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业余爱好>>● 旅 游>>个人专辑>>斑竹风采>>牦牛--牛眼看世界>>佛缘--记云门寺小住>>佛缘——记云门寺小住(3)

主题:佛缘——记云门寺小住(3)
发信人: lilin(牦牛)
整理人: jaja(2002-06-04 22:01:06), 站内信件
佛缘——记云门寺小住(3)

嘻嘻,猪果然是猪,漏说了不少东西。哪能那么快就见着大和尚呢,还有撑得饱饱地洗了数百只碗没说呢!

话说我们无可奈何,相视而笑之后,泡下衣服回房间,看见阿姨正在穿海青和幔衣准备上晚课。想想还有无所事事的几天要待,就拉了猪扒转到云门寺经书流通处买书书准备打发余下的几天。

云门寺经书流通处只是一间十来方的小房间,就在离庙门不远的平房的中间,隔壁是卖些简单生活用品和零食的士多。经营士多的是两个年过半百的婆婆居士,而打理经书流通部的则是一位年轻的师傅。进门看见的是销售CD、VCD的玻璃柜,顾客可以试听,师傅则耐心地介绍每张CD的内容与功用。最里面是摆满线装经书的书架,分了华严部、金刚部好几个品种。靠门口还有几个书架,摆放佛教发展史、法会仪规和学佛心得的书籍。我看见有《西藏度亡经》的汉文版。
我们进去时恰好有顾客选购我最喜欢的“六字大明咒”和“大悲咒”CD,使得我们可以在阵阵梵音中翻阅印刻着大智大慧箴言隐语的经文书籍,煞是开心,可惜我们愚钝,只能挑些有画画的来看,那些难懂的吓得我们吐吐舌头就放下了。最后勉强找到一本只有¥2.5的《密宗法语》买下,看中一本¥10的线装《百喻经》,古文版的,怕自己没耐心看,糟蹋了书,没买下。我知道猪扒也在觊觎一本线装《六祖坛经》。交钱的时候师傅送了两本《什么是佛法》给我们,说是结个缘。我看那本结缘书跟我们买的书差不多厚薄,真有点不好意思。

走出流通部已是5:00,虽然肚子还没饿,但过了这时候就没饭吃了。云门寺的斋菜是对来礼佛的香客开放的。只要碰上时间,都可以免费品尝,香客一般会留下香油钱在功德箱,多少随缘。
兜悠着回到食堂,见香客们陆续上座,有一围7个人的招呼我们过去。那里的规矩一般是不满十个人是不上菜的,有时九个也可以,为的是不浪费饭菜。同桌的也是广州人,听说他们同行50多人,是省总工会的职工组织开了台客车过来住一晚上,烧烧香,拜拜佛。四周环顾,都是公公婆婆带着小孩子的居多,像我们这年纪的,甚少。

上菜了,六菜一汤,今晚的菜有美味冬菇、嫩滑豆腐、西兰花,还有青豆等等。不过今晚的豆豆没煮开,一颗一颗,特耐嚼。同桌的其余七人一边招呼我们多吃,一边对桌上的腐乳赞不绝口。其实腐乳只是一般家里买的广东腐乳,但可能云门寺的饭煮得特别好吃,绵绵软软的,有着山泉的清香,就显得是腐乳的功劳了。饭煮得好有两大要素:一是火,二是水。其中水是关键,这里用的水是直接从桂花潭引下来的山泉水,当然跟一般的白米饭不同。这里的粥更好吃,但要6:00起床才有得吃,过时不候。

瞬间,他们就吃白米饭吃饱了,挥一挥手,留下我和猪扒,还有一桌子的菜。
不浪费粮食是这里的规矩。听说在寺庙里浪费粮食的罪孽是在家里的的一倍。浪费粮食下辈子是要做农民耕田的,想想田里还有蚂蝗虫虫什么的,就鼓起力气,把剩下的菜吃下去。众人经过我们桌子,看见我们两个小女生贪婪得连一条菜都不放过,甚是惊讶。这时,我有点想“他”了。
终于战斗了一刻钟,桌上的菜一扫而空,抚摩着嚼豆豆嚼得又酸又软的牙床,收拾碗筷洗碗去了。

平常在外面吃饭我们习惯接受别人的伺候,其实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伺候伺候别人也未尝不是一种功德。上次和YUI来云门寺和众居士洗了数百只碗,满手泡泡,洗得不亦乐乎。发现在寺里干活心情特别舒畅。但这次洗碗倒有点赎罪的味道,我跟猪扒说:“咱们不可能给太多香油钱了,多洗两只碗吧!”于是她冲水我涮碗,还有一位女居士帮忙,不一会儿就把上百只碗数百只筷几十只碟子洗好了。
认识了猪扒4年,这是我第一次看到她居然会洗碗!

洗了碗回到宿舍继续洗我们下午泡下的脏衣,于是才到猪扒仔仔写下的那一幕。

(待续)



----
如果有来生
我愿往生为一株
藏语叫“秋真”的野香花
供奉在佛堂前
香溢人间。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