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人文艺术>>● 红楼逸梦>>有凤来仪 网友文集>>2003年 文集目录>>雪狐(zzx225)>>读红三味(全本)>>读红三味(之一)

主题:读红三味(之一)
发信人: zzx225(雪狐)
整理人: chocho.1(2003-03-14 23:54:17), 站内信件
    “妹妹!我这里并没亲人,我的身子是干净的,你好歹叫他们送我回去。” 

    高中的时候,每当读到这里,悲伤都无法自已——爱人的负心,亲人的离弃,留给黛玉的伤心欲绝,在短短的一句话中淋漓尽致,无以复加! 

    后来就很少再看到后来了,狗尾续貂用形容高訛的续本真正的恰如其分。很多曾经的经典在后来的读书过程中,突然觉得真的那么蹩脚,尤其当我也品尝着感情的分合悲欢的时候。 
    比如这一句“任凭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崇尚海誓山盟的年代,对这一句话有着膜拜的感情;却发现对于宝黛爱情是多大的一种讽刺! 

    现在看到这句话,突然有了不同的感觉,越来越觉得后四十回还是有曹先生的某些遗稿在里面的。 
    程小泉言,“爰为竭力搜罗,自藏书家甚至故纸堆中无不留心,数年以来,仅积有廿余卷。一日偶于鼓担上得十余卷,遂重价购之,欣然翻阅,见其前后起伏,尚属接榫,然漶漫不可收拾。乃同友人细加厘剔,截长补短,抄成全部,复为镌板,以公同好,《红楼梦》全书始至是告成矣。” 
    程的话显然言过其实,否则也不会像现在这么千夫所指;但搜罗一些还是极有可能的,曹先生去世还不足三十年,有人想一点根据就没有的信嘴胡说还是不太可能的。石头记从一本禁书怎么在短短的二三十年间就正大光明的付版印刷,而且还是在文字狱依然残酷的乾隆年间,也许很有续书的一番“功劳“! 

    如果我是一个诚实的君子,我会把收集到的残缺的续做,稍加整理付诸书后,对于死者是一种安慰,对于读者是一种尊重;如果我是一名精明的商人,我知道残缺的远比完美的有价值,何况红楼梦这样的驰名品牌不需要广告去修饰;除非我是一名政治枪手,需要嗜血描红! 

    没有心思费在给高訛分是非,最想知道的经过了“细加厘剔”之后,还能给我们留下什么线索。 

    见山见水,在于个人的心性,对这一句话,我却也别有一番的滋味。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