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谈股论金>>● 电子商务>>【电子商务研究】>>【电子商务概述】>>新经济和网络工业“退向未来”(arefool)

主题:新经济和网络工业“退向未来”(arefool)
发信人: likaiwpf()
整理人: aokven(2002-10-31 18:24:38), 站内信件
 作 者: arefool (阿福) 新经济和网络工业“退向未来”(上) 
http://www.sina.com.cn 2000/04/07 03:35 ChinaByte 

  美国有个电影,叫《退向未来》(Back to The Future),是根据D Brown的
 
同名畅销书拍成,故事意思是:未来无路可走,许多看来是倒退的事情实际上是
 
实质性的前进。电影深受美国大众欢迎,里根总统甚至用来做国情咨文演说。一
 
时间,“退向未来”成了流行成语。用这个成语描绘当前的网络工业发展趋向,
 
是再合适不过了。  

  在过去近15年的时间里,网络工业相对独立的发展迅猛异常,特别是网络工
 
业股票在市场上的上下翻腾,更是叫许多人眼花缭乱。进入2000年,这个发展阶
 
段基本结束,而“退向未来”的发展阶段开始。所谓“退”,指的是从现有或传
 
统工业那里获得内容和质量,否则,新技术就会架空。网络工业开始“退向未来
 
”,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跟现有工业(能源、制造业、化工、电视广播等
 
等)结合的阶段已经全面铺开,二是进入了依靠自身盈利发展,正在脱离依靠风
 
险和股票投资发家幸存的阶段。2000年第一季度以来的道琼斯指数和纳斯达克指
 
数的增长差距减小,充分反映了这个过程的特点。换句话说,“退向未来”是任
 
何一种新技术发展的必然途径,如同所有新工业的必经阶段一样,网络工业也开
 
始在“退向” 更强盛的未来。  

  然而,有些人一边说“谁也不知道网络会发展成什么样”,一边却又说网络
 
新经济将取代老经济,甚至说经济学的基本法则不再有效了。提出这些说法的人
 
有的目前还在为国家信息办工作或网络咨询业工作。既然不知道发展如何,怎么
 
能为国家的信息产业提供可靠的方针政策建议呢?又如何为客户提供高质量的咨
 
询服务呢?在不知道的时候发表许多政策建议,自然难免炒作,加上某些报刊媒
 
体渲染和片面报导,结果,新经济原来的意义被严重曲解了,其中炒作最热乎的
 
有两个方面:新经济是否在取代老经济?网络公司在股票市场创造巨富、还是在
 
制造泡沫?   


  新经济的来龙去脉  

  姜奇平和方兴东在《南方周末》(2000.03.17)发表的文章《别给网络泼冷
 
水》中说:“现在又在讲新经济,中国人特别热心,……我们认为:新经济是一
 
场无法回避的革命。革命前后的最大差别,就是信息价值将取代工业价值,在GD
 
P中占据更大比重,成为GDP的新主角。的确,新经济不会从天上掉下来,新经济
 
需要一个从无到有,从概念到实质,从小到大的发展过程。”在这个基础上,两
 
位作者把发展网络和网络股创造财富作为中国经济发展乃至经济体制改革的战略
 
政策。  

  这是对经济学和新经济的曲解。在经济学里,GDP(Gross Demostic Produc
 
t)有现成的中文术语:国内生产总值。这是国民经济统计的最重要和最常用的数
 
据之一,其中有工业产值、农业产值等等,却没有信息价值或工业价值。产值和
 
价值是两码事。信息价值,Information Value,通常是市场价格,例如,转载《
 
人民日报》的一篇新闻的价格是一千元,这一千元就是该新闻所载信息的价值。
 
工业价值,Industrial Val ue,概念不清,不知所云。在国民经济统计中各种比
 
重不同,但不是比重大的取代比重小的。例如,工业比重的增长反映了国家工业
 
化的发展,却没有取代农业比重,中国还要种粮食,不然,全国吃饭问题就会变
 
得很严重。  

  参阅两位作者更多的写作,可以看到,他们试图说明的是信息工业将取代传
 
统工业。这样的新经济说法,来自七十年代初形成的美国的波士顿学派理论,是
 
克林顿竞选总统时采用的经济理论之一。1980到1990的十年,里根和布什当局的
 
经济政策主要依赖加州学派的供给理论(Supply Side Economics),用以对付福
 
特和卡特时期的经济萧条,主张大力削减企业所得税来刺激经济发展。里根当局
 
经济政策的突出代表是基于冷战需要的“星球大战”计划,其中心是太空高科技
 
军事工业。这个计划的结果,在1990年代初的海湾战争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冷战结束,加州学派的“供给”理论过时。1992年,在总统竞选中,克林顿
 
