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htjgg(水晶中的精灵)
整理人: kira_zms(2002-05-24 18:03:24), 站内信件
|
[前述]—— 一个警世的故事
家里老一辈人一直要求我们讲一个信字,因为这是我们很久很久以前一个祖先留下的遗训,关于这段遗训还有个故事,从小我就听说过,现在就讲给大家听。
那个祖先叫陈进庭,具体年代嘛,流传下来的话有很多种说法,有说是宋末,有说是元初,也有人说是明朝,不过时间并不是很重要,只是爷爷奶奶坚持肯定有这么件事,而我们也就一代代听下来,为了方便,我就用第一人称讲。
我的家境并不很殷实,父母早已亡故,也就守着几亩薄田,一个做了几十年的老仆。十八岁那年正逢大比之年,因为囊中羞涩,比不得别人雇车专往,因此离考前尚有半年我就启程了,打算到了京城再借居一处僻静之所,定心再看两个月的书,以便有更充足的时间准备。临行前与老仆约定,我先行入京,五个月后他赶来京城高升客店与我会合。
一路匆匆赶路也还顺利,到京城时离开考还有三个多月的时间,本想即找一家小客栈住下,不想象我这般情形的考生众多,所以较经济的小客栈已住满,而那些有空房的大客店又不是我们这些穷书生可以负担得起的。没办法只得想法借一所小房子暂居,但在城里看了几处又都不甚理想,经人介绍在城外北郊觅得一所小宅,前后三进的样子,共有六七间房,房主要价非常低廉,所以我马上租下,当即就准备搬进去。
屋子很陈旧,看似久没人居住了,蛛网密集,房子周围百米内也没有邻居,我搬去的时候,村口小酒店的老板多次劝阻,说那里闹鬼,住不得人的,我对此一笑了之,象我一介穷书生,做事向来无甚苟且,我相信苍天自有神明出没,洞察秋毫,不会无端有鬼前来危害,所以还是当日即搬了进去,并整理出两间厢房,一人住净够了。
当天入夜我在灯下温习《论语》,不知不觉已至三更,一阵阴风吹过,桌上烛影摇动,火苗儿忽尔拔得很高,忽尔又低弱到将熄的样子,我起身前去关窗,但少坐片刻又仍是如此,来回多次如此折腾,我气愤异常,一手拢着灯,一手推开大门,出门四处一照并不见半个人影。我对黑暗中厉喝一声:“何方鬼怪,休要无理惊挠,若你无聊之极可现身交谈一番,若只是刻意捉弄那请回吧,不要如此纠缠不清。”说完此话我索性敞开大门,仍回到桌前看书,良久忽听得外面一阵轻叹,再抬首看时,只见窗户上映着个朦胧影子,我放下书卷,击掌道:“既已临门何不高升一步?”
半响才见一个青衣女子跚跚而入,只见她一身青衣,外罩青色斗篷,一头乌发只用一块素色手帕束于头顶,并无钗环饰物,却端显得她略显苍白的面容更见清秀。
这般夜深,又是城郊僻静之所,断不会有好人家的闺女夜半来访,我心里明镜般的清楚这一点,但我认为世间万物都分善恶,鬼狐虽有恶名但也只有少数有害人之心,多数也与世间的人一般是无害的。
我自厨柜中取一竹杯,斟上一杯清茶,并在桌前添上一椅招呼她过来坐,她犹豫半天,迟疑地走了过来,在我面前坐定,幽幽问:“这位大哥莫非不怕鬼吗?”
我不答反问:“你是鬼吗?”
她低头说:“若我说是你是否立时要赶我离开?”
“你可有心要加害于我?”
她惊异地答:“我乃一纤纤弱质女,素来胆小,何来害人之念。”
我笑道:“既是如此,我何怕之有?是人如何,是鬼又如何,人生难得他乡遇故知,你即来访,当与我是有缘之人,我甚贫寒,但粗茶薄酒还是有的,你若不嫌,秉烛而谈也未尝不可。”
只见那女子眼角闪着晶莹,所以稍一侧身用袖拭了泪,再开口时言语带有哽咽:“想我邵青青在此荒宅一住十载,从未识得如大哥如此至诚至真之人。”
我问:“先前听得村口小酒店的老板曾说此间闹鬼,可是指你?”
她点头道:“正是小女子,可我本无害人之意,只是有时寂寞出来走走,不想正被他们撞见,吓走了几个,后来此处就没人住了,那房主贪心,将此屋租与你了,你道是价廉,其实他空关多年了,你是头一个敢住进来的。”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世人只看表面现象,如此一来我既花钱不多,又多一清静读书所在,更能得遇象你此等佳人,有何不好?”
