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loveyao()
整理人: skywindsea(2000-10-14 10:19:34), 站内信件
|
-丘奇尔之死引出的话题
在美国,加班的情况愈来愈普遍,而新经济时代来临,过劳更将成为一大劳资问 题。
在过去两天半中,丘奇尔只睡了五小时,其余时间他都在孜孜不倦地工作。丘奇 尔是中缅因电力公司电线架设养护人员。周末,丘奇尔接连上了两个班后,晚上 10点半拖着疲惫身躯回家,但凌晨1点又得出门。他在天刚亮时,偷空打了个盹, 随即回到工作岗位。翌日好不容易可享受一顿丰盛早餐,但又接到电话。正午时 分,丘奇尔爬上10尺高的电线杆,扣好安全皮带,伸手抓7200伏特电压的电缆线 ,但他忘记先套上绝缘手套。一道闪光后,他一动不动地吊挂在安全皮带上。
30岁的丘奇尔之死,除了亲人与6月即将和他步入礼堂的女友,可能无人闻问,但 因恰好当时舆论界正热烈讨论过劳问题,丘奇尔之死因此成为众人皆知的事,事 实上,当时缅因州议会正讨论对劳工加班时间设定上限的问题。
议员当时正设法推动一项三周内不得加班超过96小时的法案。在此之前,缅因州 长已推翻两个对加班时数设限的法案。但因丘奇尔之死,主张对超时工作设限的 议员又凝聚新的力量,最后议会通过两周内加班工时不得超过80小时的法案。5月 间,缅因州成为全美第一个对加班工时制定上限的州。
-“加班”成为美国一大劳资问题
目前美国劳力市场是近半个世纪以来最紧俏的一段时间,但缅因州不是第一个正 视过劳问题的州。面对新经济贪得无厌地占据美国劳工的时间,全美劳工也正通 过示威、谈判、诉讼、陈情的方式表达他们的不满。西弗吉尼亚与宾夕法尼亚州 最近也就劳工拒绝加班不须受罚的一项法案进行辩论,虽然这项法案最后遭到搁 置。华盛顿州议会考虑跟进缅因州的做法,但也胎死腹中。新泽西州一项缩小范 畴的法案则幸运地在议会过关,法案禁止医院强制员工加班,目前正静待州长签 署成为法令。加州也开始以上班8小时后即算逾时工作,而不是以每周40小时工时 为计算逾时方式,不过,这项做法招致滑雪胜地、医院、建筑工地业主极大的反 弹。
加班问题同时也成为许多工会一触即发的引爆点。研究结果显示,大多数工人仍 愿多加班领加班费。欠缺共识正是许多州难以制定加班上限的理由之一。劳工组 织的立场现在多半与较须注重安全的劳工一致,例如飞行员、消防员、妇女等。
今夏威瑞森通讯公司员工发动罢工,即因女性员工抱怨她们无法及时下班接小孩 或为家人做晚餐所致。康涅狄格州的消防员则是从宪法角度向强制加班下战书, 坚称强制加班违反禁止奴隶制度的宪法修正案,可惜没有成功。纽约数家医院的 护士则是每当开始上班时即签署一份抗议声明,为遭到强制加班留下书面证据。
-“加班”官司原告“败诉”多
劳工反对过度逾时工作在美国已有百年以上的历史,只是胜利屈指可数。早在18 86年,上班8小时运动即曾在芝加哥衍生成街头暴力,但直到52年后,美国社会才 开始真正接受每周40工时的做法,而在1938年通过公平劳动基准法。
但是,现在由于美国经济蓬勃发展,工作压力加大,女性劳工尤其感觉压力沉重 ,超时工作因此再度成为焦点议题。新经济的一些其他特质也为工作增添压力。 康奈尔大学工业与劳工关系学院教授巴查拉克即发现,愈是担心可能遭到裁员的 员工,加班情况愈严重。
以丘奇尔所工作的中缅因电力公司为例,过去数年公司已裁撤17名电线养护工人 ,目前则是以时间作为员工表现的评定标准。但也有员工提出控诉大获全胜的例 子。休斯敦纪事报体育记者楚艾克斯即因他每周平均花51小时看棒球赛及撰稿, 还不计算他跟随球队主场客场跑的时间而向报社提出加班费赔偿要求。
最后报社与他达成庭外和解,虽然当事人不愿说明,但据当地媒体报道,和解金 额约10万到50万美元。楚艾克斯目前仍是报社记者,负责报道当地餐厅的好坏。 楚艾克斯的加班费要求,日后很可能是一些信息经济员工可能提出的问题。有鉴 于此,美国政府正寻求实施若干措施,防止类似的情况发生,最有可能的做法是 将一些信息经济员工列入管理阶层人员,如此一来便无加班费,或超时工作的困 扰产生。
-他们为何要“加班”
据统计,自1976年来,每周加班9小时的美国人达6%以上,若以全年计算,美国人 平均比日本人多工作70小时,比大多数欧洲人又多工作350小时。美国人如此过劳 原因不一而足,但专家指出,现代人加班的一大原因是因网络时代降临与高经济 成长,对产品与服务需求提高,有些需求甚至已成为一天二十四小时无止无休, 导致现代人加班成为家常便饭。
另一个原因则是公司为能节省开支,宁可叫员工加班,也不愿加聘或训练新人。 也因此,举凡工厂、医院、网络公司,许多员工为了加班只好牺牲睡眠、与家人 相处、当义工或休闲时间。不过,认为加班导致他们工作质量降低的许多员工已 开始群起抗议。例如斯坦福大学医院的数百名护士即发动一项为期51天的罢工。
专家指出,今天员工之所以觉得工作压力特别沉重,是因他们即使下班,也未真 正离开办公室。由于随身携带呼机、移动电话、手提式电脑,即使人未在办公室 内加班,仍感觉并未脱离办公室
-- ※ 来源:.月光软件站 http://www.moon-soft.com.[FROM: 61.137.191.15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