借助波士顿学派理论向当时的布什总统的政策发动猛烈攻击,口号是:“It's t
 
he economy, stupid!”(直译:傻瓜,整个事情是经济问题!)而布什总统的
 
经济政策已经由格林斯潘等人转到广义新经济理论,即以知识经济为中心的全球
 
化经济政策,集中代表为布什的竞选口号是“The New World Order”(直译:世
 
界新秩序)。为此,布什当局增加税收,违背了他当选总统时候立下的不再增税
 
的诺言,大大损害了他的竞选形像。克林顿深知波士顿学派理论的偏激和局限,
 
深知该理论可以用来搞竞选,却不能用来管理国家。因此,他一上台,就让格林
 
斯潘继续任职,实际上采用了布什总统和格林斯潘等人已经开始的以知识经济为
 
中心的全球化经济政策,不但重视信息技术工业,而且同样重视其它技术工业。
 
然而,克林顿时期网络工业迅猛发展,给人造成了错觉,以为克林顿当局的经济
 
政策的依据就是他竞选时期使用的波士顿学派经济理论。  

  在美国,对于新经济,有两种基本的说法:  (1)新经济是基于信息技术
 
的全球化经济。这是狭义说法;  (2)新经济是基于知识经济的全球化经济。
 
这是广义说法。 

  美国《商业周刊》(BusinessWeek)杂志采用的是第一种说法。美国政府和
 
世界银行没有给出硬性官方定义,却是按照第二种说法制定政策的,例如,克林
 
顿当局大力支持纳米技术和生物科学的努力并不亚于支持网络技术。第二种说法
 
更全面。理由:生物科学、宇航技术和材料科学等新技术算不算高科技和新经济
 
?知识经济包括信息技术,也包括其它新科技,更包括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
 
科学技术和教育水平的平衡问题,即全球经济结构平衡稳定发展的问题,而任何
 
经济都要包括技术、生产、消费和政府经济政策,等等。再说,新与旧也是时代
 
和种类的水平概念结合,而第一种强调的是种类,没有第二种说法全面。  

  《商业周刊》杂志有中文版,因而它的说法在中国的影响比较大。由于它的
 
说法的局限性,以及它做定义的时候特别集中讨论股票市场,姜奇平和方兴东等
 
作者看了,做了拷贝走向极端,以为新经济的全部内容就是网络和网络股了。例
 
如,他们说:“其实新经济与其说是高技术催生的神话,不如说更是硅谷技术与
 
华尔街资本市场联手导演的结果,两者不可或缺。如果说,新经济在中国真的八
 
字还没一撇,那正需要网络股背后的资本力量去推动。我们认为,新经济‘八’
 
字的第一撇,就是通过网络股,率先完成资本调整,使萌芽中的新经济获得初期
 
发展所需的资源。网络股的客观历史作用,就是用无形的手,代替政府进行产业
 
结构调整,促成资本从夕阳领域向朝阳领域转移。”  

  不客气地说,这些都是似是而非、甚至是信口开河的说法。网络技术再发达
 
,也不能用电子邮件的比特方式把北京的烤鸭寄到美国。网络工业只是新经济的
 
一部分,网络股也只是高科技公司股票的一部分。不管网络工业有多么厉害,还
 
是按照市场经济的法则运行,不能、也没有违背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在任何国
 
家,完成投资方向和数量调整的,是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和有关的政治法律政策,
 
不是通过一种工业股票投资来完成的。原因很简单:股票市场仅仅是交易股票的
 
场所,而整体投资方向和数量问题远远超过股票市场范围,例如还有政府债券投
 
资、房地产投资、新企业投资、个人保险投资、储蓄投资,等等,一种工业的股
 
票永远不会代替政府的作用。这是经济学的基本常识。  

  目前,新经济和老经济在美国等西方国家仍然是一个热烈讨论的话题。这个
 
讨论深深根植于美国等西方国家长期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四月五日,克林顿总
 
统在新经济讨论会议上说:“是技术推动新经济向前发展,新经济的推动力量根
 
植于发明创造和企业的思想。我们不能用一个简单的答案来说明新经济的发展业
 
绩。我想,很清楚,新经济的本质和美国企业体制的力量发挥了领导作用。传统
 
工业及其员工提高生产力也发挥了作用。我也相信,政府的扩大贸易、对人民和
 
技术投资以及销减不必要的研究的财政经济政策,为新经济发展提供了条件,也
 
发挥了重要作用。”他还说:“如何缩小数字化差别?对发展中国家来说,信息
 
科学技术跟健康事业、教育和农业生产力改善有什么重要关系?它们是不是并行
 
发展的?很清楚,我们都希望新经济能带来更好的社会,使人们更和睦相处而不
 
是分裂对立,使人们更富裕而不是贫穷。”  