“大哥休得取笑青青此等薄命女子”她的脸攸地红了起来。
看她窘迫我便不再戏弄于她,问:“青青姑娘何以沦落至此,又为何十年也不曾投生?”
闻得此话,她又开始珠泪琏琏,抽泣着拆说道:“小女子名叫邵青青,原是来安村人士,十七岁那年母亲病故,在家乡并无其他亲戚,只得出来投奔在京城经商的父亲,不想父亲不知何故已离京城而去,寻访多月未果,我因担心忧虑加之借居于此多日久付不出房租,那屋主苦苦相逼,是因那日一时想不开投缳自尽,屋主在后院将我草草埋了。因是背井离乡之人,死后又无人超度因此不得投生,只好每日里在此苦苦煎熬。”
我听了之后不由怒起,猛一捶击桌面道:“孰无兄弟娣妹,离乡之人本已苦楚,这房主欺人太甚,怎可如此相逼一个弱女子。”
“大哥,青青有事相求,不知大哥可能应允?”青青抬起泪眼凝望着我,哀怜可悯。我自心头一热,“但我力所能及一定不付所托。”
“前日阎君曾告知我近两日会有贵人来到,要我守候,若能得此人相助,则我投生有望。”说此话时青青盯着我看。
我周身自视一遍笑道:“青青姑娘莫非是在说我,可我只是一介寒儒哪里来的贵气,恐怕帮不了你。”
“不,大哥你是我的贵人,我为鬼多日也能看得几分阴阳,你脚底有瑞气,此番必能高中。可能求大哥助小女子一力?”
“果真如姑娘金口所言端是甚好,既便不中,姑娘的事我也定当鼎力相助。”我慨然而诺着。
“能否请大哥此番试后,遣人将小女子尸身掘出,用棺运往大哥故里,薄葬于大哥祖坟之旁,若得大哥垂怜请请三两道士尼姑为小女子作一场小法事,超度一下,这样我明年即可去往人间投胎了。”说着她抬着盈盈泪眼看着我,并深深一福。
我忙以手相搀,“此等小事,何足挂齿,姑娘快快请起,我受不起如此大礼。我看姑娘身世堪怜,而我也并无娣妹,就认了你做个妹子,以妹子的身份将你葬入祖坟,这样也不被人猜疑。”我向她提议。
她珠泪滚滚而下,她哭着说:“如此小妹青青就高攀大哥一步了,请大哥受我一礼。”当即就要跪下,被我拦住。
接着我向她介绍了家里的情况,并好言劝慰她放宽心胸,我试后定当将她移往家乡落葬以便她早日重返人世投胎。
此后我仍是每晚读书至深夜,青青也每晚前来相伴,为我磨墨斟茶,她也曾读得几年书,对各家学说也颇有见地,如此我不仅多一小妹更多一位良友,日子在相伴而读之中很快就过去了。
离考前只一月时,我算了算日子,老仆应于近日赶到京城了,我理应前往高升客栈与他相见,我对青青说明情况,她只是不语,半响才说城里阳气太重,她无法进入,我也为此感到难过,但考期将近,住在北郊访师会友均不方便,只得告别青青,临别一再承诺,不论中与不中定当前来为她移棂。她赠我一枚玉佩,说是家传之物,既已是兄妹就以此相赠。
我离开北郊搬入城里的高升客栈,老仆于两日后来到,因为先前节省,所以盘费所剩颇丰到也无衣食方面的优虑,只一心温书。
那一日夜间贪凉招致一场大病,昏睡多日,老仆多方延医才保住我一命,醒来还觉正常,只是觉得好象有什么要紧之事遗忘了,却总也想不起,问老仆,老仆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开榜后我中了甲榜第三十六名,放了个小官,不久就去上任,此后我娶妻生有两子,为官尚属清廉,与地方乡邻相处融洽。
一晃二十年过去,这一年本县天气风调雨顺,但是奇怪的是粮食长势萎顿,到是田里坊间路旁,野草长得极盛,乡民们纷纷愁上眉稍,集众前来请我想个办法,照这样下去,今年的收成肯定极差,又有多少人要受饿冻之苦。身为百姓的父母官我对此也忧心如焚,但苦思不得其解之下,有人提议我去慈安寺请主持方丈指点迷津。
我当下沐浴更衣,备下厚礼前去拜访,方丈似早已料得我会来,微笑着说:“贵县可是询问今年收成为何不好之事?”
我一揖到地诺诺道:“正是,此关民生大计,为官者自当放在心上。”
“此番小祸确因你而起啊。”方丈若有所思地说。
我惶恐道:“不知本官有何过错,会连累众百姓受苦?”
