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ericli(大嘴狗)
整理人: lilin(2002-05-09 12:22:52), 站内信件
|
八月西北行
第二站: 朝圣拉卜楞
路线:拉卜楞寺――兰州
第二天闹钟一响,我便匆匆爬了起床。往窗外瞧去,才清楚认出昨晚来的路。这店子还比较整洁,就坐落在进县城小桥正对面。在店里匆匆吃过了一碗米粥和馒头,已经早上7点多了。
夏河虽然是甘南藏族自治区的首府,但其实只是一个很小的地方,一条街道贯穿了县城,旁边两排房子,房子后面就是山,街的一处尽头是客运站,另一处便是拉卜楞寺。顺着大街往拉卜楞寺走去,沿路都有银行、邮局、还有一些宾馆,路边还有一些卖小玩意儿的店铺,挂满各色各样的藏族小工艺品。拉卜楞寺占地约1200多亩,寺周围密布着很多喇嘛住的房子。据说藏族人民以把自己亲人送进喇嘛寺进修佛法为一种光荣,就像我们城里的“一人参军,全家光荣”一样,这些房子都是他们家里人出钱在寺里面或者外面附近兴建的。
拉卜楞寺,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喇嘛寺,由于种种原因,他逐渐被遗忘。这里的喇嘛众多,而且有些还很友善。拉卜楞寺也是依山而建,大大小小的佛殿零散而有序地分布在一个缓缓的山坡上,晨曦轻轻洒落在这一片幽静神圣的土地上,偶尔有几只秃鹰在蓝天白云的映托下自由滑翔着。就像别的喇嘛寺一样,这里依然被鲜红色和土黄色占据着,凹凸不平患得患失的纹理对这里的喇嘛是再熟悉不过了。徜徉在这人神合一的场所中,你会不自觉的感到一种超脱。超出了一直属于你自己的现实,沉浸在一种莫名的遐想中。
这些佛殿中以六大扎仓最为著名,扎仓就是我们所说的佛学院,六大扎仓即六大佛学院,包括修显宗的闻思学院,修密宗的续部上学院、续部下学院,修天文的时轮学院,修医药的医药学院和修法律的喜金刚学院。尾随着一个旅游团的导游小姐,我们参观了好几个扎仓。每个扎仓的佛殿都供奉着某位神灵或者活佛,佛殿里也弥漫着浓浓的酥油味。拉卜楞寺还有“拉康”18处。“拉康”(佛寺)即全寺各扎仓的喇嘛集体念经的聚会之所。这天我们正好赶上他们来到规模最大的寿禧寺聚会念经,惊喜之余我也不忙拿起手上的照相机,拍了几张他们念经时的照片。
围绕着寺院一周还有一排木制的转经轮。据当地藏人讲,只要每天坚持心境神凝地环绕寺庙转转经轮一圈,诚心地祈祷,他就会得到苍天的保佑,家宅平安,风调雨顺。
我们转完转经轮,已经到了中午12点,是该离开这里的时候了;吃午饭的时候,好客的老板娘请我们吃了他们自己烧的羊肉。据她所说她们全家5口每天都吃羊肉,而且都是那样大块大块的啃,有点超乎想象。吃过了午饭,告别了老板娘,乘上中午回兰州的班车,也告别了拉卜楞。从夏河到兰州的班车少得很,每天只有早上7::30和中午2:00的两趟车。
车上,各人都睡得好香,除了我;可能是因为我习惯了这种享受:趟在靠椅上,静静地看着窗外的风景从眼前跳跃着,就像看着一部电影……有时候你会发现一些有趣的东西,例如这里的山都是光秃秃的寸草不生,这里的河干枯得只剩下深深的河床;你会发现每隔一段距离便会出现一个小村寨,每个村寨都有一个小清真寺:洋葱状的屋顶上,月芽形的圣物被撑得高高,只是指向蓝天,这里的人都戴着饰有简单图案的回族帽――他们是回人吧。他们对信仰又是多么的执着。
一直到了当天下午6点,汽车才停在了兰州市客运站。去了铁桥附近的一条食街吃过饭,便来到了黄河铁桥。黄河铁桥,也叫中山桥,是黄河上第一座的铁桥。在夕阳余辉下的铁桥,显得刚健有利,气宇轩昂,滔滔黄河便这样流淌在她的胯下,在她的旁边还有著名的“黄河母亲”雕像,河的对岸便是白塔山。
离开了铁桥,在火车站补充了未来几天需要的物资,我们登上了将在第二天11点到达嘉峪关的列车。为了省钱,我们订了硬座票,我知道这将是艰苦旅程的一个开始。车上人杂,卫生条件差,整个晚上我们都没有睡好。朦朦胧胧,听到的只是列车轰隆轰隆撞击铁轨的声音混杂着听不懂的方言。看见的除了最熟悉不过的GF和几位同伴外,便是一张张陌生而充满好奇的面孔。晃悠晃悠,一直等到第二天黎明……
(待续)
《八月西北行》
相册位置 http://photos.gznet.com/albums/showalbums.asp?albumid=1004266
ftp://202.38.246.81//《八月西北行》
Written and photography by Eric·2002.04.05
Email : [email protected]
---- --==我们占据艺术以免毁掉真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