  可见,在新经济相当发达的美国,有关新经济的概念包括但并不局限于网络
 
工业。更明确地说,美国政府的新经济政策是广义的和基于知识经济全球化的新
 
经济政策,在这个政策下,传统工业的问题不是如何被新兴工业取代,而是如何
 
利用新技术来提高自己的生产能力和生产率。  

  了解美国的新经济和老经济的讨论对中国的发展当然有意义。问题是:照猫
 
画虎地照搬西方,还是结合国情发展自己的新经济?例如,汽车、建筑、化工、
 
机床、公路和能源,等等,都是传统工业。在美国,这些工业有的发展了上百年
 
,最少的也有三、四十年的发达历史了。而对中国实际来说,这些工业到底是不
 
是“夕阳”工业?要不要投资大力发展?没有传统工业,美国的网络工业就不可
 
能像现在这麽发达。没有传统工业的雄厚底子,中国的网络工业能发展吗?电子
 
商务能做无米之炊吗?业内一位人士最近说得好:在美国等发达国家的传统工业
 
,对中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来说,还没有发展到“中午”阶段,哪里谈的上什么
 
“夕阳”工业!哪里谈的上什么资本向朝阳领域转移的事情!  

  克林顿当政时期,美国新经济讨论的焦点是网络工业,到了下一个总统,焦
 
点很可能是以生物科学和材料科学为主的环境科学技术的新经济了,生物学等科
 
学技术股票很可能变得很热。如果只是照猫画虎地照搬西方,那么,美国选了新
 
总统的时候,中国是不是又要说用生物股“代替政府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促成资
 
本从夕阳领域向朝阳领域转移”呢?  

-- 
※  


“退向未来”是必经之路  

  最近某些报刊媒体上说的新经济取代老经济,网络这个朝阳经济早晚取代传
 
统工业的夕阳经济、整个经济才能发展,等等,都是违背事实的说法,无异于鼓
 
吹经济虚无主义。跟历史上的许多新技术一样,“退向未来”也是网络技术深入
 
发展的必经之路。在美国,网络工业“退向未来”已经获得了长足发展。从2000
 
年开始,网络工业新经济进入了与现有和传统工业全面结合的过程,代表事例就
 
是年初发生的AOL兼并时代华纳公司。这场兼并是网络工业和媒体工业各自领域激
 
烈竞争的结果,是新经济为了生存发展而寻找老经济基础的需要,是倒退着向前
 
走,并非像有些人和一些报刊媒体说的那样,AO L突然间成了可以到处吞食的巨
 
无霸。  

  网络工业竞争是从1980年代中期开始的,AOL曾经一直名列前茅。进入1990年
 
代中期以后,因特网流行全球,市场竞争对象越来越多、规模也越来越大,AOL受
 
到的威胁也越来越大,因而必须寻求合作伙伴。AOL需要的不是网络的大小和数量
 
,也不是继续在搜索引擎方面做文章,而是内容和质量的提高。AOL主要业务是信
 
息通讯,找媒体公司当伙伴来增强内容和提高质量,是最理想的选择,否则,AO
 
L就会因为逐渐被架空而淘汰出局。  

  媒体工业的全球化竞争,从1980年代起就进入了白刃阶段,代表战役之一是
 
1990年代迪斯尼公司购买A BC公司的大规模兼并。那以后,跨国性的媒体集团公
 
司蜂起蝶涌,时代华纳是其中之一。时代华纳的CNN等个别媒体分公司干得挺好,
 
但是,作为一个整体集团公司,时代华纳的竞争力却越来越差。在这种情况下,
 
为了生存发展,时代华纳面临的问题不是拥有报刊和电视台的多少,而是手段的
 
增强和市场的扩大。在兼并之前,曾有NBC媒体和微软公司合资成立了MS NBC项目
 
,但不大成功,基本原因就是各自的手段和市场并没有因为合资项目的成立而增
 
强和扩大。接受迪斯尼公司和MS NBC的经验教训,时代华纳选择AOL一类网络工业
 
是唯一的也是最佳的出路。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大规模兼并是常见的现象。例如,为了在全球汽车市场
 