方丈说:“此乃天机本不该泄露,但事关民生,我只示你一点,你可自去想来,二十年前京城之行你可曾答应别人什么承诺?”
我蹙眉苦思终不得果,再问方丈不再开口,我只得心事重重返回家里,在走到门口时,突见台阶上一夜之间长起许多青草,我不犹念着“檐下人寂寂,阶上草青青。”
“草青青?”我突然头脑中一线灵光闪现,眼前似渐渐浮起一个穿着青衣女子的形象,我一拍大腿叫道:“此番粮灾果因我而起,我误了青青,忘记了二十年前对她的承诺了。”
回得家中,我把此事对夫人说了,夫人连声责备我不该轻言承诺又没有实现,连夜替我收拾了行囊,让家仆驾了马车起程直往京城而去。
一个月后当我再次来到京城北郊那幢旧屋,只见房梁屋脊更为破败,周围十里已无人居住,屋内楼板腐朽,蛛网密布。
入夜我在后院寻得青青之幕,连声呼唤:“青青小妹,大哥对不起你,我整整晚来了二十年。”良久我才听见低低饮泣之声,再抬头看只见青青仍是一袭青衣立在面前,只是脸色更为苍白。她幽幽地说:“大哥,青青等了整整二十年,等得好苦啊。”
我连声说对不起,道出当时因一场大病将她之托附遗忘之始末,青青长叹到:“此乃我之宿劫也,因当时这一误,我至今不能投生,而且再有投生之日不知何时,就请大哥带了青青归去吧,小妹愿一缕魂魄长伴大哥身边。”说着她即隐身不见。
我叫得仆人掘开坟墓,却只见棺木中青青栩栩如生,不曾有半点腐败的征兆,我将她装入随身带来的上好棺木中,颠簸一月将她带回我的故乡,延请道士僧尼数十人大大为她超度一番,并葬于祖坟一隅,对外只说老父早年在外曾有一女,自小送于他人抚养,今她已身故,所以使得她落叶归根,乡邻不疑有他。
经过此一事,我每日里歉疚,因此不久就辞了官,搛同家小返回故里居住。长伴地下之青青。
只是十年已过,青青却不曾再出现,我自以为她为我失信而恨我,每日里闲时常去她坟前祭扫一番。
那夜浅眠,梦中忽听有人叫我,我起身一看只见青青盈盈立于床前,双眸含笑,深深一福道:“大哥,小妹前来告辞。”
我急问:“妹妹此番哪里去?”
青青说:“幸得大哥超度并常来祭扫,今青青已被告知明日即可投生。”
我再问:“妹妹将去何处投生?”
青青轻轻笑着:“却是不远就在村东十里外,明天你可去寻。”说完就不见了。
我惊呼其名,却猛醒过来却是一梦。
第二天,我将信将疑依言往村东,走过十里,却见一茅屋,门前阶上芳草青翠可爱,心中一动,心道:“莫非是此处?”
上前扣门,出来一中年男子,用诧异的目光打量我这陌生人:“老先生前来何故?”
我压下激动问:“府上近日可曾添丁?”
中年男子骇然道:“先生何以得知,吾妻多年不孕,今年却喜结珠胎,于今里产一小女。”
我大喜,问:“可否抱来我一看?”男子见我知事如神甚为敬重,忙去屋里抱出小女婴,我接过一看,此女粉雕玉琢,玲珑可爱,心中道这便是青青了,我问那男子可曾取名,那男子不好意思地说:“乡野之人,不通文墨,正愁无佳名可取,怕唐突了这天仙般的小娃儿,先生看似有学问的人,请赠一名吧。”
我问:“府上贵姓。”答曰:“姓邵。”我大惊,暗道看来冥冥之中自有天数,我指着阶上青草说:“就叫青青可好。”那男子笑说:“叫得好,草贱易养,且叫的顺口,就叫邵青青,多谢先生赠名,请先生再施恩认了小女做个干亲可好?”
我叹道:“我今日前来即是寻她而来,我和她有很深的缘呢。”我从腰上解下系着的玉佩,正是三十年前青青亲手所赠之物,我将它放入小女娃手中,那娃儿很精灵地握住不放,男子斥她一声要抢回,她一咧小嘴响亮地哭了,我忙摇首说:“此物本是她的,现合该完璧归赵了。”
我看着手中的小青青,前尘往世历历在目,万般皆是缘呐……
故事讲完了,先祖并没提及后来青青怎么样了,只是此后一再教导我们宁失黄金千两,误失信于人。
----
  好多事情是怎么想也想不明白的,所以我选择不去想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