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业余爱好>>● 旅 游>>神州旅游(游记/功略)>>华中篇(鄂、豫、湘、赣)>>河南>>走啊走(3)

主题:走啊走(3)
发信人: gz.ajun(咪咪笑的流浪猫)
整理人: lilin(2002-05-09 12:17:47), 站内信件
    一直以来,对佛教都是心存好感的,佛教是个和平的宗教,提倡的‘众生平等’啦,‘慈悲为怀’啦,‘善有善报’啦之类,是为俺所欣赏的思想。流传中土的大乘佛教,讲求的是渡人,也就是所谓的‘普渡众生’,对于不信教的人也是抱着一种比较宽容的态度,不像信上帝的人那样,总视人为异教徒,起始时是劝人入教,不入的就视你为异类,敬而远之,而且那部圣经里提倡的末日审判,还成了邪教滋生的温床。以俺这小脑袋儿里有限的知识,比对一下三大宗教,好像也是佛教比较没有那么血腥,放眼历史,上帝子民发动过十字军东征,因这而死的人何止千万,而且有好长一段时间西方国家里实行过政教合一的宗教统治,对于异教徒,还有被他们认为的什么异端邪说,实行过残酷的镇压。至于回教,把‘以牙还牙’写进了教义里,结果,到现在还动不动就玩儿人肉炸弹,惨…不说也罢。相比之下,好像佛教从来就没搞出什么大动静儿,虽然,南北朝、隋唐时期佛教鼎盛的时候没少被当权者利用‘果报’之说来愚弄民众。在那部黄易的《边荒传说》还有个钻了佛教教义空子的‘弥勒邪宗’,现在更有个打着佛教晃子的法-轮-功----
    因为俺家笨妞儿大人的原因,早就想研究一下佛教啦,可是,佛教的经集庞杂,宗派众多,总给人一种猫抓刺猬--无从下手之感,现在,到了白马寺,这中土佛教的发源地来玩儿,终于能置身其中,感受一下儿啦,哈哈,不亦乐乎:)
    以前出来玩儿的时候,也去过几间佛寺,不过那都是在西双版纳和缅甸的时候,再就是很久很久以前去过北京的雍和宫。说来唔好意思,那里面的佛塑俺一个都不认得,当然,南传上座部和秘宗不类中土佛教,既使不认得TMD那些什么佛也不算丢脸(就是有点儿冤,跑那么远的路,花一大堆白花花的银子,结果闹了个四六儿全不懂,想想就憋气)。
    白马寺占地极广,中轴线由南到北依次建有山门、天王殿、大佛殿、大雄殿、接引殿、清凉台,清凉台上是毗卢阁,东南角和西南角,各有一座墓葬,安息着摄摩腾、竺法兰两位传法入中土的高僧。然后两侧还有坐、卧玉佛,和禅宗六祖,是建于东汉年间,到现在已有1900多年的历史啦,只是除了摄摩腾,竺法兰两位大师的墓葬外,别的古迹都是毁了又建,建了又毁,现在最古的建筑也只能追溯到元代,像大雄殿里的三世佛、二天将、十八罗汉就是元代‘夹  干漆’造像艺术的珍品。也是这个地方给我留下了最大的遗憾。本殿中央是巨大的两层木雕镶金佛龛,可进得殿来却只能看得到下面,而且还加了围栏,把大殿一分为二,人就只在里面有限的空间里留连,连十八罗汉也有一半因不能走近而看不太清楚…
    别处的好玩儿的地方嘛---可能就是毗卢阁前的那个水池啦,人说,只要把硬币慢慢放在水里,然后它不沉下水里去,人就能得福。于是,那里面就被人洒满了钢蹦儿(晚上,大和尚们捞出来,也是一大笔呢,啧啧)。可就有那不懂的人,偏又夸富,于是,就把硬币往里投了一个又一个,全不在意别人那嘲笑的目光…
    据史载,就是在白马寺的清凉台上,摄、竺二位高僧译出了中土的第一部汉文佛经《佛说四十二章经》。知道四十二章经还是从韦小宝儿这混蛋那里,原来竟然还有这么个出处呢,哈哈,受教呢。
     自从知道洛阳有个白马寺之后,跟着也就知道了齐云塔院,可是,逛完白马寺出来,走过那边的时候,却是铁将军把门,也就只能隔远儿瞄一眼啦完事啦,那里现在是尼姑修身之所,看来只要俺这辈子只要还是男儿身,就甭想能进去那里近观一下啦,又是一大遗憾。
(待续)
     


----
请点击[开山斧小站]
           你的光临是我们的荣幸
 
-----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