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arefool()
整理人: aokven(2002-11-04 15:19:33), 站内信件
|
新经济和网络工业“退向未来”(二)
米阿仑 (04/21/2000)
“想在华尔街找朋友吗?去找一条狗吧!我们在华尔街只做一件事情:拥有 !记住,在华尔街,贪婪是好事情!”这是多年前好莱坞名片《华尔街》里的一 句台词,是一位股票交易老手教训他的徒弟打消在华尔街股票市场又赚钱又唱君 子高调的想法,在严酷的竞争中力争幸存和胜利。著名演员麦克尔·道格拉斯( M Douglas)把华尔街股票交易生活表演得淋漓尽致,因而获得了奥斯卡最佳演员 奖,他的那句台词一时间成了人们述说华尔街特征的口头语。
这句台词也许很冷酷无情,然而,对一些人和某些报刊媒体鼓吹的所谓网络 新经济打破了经济学法则来说,却是一个很好的教训。最能代表那些似是而非的 说法是国家信息化办公室成员姜奇平发表的《缺乏收益支持网络股为何火爆》( 《光明日报》2000/2/3),《网络生产力革命呼唤知本制度创新》(新浪网3月2 0日)和《虚拟经济与泡沫》(《人民日报网络版》)等文章。
股票市场升降反映了经济学基本法则
面对1998和1999两年间美国华尔街股票市场的急剧升腾,听到几个美国网络 公司老板在公司上市后成了巨富的故事,有些人的“知本圈钱”梦也跟着膨胀起 来,不但把股票投资当做“天上掉下来的钱”,而且把上市称作中国网络工业发 展的战略途径,甚至鼓吹经济学法则被打破了,网络股票是泡沫,啤酒有泡沫才 好喝,等等。
华尔街股票市场的参与者既有资金雄厚的投资公司,也有成千上万的普通老 百姓,因而他们的市场倾向能反映许多东西,其中最敏感的是政府的经济政策和 政法措施。在美国,如果政府没有合适的经济和外交政策所促成的良好条件,再 好的科技公司上市,也不会有吸引力。股市升降直接反映了经济学的基本法则, 新老经济,概莫能外。
2000年以前的15个月里,投资于股票的需求迅猛增长,推动股票价格急剧上 升;2000年以来,投资于股票的需求减少,造成股票价格下降,因为通货膨胀的 原因,需求猛然减少,造成股票价格持续下降。不管新经济还是老经济的股票, 各个如此。经济学的供需关系平衡基本法则得到了充分体现。
3月13日到17日期间,石油价格继续上升的趋势非常明显,而美国政府没有及 时表态,结果,尽管美国依赖中东石油已经不像20年前那么厉害,但是,还是有 大量资金撤出,造成几大股票市场全面大幅度下跌,网络工业股票的市场下跌尤 其厉害。随即,美国能源部长在国会听政时表态,克林顿总统也立即发表了电视 谈话,说明了政府控制油价的政策和具体计划,说明了对石油生产国的具体外交 措施和考虑动用国家储备油田的开发。这些政府措施大大稳定了消费者的信心, 于是,第二天,大量资金涌回股票市场,形成几大股票市场全面大幅度上升。
在过去两年时间里,大量资金流入美国股票市场,股市一直保持上升趋势, 而美国联邦储蓄银行一直保持低利率和最小调高比率。经济学原理早就说明,在 利率低的时候,资金拥有者就会减少存款而转向投资,因而股票市场大都呈现上 扬的趋势。换句话说,股票市场的流动资金来自投资者的腰包,而不是姜奇平说 的是“天上掉下来的钱”。
4月1日到3日,美国联邦政府和微软公司的反垄断案件谈判破裂,政府不得不 宣判微软公司违反了反垄断法。结果,许多投资者对微软公司何去何从不清楚, 信心受到损害,造成微软公司股票价格大跌,带动纳斯达克指数从清晨下跌200点 直到闭市下跌300点。经济学原理早就说明,政府制定的法律和政策对市场有直接 影响,其中包括对投资者信心的影响。
