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谈股论金>>● 电子商务>>【电子商务法规】>>电子商务引起的若干政策问题

主题:电子商务引起的若干政策问题
发信人: likaiwpf()
整理人: likaiwpf(2001-01-09 10:53:45), 站内信件
电子商务引起的若干政策问题

 

  国际上电子商务得到了超出常规的跳跃式发展。1998年电子商务的交易额是
上年的20倍,据世界贸易组织估计,到2001年全球的电子商务交易额将达到3000
亿美元。就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阶段看,从概念导入进入了商业运作的导入期,
尽管目前电子商务的规模微弱,但从业内若干大公司和众多中小公司雄心勃勃的
投资项目和投资计划,以及890万并且还在高速增长的网民这一潜在的消费群体看
,我国孕育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大规模发展期,尽管可能是某些大城市和沿海发
达地区的优先发展。面对此全新的商务方式,政府如何认识其特点并充分利用以
达到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国际竞争力的目的,是必须研究的问题。 

  从政策层面看电子商务的特点 

  1.电子商务是一个开放的、国际化的概念 

  一般而言,基于全球互联网的电子商务是超越国界的商务活动。电子商务带
给生产企业和消费者最大的好处就是能够便捷、低成本地进入全球市场。这样,
就能够以极低的成本创造出大量的“网络”商人;也能够使拥有一台联网计算机
和信用卡的消费者成为“全球”消费者。对于生产企业而言,通过开展电子商务
能够有效地缩短供货时间和生产周期、简化定单程序、降低库存,而生产企业与
消费者的直接沟通将使得两者的关系更加紧密,传统交易中的进口商、出口商、
批发商、零售商等环节将变得毫无意义。交易的低成本和进入的低门槛,使得大
型企业和中小型企业拥有了参与电子商务的均等机会(就此意义讲,发展电子商
务是扶持中小企业成长的较有效的工具),从而能够有效地改变和改善了企业组
织结构和市场竞争结构,使得经济的运行效率显著提高。

  电子商务国际性的特点,要求其交易规则和制度在全球范围内应尽可能地一
致,理想的情况是绝对的相同。这正是发达国家积极推进制定电子商务国际规则
的根本出发点,并且发达国家力争谋求制定规则的主导权,以体现本国的利益。
对我国来说,在充分认识电子商务对经济发展作用机理的同时,把握其国际性的
特点,是制定相关政策的关键。从我国的现状看,存在着与国际市场隔离的两大
因素:一是电子支付系统的国际非通用性;二是大多数网络用户的语言障碍。 


  2.电子商务的应用范围远比网上购物宽泛 

  电子商务的应用范围远远超过通常的网上购物的概念。基于互联网的电子商
务不仅包括企业对消费者(BtoC)的商务活动,也包括企业对企业或企业内部(
BtoB)的商务活动。一般的观点,是将电子商务视同网上购物,即企业对消费者
的交易,但这仅仅是电子商务应用的一个方面,而且电子商务最具有增长潜力的
是企业对企业的交易,这是因为: 

  其一,企业对企业的电子商务往往是过去商务关系和商务活动的延续,而这
一商务关系是构筑在高信任度和商务合同基础上的。 

  其二,企业对企业的大宗交易能够更大限度地发挥电子商务的潜在效益,并
通过供应链的集中、采购的自动实现、配送系统的高效率而得以实现。 

  这一特点反映在政策层面意味着两点涵义:一是如果只认识到企业对消费者
的电子商务,就可能囿于现行政策、制度、配套系统的不完善,因为企业和消费
者都需要较长时间的认知、认同阶段,以建立相互信任的基础,在政策环境存在
明显缺陷的条件下,电子商务的发展就会受到较大的制约。二是企业对企业的电
子商务可以在某种程度上部分抵消制度缺陷的制约影响,这样在建立和完善相关
政策、法律和制度的同时,通过发展企业之间的电子商务,推动电子商务快速发
展。就此意义上说,似乎存在着企业对企业、企业对消费者电子商务的先后逻辑
,当然也不能僵化地、绝对地分阶段发展电子商务,只是发展的重点要有所侧重
。 

