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st314()
整理人: chenkaifeng(2000-09-01 18:51:20), 站内信件
|
台湾新领导人上台以来,一些当权人士悍然否认1992年两会共识,不断抛出 各种“台独”论调,阻挠两岸“三通”、“宗教直航”、城市交流。这些制造麻 烦和敌意的做法正在使两岸恢复接触对话的时机和希望丧失。人们对“台独”的 疑虑日益加深,海峡上空的战争疑云挥之不去,两岸关系进入了不和不战、停滞 对抗的准“冷战”状态。
台湾当局渐变为“台独”当局
3月18日,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结束,陈水扁以不到40%的支持率当选,持“ 台独”立场的民进党成为“执政党”。
5月20日,台湾新当局正式上台,其本土化程度前所未有。“总统府”、“国 家安全会议”秘书长分别由台籍的张俊雄、庄铭耀担纲。“内阁”方面,虽然“ 行政院长”由大陆籍的唐飞出任,但是从“副院长”到各“部会首长”、“政务 委员”40余人中,只有“国防部长”伍世文、“新闻局长”钟琴、“主计长”林 全等少数几人系外省籍。这是台湾当局历届“内阁”中外省人最少的一届,而且 ,“阁员”大多来自民进党支持者集中的南台湾地区。
随着新当局的上台,一些或明或暗的“台独”分子纷纷走到台前。在“行政 院”里,“台独”分子、李登辉的亲信和“李登辉路线”的幕僚比比皆是:“陆 委会”主委蔡英文是“两国论”的核心人物,“经济建设委员会”主委陈博志是 “戒急用忍”经贸政策的参与制订者,“外交部长”田弘茂是“务实外交”的主 要策士,“教育部长”曾志朗是宣扬国家分裂、本土意识的《认识台湾》教科书 的编撰主持人,等等。“台独教父”彭明敏等臭名昭著的老牌“台独”分子,则 被陈水扁聘为“资政”、顾问。从这些人事部署看,陈水扁所标榜的“清流共治 ”的“全民政府”,实际上是“台独”分子“共治”的“本土政权”,台湾当局 正逐渐演变为“台独”当局。
一个最显著的例子是:两个多月来,不愿承认自己是中国人,竟然成了台湾 当局的“流行病”。5月20日,台湾新领导人在就职演说中自诩“台湾之子”,却 不公开承认自己是中国人。军人出身的唐飞一贯反“台独”立场鲜明,但7月4日 他在被质询“是否承认自己是中国人”时,竟以是“中华民国的中国人”,“如 果未来有个新中国,是两岸人民都能接受的,他就是那个中国的中国人”,来回 避明确表态。作为台湾当局两岸事务的负责人、“陆委会主委”蔡英文先是说, 是否是中国人要看“中国的定义是什么”,继而说如果一个中国是指中华人民共 和国,“我就不是中国人”,最近又称“是不是中国人不重要,最重要的是要对 台湾这块土地产生认同”等。台湾军方向来明言反对“台独”,可是患上这一“ 流行病”的竟有军队的实际最高指挥官“参谋总长”汤曜明等。国民党党员、无 党籍学者尚且如此,更不用说那些原本就顽固坚持“台独”立场的民进党“阁员 ”了。
台两岸政策延续“李登辉路线”
7月中旬,陈水扁专程到位于大溪的李登辉寓所,陈、李两人进行了密谈。在 陈水扁上台后频繁与李登辉接触,向他“请益”。不甘寂寞的李登辉也试图“发 挥余热”,在推行分裂路线上把陈水扁“扶上马,送一程”。陈水扁上台后推行 的对大陆政策实际上是没有李登辉的“李登辉路线”,继续在两岸关系上“以拖 待变,抗统渐独”。
陈水扁在就职演说中声称在任期内不会宣布“台独”、不变更“国号”、不 举行“统独公投”、不将“两国论”“入宪”,也没有废除“国统纲领”和“国 统会”的问题,但他对一个中国原则采取了回避、模糊的做法,也没有提出要在 两岸关系上做什么。
两个多月来,他在一个中国原则问题上说法不一,一会儿说“邦联制是新思 维”、一会儿说两会1992年曾经达成“一个中国,各自表述”的共识,一会儿又 说92年共识就是“没有共识”。作为台湾当局大陆政策的主要制订者与执行者, 蔡英文这两个多月来的言行,足可让人看清台湾新当局所谓缓和两岸关系的“善 意”。她上任不久,便声称“两国论现在不说,但仍是事实,是两岸在政治谈判 前必须建立的基本对谈架构”。7月在答复“立委”质询时,她否认两会1992年达 成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称台湾当局的政策是“各自表述一个中国”,实际上是 要把一个中国表述为“两个中国”,其实质仍是“两国论”。
更为严重的是,7月20日,蔡英文竟然表示“台独也是台湾人民对两岸关系的 选项之一”,公然为“台独”主张张目。由这样一个“台独”思想入骨的人负责 台湾当局所谓的大陆事务,两岸关系前景堪忧。尽管岛内各界人士和民众希望扩 大两岸交流,但是台湾新当局却想方设法加以阻挠,对于台湾同胞要求两岸直接 “三通”的强烈呼声置若罔闻,连自身提出来的试图拖延、回避“三通”的“小 三通”也一拖再拖。“陆委会”以“法律和程度问题”为借口,使高雄、厦门两 市市长计划7月进行的城市交流被迫停摆。台湾妈祖信众提出的乘船从海上直航到 福建湄州妈祖庙进香的“宗教直航”未能成行,2000多信众不得不绕道香港,舟 车劳顿,费时费力。