竞争,奔驰公司和克莱斯勒公司兼并成一个新的跨国公司。为了在全球金融工业
 
竞争,各大银行之间的兼并已经发生多次。为了在全球软件市场竞争,微软公司
 
已经兼并了大大小小许多公司。为了在全球通讯同业竞争,美国AT&T公司曾经兼
 
并到垄断地步,结果不得不被迫分解。例子很多。这些兼并有一个共同的特点,
 
那就是基本上在本行业范围内兼并,是在资产、管理和市场方面的兼容扩大。这
 
也是所谓 “老经济”的一个特点。  

  AOL和时代华纳的兼并是跨行业的。在他们兼并之前,各自已经在本行业兼并
 
到了相当大的规模,以至于继续在本行业兼并就不但不能带来任何生产力的提高
 
,反而会导致成本增加和降低竞争力。在这种情况下,他们的唯一或最佳的出路
 
,就是寻找可以互相补充的不同行业,通过一定手段(例如兼并)形成新的力量
 
,在组织上经常表现为一个新公司的成立。  

  兼并的同时也有分解,两者都是新技术普及的过程。例如,沃玛特公司把电
 
子商务部门分了出去,形成了独立法人的公司。3COM把跟网络联系在一起的Palm
 
部门分了出去,对新公司拥有一半以上的股份,经过几年发展,这家Pa lm公司前
 
不久成了最大的公司之一。这些分家的特点,跟以往新技术工业的起始阶段一样
 
,从母公司诞生新技术或新方法,分离出来独立发展,形成市场规模以后,开始
 
寻找业务上可以互相补充的伙伴,而不一定非要回到母公司,更不是否定母公司
 
所属的工业或意味着母公司工业的灭亡。这是新技术和新方法向各个领域普及的
 
过程的普遍现象。  

  网络工业从计算机工业和通讯公司诞生,独立出来发展到一定的市场规模,
 
开始兼并或被兼并,或者寻找合作伙伴,逐步实现网络技术方法向其他领域普及
 
的过程。没有这个过程,网络新技术和新方法的生命就很短暂,甚至会很快夭折
 
。可以说,这是所谓“新经济”发展的普遍规律。例如,能源技术、电视技术、
 
半导体技术、激光技术、计算机技术,等等,都经过“新经济”独立发展和向其
 
他领域普及结合的过程。普及和结合过程基本完毕,它们就成了“老经济”。  



  在当前的新老经济结合的过程中,老经济的角色不是被动的,相反,它不但
 
是主动的和能够提供内容,而且还为新经济提供资金、市场和非常难得的管理经
 
验与人才。例如,AOL兼并时代华纳公司以后,新老企业的文化结合立即提上了日
 
程。为此,AOL创造了一个美国企业历史上从来没有的职务,叫做“人才总监”(
 
Chief Talent Scou t),聘请了纽约最有名的传统工业的猎头Michele James女
 
士主管,专门负责中高级管理人员的新老企业文化结合方面的工作。James女士所
 
具备的多文化特长,将使新的AOL时代公司的企业文化和人材素质上升到一个全新
 
的水平。  

  再比如,美国传统电视媒体工业职位最高的女性、ABC电视网总裁克露什尔(
 
Patricia Fili Krushel)最近辞职,转而到一家健康保险网络公司Healtheon当
 
总裁和首席执行官。这家健康保险网络公司是Netscape创始人Clark创办的,至今
 
为期四年,因为业务扩展而亟需高级管理人才。传统媒体工业职务最高的女性克
 
露什尔的到任,无疑将为该网络公司雪里送炭,大大提高该公司的竞争力。  

  简单说,AOL和时代华纳的兼并,跟其它工业一样,是各自在全球范围竞争的
 
需要,是手段和内容之间彼此不可分割的互相需要。从发展角度说,到2000年,
 
为时十五年左右的网络技术独立发展的阶段已经基本结束,在各个工业领域的全
 
面普及和全面结合的阶段已经开始,更大规模和更深入广泛的网络技术竞争正在
 
全球展开。到今年夏天,新老经济的组合将基本形成一个局面,网络企业之间的
 
实力和利润的竞争将进入全新阶段。今年年初发生的AOL和时代华纳的兼并的全部
 
意义,就在这里。  

  面对这种网络工业“退向未来”的趋势,如果中国采用“资本从夕阳领域向
 
朝阳领域转移”的方法,那么,很可能是自己的老经济半路刹车,搞的不死不活
 
,新经济也会成了空架子而上不去,结果是两个经济都搞不好。为了立足幸存,
 
为了能够迎接新的挑战,中国的网络工业不得不采用跟传统工业并驾齐驱、你中
 
有我和我中有你的同时发展的政策,不得不同时建设信息高速公路和水泥公路。
 
用过去经济工作的一句老话来说,那就是:统筹兼顾,互相促进。 

-- 
※ 来源:.月光软件站 http://www.moon-soft.com.[FROM: 202.101.190.154


--
                 Go.Go 
 ^_^ 谢谢别忘了在“将本文章寄一份给原作者”处打勾^_^  
Welcome to my homepage to look someting that you wanted it!
http://www.likaiwpf.163.net

※ 来源:.月光软件站 http://www.moon-soft.com.[FROM: 202.110.184.144]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