从4月10日到14日,道琼斯和纳斯达克两个指数都在连续下跌,在4月15日, 道琼斯单日下跌671点,纳斯达克数周下跌25%,都创了历史记录,因而报刊媒体 把4月15日称作“流血星期五”。这次股票市场大幅度全面下跌的基本原因有三个 :一是通货膨胀,二是消费价格指数上升,三是上市公司的收入低于投资者的期 望。经济学基本法则早就说明,这三个因素对投资者的信心有直接的消极作用, 一旦发生,通常的反应就是抛售股票和市场下跌。
4月17日,道琼斯和纳斯达克两个指数双双回升200多点。“流血星期五”之 后市场大幅度回升,基本原因是:季报显示,所谓老经济的企业利润大幅度提高 ,有的公司的分红还创下历史记录,例如福特汽车公司的分红是100亿美元,数量 之大,在美国企业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经济学基本法则早就说明,公司盈利超过 投资者的期望,通常就是刺激购买和股市攀升。
这些例子充分说明,不管新经济还是老经济,都在按照市场的基本法则发展 ;也不管网络技术多么新,经济学的基本法则仍然在充分发挥效力,政府的经济 政策对市场仍然有非常敏感的重要作用。
中国市场经济和有关制度建设还不够健全,因而,政府的经济政策缺乏必要 的敏感作用,甚至在某些领域还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在这种条件下,有些人只 看到网络技术能在股票市场带来暴利,看不到经济学基本原理的效力,是可以理 解的。如果他们能看看比较成熟的市场经济体系是如何运作的,那么,就会清楚 看到,网络技术跟其它新技术一样,要在股票市场有吸引力,除了本身实力和市 场分享以外,还要在很大程度上依赖政府经济政策等各项措施能否保证整个国民 经济处于稳定发展的状态。
雅虎法则和Dot Come,Dot Gone
姜奇平在《光明日报》发表的文章说:“‘雅虎法则’最大的特点在于,它 是一套不依赖网络公司预期财务收入而为公司市场价值定价的规则。‘雅虎法则 ’是指:‘只要雅虎继续控制着挑战所有历史先例和逻辑的价格/收入比,互联网 将继续是你投放金钱的巨大场所。’”为了证明这个法则,他说:“在美国当前 的经济结构调整中,社会价值正从夕阳产业向朝阳产业转移。朝阳产业所得,正 好等于夕阳产业所失。……对当前美国经济来说,互联网股要上升,实体经济就 一定要下降。这边上升多少,实体那边就得下降多少。这边‘白得’多少价值, 实体那边就得流失多少价值。(许多经济学家看不到这种结构调整,错误地把这 种转移来的价值当成了‘泡沫’。)”
这些奇谈说明,姜奇平可能还不知道公司在美国上市和经济周期到底是怎么 回事,看到过去十五个月左右的道琼斯和纳斯达克两个指数常常朝着相反的方向 跑,看到美国报刊评论的只言片语,就用来把华尔街常见的IPO(Initial Publi c Offering)游戏当做了经济学家的错误,做出了“互联网股要上升,实体经济 就一定要下降”的结论。
在美国市场,经济周期指的是国民经济、市场或新技术产品等等所经历的扩 张上升、平滑波动、下降和复苏的阶段。IPO属于周期起始的扩张上升阶段,股票 价格翻番与公司营业成绩无关是常见的现象。IPO游戏是行业俏皮话,指的是新股 票刚上市后的一段时间内的市场运作,即按照经济周期投机,通过驴打滚牟取暴 利。对一个新上市公司的股票来说,IPO游戏常常带有为快速转手而做的股票推销 ,其中不乏夸张之辞。姜奇平看到的所谓“雅虎法则”,就是这类推销股票的语 言文字。