同时,台湾当局加强了在军事上“拒统”的准备。陈水扁上台后,对军方人 事进行了变动,擢升了一批将领,试图建立自己在军方的“权威”。随后,他频 频视察台军各总部和院校,散布各种敌视祖国大陆的言论,叫嚣要建立“可恃” 的兵力,甚至要求军事情报系统要结合国际的“和平演变”策略等。
6月中旬,他在台湾陆军官校提出了一个荒谬可笑的“决战境外”的口号,异 想天开地企图在宣布“台独”时,不让战火蔓延到台湾本岛。台湾军方也提出要 大量增加军费开支,争取加入美国想搞的战区导弹防御体系TMD。两个月来,台军 又购买了3艘军舰,进行了地对空导弹射击演习。台湾军方还将在8月举行“汉光 16号”大型军事演习。另外,台湾当局仍继续搞所谓的“务实外交”。“外长” 田弘茂一方面提出与祖国大陆进行所谓的“外交休兵”,试图保存其20来个小“ 邦交国”,一方面扬言要继续争取“加入联合国”。台湾当局企图将台湾问题国 际化,屡屡表示希望美国作为“第三者”插手两岸事务。7月15日举行的民进党“ 执政”后的首次“全代会”——九届一次党代会,决定不对“台独党纲”进行修 改。7月22日,新任民进党主席谢长廷宣称坚持“台湾独立自主”主张不变。
祖国大陆反“台独”“两手都硬”
民进党上台,确实使两岸关系面临更严峻的形势。但是,祖国大陆方面对台 斗争策略的得当应用,有力的遏制了“台独”的危险。祖国大陆方面首先展现了 改善两岸关系的诚意和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努力。5月20日,在台湾新领导人就职 后,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受权发表声明,提出当前只要台湾当局明确承诺 不搞“两国论”,明确承诺坚持海协与台湾海基会1992年达成的各自以口头方式 表述“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愿意授权海协与台湾方面授权的 团体或人士接触对话。这一态度灵活的声明受到台湾舆论和国际社会的普遍欢迎 与肯定。
祖国大陆方面加强了与台湾各党派、团体的接触。海峡两岸关系协会7月先后 邀请台湾新党和国民党台联会组团到北京访问,并与他们就当前两岸关系问题交 换了意见。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钱其琛分别会见了这两个访问团 。他在会见中表示,我们愿意与台湾各党派、各团体和各界人士接触对话,积累 共识。对涉及两岸关系的许多重要问题,包括双方的政治分歧,都可以通过对话 和协商找到双方均可接受的解决办法。钱副总理会见台湾客人的几次讲话,在台 湾岛内引起了很好的反响。但是,台湾当局和新领导人对此无动于衷,反而不断 对台湾各界所谓的“大陆热”、“北京热”泼冷水,大扣“卖台”帽子。
中国人民对“台独”分子并不会心存侥幸。中央军委副主席、国务委员兼国 防部长迟浩田在与美国国防部长柯恩会谈时,明确表示不会放弃使用武力解决台 湾问题。地处对台前线的福建省召开了这些年来首次“议军会议”,泉州等沿海 城市还进行了防空、民防训练演习。中国人民解放军除一再表明坚决反“台独” 的鲜明立场外,各军兵种还进行了战机转场、登陆作战、火炮射击等演习、训练 。台湾当局如何敢于悍然挑战一个中国的原则,带给台湾人民的将是灾难性的后 果。
当然,在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反分裂、反“台独”斗争和国际社会的强大压 力下,台湾当局不仅不敢立即宣布“台独”,而且还可能在两岸关系方面作出一 些改善的姿态和动作。但是,“台独”的危险仍然存在,两岸关系仍很脆弱。7月 12日,由一小撮死硬“台独”分子拼凑成的“建国党”宣称已草拟“独立宣言” ,将在3个月内成立所谓的“台湾共和国临时政府”。如果台湾当局对此听之任之 ,那么台湾海峡必将再次掀起惊涛骇浪。
两岸关系继续僵持下去,对台湾当局不利,对台湾人民不利。台湾问题不能 也不会无限期拖延下去,任何形式的分裂祖国的图谋和“台湾独立”的道路都是 走不通的。在当前两岸关系的关键时刻,台湾领导人应当审时度势,作出明智的 选择。
-- ※ 来源:.月光软件站 http://www.moon-soft.com.[FROM: 202.119.10.4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