  一系列新的政策问题 

  相对于传统的商务活动而言,建立在新介质基础上的电子商务引出了一系列
新的政策问题,主要集中在安全性、隐私权、电子合同的法律效用等方面,同时
也对税收、国家的权力、消费者权益的保护以及其商业活动的监督、统计等方面
提出了新的要求。这些新问题的引出,主要是由于电子媒介的如下特点而引发的
:一是,互联网已消除了传统的物理国界的概念;二是,交易过程十分迅速、便
捷;三是,电子合同和文件可以不留任何痕迹进行修改、复制和删除。 

  对我国而言,电子商务带来的最大挑战不是技术问题,而是政策的一致性和
制度框架的设计问题。电子商务的出现,对交易过程的全链条中过去适用于传统
交易方式的法律、制度均提出了挑战,何况我国计划体制下条块分割、行政分权
的明显残留物,导致了难以形成一个跨部门的、一致性的政策框架。 

  电子商务引出的政策问题包括: 

  税收和关税问题。虽然电子商务的出现,不能改变原有的课税和关税原则,
但必须建立与电子商务相适应的税收、关税征稽系统和制度。 

  相关的法律问题。主要有:电子合同的法律效用;传统交易方式中具有法律
效用的原始合同、签名等如何在电子介质中应用;纠纷出现后电子形态的证据如
何被法庭所接受,等。 

  安全问题。主要有:交易主体的身份识别;交易过程的商业秘密;电子通讯
的安全,特别是未经授权的中途拦截和篡改;交易和其它记录的保存和管理,等
。 

  如果不采用有效的加密技术电子交易是极不安全的。企业和消费者必须建立
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其交易行为才可能实现,而相互信任的基础是交易过程的安
全保证、保密(对消费者而言是其信用卡详细信息的保密,以免被他人盗用)、
受法律保护,而这些只能通过政府颁布安全标准、建立安全制度和安全系统才能
实现。否则,电子商务的发展将受到严重的制度制约。 

  电子支付系统的建立和协调。 

  消费者权益以及个人隐私权的保护。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未经许可采集
、分析、使用个人信息变得十分容易,从而存在个人隐私被侵犯的潜在风险,为
此必须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 

  知识产权的保护。 

  电子商务活动的真实统计以及政府的宏观管理。 

  从全球情况看,电子商务的发展普遍快于政府政策、标准、法律的建立、修
改和完善。就我国而言,虽然电子商务仍处在导入期的初始阶段,但由于法律法
规缺陷较多,这一问题更为突出。提出电子商务引出的政策层面的问题,并不意
味着只有等政府的政策、法律、制度完善以后才能发展电子商务,而是面对能够
显著提高经济运行效率的新生事物,如何适时、合理地制定、完善、修正相关的
政策和法律,尽快消除制约电子商务发展的政策和制度瓶颈,促进电子商务的健
康、快速发展。 

  总体而言,政府在促进电子商务发展中的作用是建立和完善基础设施和软环
境:一是建设快捷、价廉的物理通信通道 ――互联网;二是构建适宜电子商务成
长和发展的政策和法律软环境,以及相关配套体系的建设,如电子货币、银行电
子支付系统的建设。 

  当前急需要的政策选择是: 

  第一,由于电子商务涉及生产、金融、税务、物流、贸易、法律等众多政策
问题,建议指定并授权国家经贸委为协调机构,并参照发达国家的经验,尽快制
定发展电子商务的总体政策框架,并组织政府相关部门有重点地制定操作层面的
政策、标准、法律法规。 

  第二,重点制定安全性标准和安全性法规,同时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要作出
相应的规定。 

  第三,采取引进和消化吸收相结合的方式,逐步掌握电子商务的关键技术。
 

  第四,通过宣传、培训工作,引导企业对企业、特别是大型企业)的电子商务
发展,使企业对企业、企业对消费者的电子商务协调发展。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冯飞 


--
                 Go.Go 
 ^_^ 谢谢别忘了在“将本文章寄一份给原作者”处打勾^_^  
Welcome to my homepage to look someting that you wanted it!
http://www.likaiwpf.163.net

※ 来源:.月光软件站 http://www.moon-soft.com.[FROM: 202.103.42.192]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