏障
当网络的生存竞争越来越激烈的时候,有必要来探寻一下一拥而上的抄袭风潮最 初是如何形成的?
首先,进入互联网领域的屏障几乎等于零。在真实世界里,如果你要开一家卖植 物的小店,起码得租房子、买植物、雇伙计、准备交通工具及其他必须的东西。 而要在网上开一家这样的“商店”,只要注册一个域名、请一个设计师设计网页 ,然后和植物批发商合作就可以了。
其次,互联网公司能获得大量投资资金。最近一项调查表明,1999年第四季度, 矽谷的公司共获得了57亿美元的风险投资金,这个数额是其1999年第一季度获得 投资数的5倍。
最后,这种一拥而上、相互抄袭的时疫还发生在电脑技术领域。许多聪明的技术 人实际上并没有多少自己的创见。从网上日历、求职信息、价格比较服务、大学 课本到问候卡片,大多数人总是跟在流行风潮后面走。
无论何时,只要有一个新行业热起来,风险投资者们便“迅速把资金注入类似的 许多公司”,目前最大的宠物网站之一Pets.com的首席执行官朱利.威莱特(Jul ie Wainwright)说,“他们认为自己即使不能成为此行业中的第一名,也会是第 二或第三名。”
一些业内人士指出,网络商业的实际竞争激烈程度比看上去要低。在Yahoo上所做 的针对某个行业的调查便可举出大量例子证明这个观点,因为从资金水准、运营 情况等方面来衡量,某个行业中真正能称得上是竞争选手的公司并不多。
不过,要维持一家网络公司必须面对竞争压力,尤其是在股市震荡已经开始显现 。威莱特所在的Pets.com今年二月上市,发行第一天,其股价从发行价每股12美 元上升到14美元。但仅仅几周后,在投资者大规模从面向消费者的网站转向面对 商业企业的网站的影响下,Pets.com的股价便跌了一半。
威莱特认为,互联网中这种一拥而上现象背后的经济学假设比大多数人想像的要 更有深意。网络创业者和他们的资金支持者都很清楚竞争的最后结果不可能在同 一行业中共存六家或八家同类公司。但他们希望在不可避免的经济震荡之后,自 己能成为最后幸存的两三家公司中的一家。
独到创见
并非所有雷同的网站都是刻意抄袭别人的构想的。实际上,有些时候,不同的人 会在各不相干的情况下想出相同的主意。
“技术世界里的信息流通并不令人满意,”专门提供摄影服务的Snapfish.com网 站的主席拉杰.凯泊(Raj Kapoor)说,如果一些风险投资者“打算投资创办一个 公司,他们也许并不知道在别的地方已经有了提供同类服务或产品的同类公司。 ”
比如,去年4月,专门提供付费处理服务的网站PayMyBills.com开业,他们认为这 个网站完全是自己的独创。但到了夏天网站上市后,他们却发现至少已有两家和 他们经营一样业务的网站:PayTrust.com 和CyberBills.com。
行销角逐
如何在竞争对手林立的互联网商业世界里推销自己的公司呢?尤其是在不可避免 的市场选择和淘汰过程即将开始的情况下。
如果这家公司是该领域中出现的第一家公司,那么它通常会着重强调这一点;相 反,如果一家公司在本行业中已属后来者,那么它将着重强调自己是新生的第二 代,有更新更好的创意。
比如,在数位摄影领域,目前已有许多网站存在。由金.克拉克(Jim Clark)创立 的著名Shutterfly.com比凯泊建立的Snapfish.com还要早。因此,凯泊决定将自 己的重点放在胶片摄影机拍摄下的图片的打印方面,因为现在大多数网站都在拥 抱全新的数位技术,而忽略了传统的胶片摄影术。
尽管目前互联网领域已经充斥了创意雷同的公司,但没有一家公司愿意承认自己 是个模仿者。加利福尼亚帕萨德拉(Pasadena,Calif.)风险资金运作公司IdeaLab 在互联网中许多拥挤不堪的行业里有自己创立的公司,IdeaLab副主席哈瓦德.摩 根(Howard Morgan)表示他很乐意对本文讨论的主题发表评论,并认为他们创立的 公司便是能在业界占据主导地位的企业。
通常,互联网公司的首席执行长们都会说别的公司都是抄袭者,而自己是创新者 。比如,Learn2.com是众多提供网上学习和培训服务的网站中的一个。其他同类 网站还有:Click2Learn.com和SmartForce.com。Learn2.com的首席执行长史蒂芬 .高特(Stephen Gott)说,“我们有自己的特定市场。我们的战略不同于其他学 习网站。”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Learn2.com是想用网站的免费资料作为诱饵吸 引消费者,并将他们引向那些昂贵的、针对公司客户的指导性资料。
就像你永远不要认为某个特定网站是个拾人牙慧的产物一样,也永远不要认为人 们创立网站就是为了有一天被别的网站收购。比如,有人说专营宴请服务的Evit e.com很适合被一个大型门户网站收购。该网站的玛格勒斯(Mr.Margulious)认为 这种观点是个“误解”,他说,“们是认真打算干长久的,我们办网站不仅是为 了有朝一日卖了它。”
-- ※ 来源:.月光软件站 http://www.moon-soft.com.[FROM: 202.104.33.11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