网络技术广泛应用到股票投资活动以前,多数美国投资者都是通过经纪人或 共同基金来买卖股票。经纪人或共同基金的人员大都是专业出身,其中许多具体 职务还要经过政府严格考核。网络技术广泛应用到股票投资活动以后,许多美国 人自己上网自己搞投资了,他们当中,大多数没有经过严格训练,缺乏必要的市 场操作知识,他们学的东西大都是看价格波动曲线来判断上升下降趋势,而不是 全面的经济金融分析和公司业绩分析。在股票市场上,他们基本上持有股票的时 间没有超过一天的,而是见低就买、见高就卖,只求价格差,短期投资行为的盲 目性非常大。这样的股票投资人叫做同日交易者(Day Traders),在1999年的数 量达到几百万人,因而对市场波动发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这里举个例子。
4月5日中午1点半左右,道琼斯和纳斯达克两个指数都下降500点,几乎创造 历史记录。造成这种情况的基本原因,是法人投资者(Institutional investor s)预测到通货膨胀等不利经济因素将造成市场下跌,开始撤出市场。同日交易投 资者却还是按照“见低就买、见高就卖”,结果使股市回升,造成市场仍然上扬 的错觉。4月10日到13日,同日交易投资者才看到自己购买的大都是可能大幅度下 跌的股票。这些投资者大都是借钱投资,偿还利息时间接近,正好4月15日是交税 日期,也要大笔开支。这些因素凑在一起,同日交易者为了尽快获得现金,也在 4月14日大量抛售股票,使已经呈现大幅度下降的股市下降得更加厉害,终于创造 了历史记录。这种现象,早在18世纪的伦敦证券市场就出现了,叫做“熊皮未到 ,先卖熊皮”,即“熊市”。不同的是,以前是用手工,现在是用网络。4月14日 收盘后,美国全国电视公国公司(NBC)的晚间新闻访问了一些同日交易者。他们 自嘲地说:“原来以为是Dot Come,结果是Dot Gone!”(意译:dot come来自 dot com谐音,意思是电子商务股票能来钱;dot gone,电子商务股票随风飘去, 盲目投资会导致竹篮打水一场空。)
同样,4月17日,税务期已过,同日交易者发现自己来年还有资金可用(例如 退休基金),加上各种季报反映的公司盈利消息,他们相信4月14日的大幅度下跌 意味着“见低就买”和以后可以高价脱手的机会,就又回到市场,形成了纳斯达 克指数大攀升,创造了上升新记录。这种现象,也早在18世纪的伦敦证券市场就 出现了,叫做“牛市”,借用牛角把东西抛起来的样子说明股市上升。
不管是“熊市”还是“牛市”,同日交易投资者大都是短期倒手,所以基本 用不着更多了解和分析上市公司的业务和经营。换句话说,对短期倒买倒卖的投 资者来说,上市的公司是一回事,公司的股票是另外一回事。这样的市场运行说 明,所谓的“雅虎法则”根本不是投资法则。雅虎公司股票本身的起伏也证明了 这一点。比如,投资行业的公开期望是该公司第一季度每股收入9美分,雅虎公司 4月5日公布的季报说明,每股收入10美分,比预期好,可是,该公司股票价格当 日却下跌。究其原委,是因为投资行家私下期望的是每股收入12美分,雅虎公司 收入低于期望。这个运作非常典型地证明了经济学基本规则的效力。
至于当前美国经济是不是“互联网股要上升,实体经济就一定要下降”,事 实自有回答:4月10日到15日,被称谓老经济代表的道琼斯指数和代表新经济的纳 斯达克指数,都在大幅度平行下跌,4月17日又都大幅度平行上升。难道这是姜奇 平说的“这边上升多少,实体那边就得下降多少”吗?姜先生说,许多经济学家 看不到“互联网股要上升,实体经济就一定要下降”这种结构调整,犯了错误。 事实说明,犯错误的是姜先生自己,是他被“雅虎法则”的市场表面现象迷惑了 ,没有看到经济学的基本法则自始至终都在发挥效力。
-- ※ 来源:.月光软件站 http://www.moon-soft.com.[FROM: 202.101.190.15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