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nanhai13(南海十三郎)
整理人: ashleyliu(2002-05-08 15:11:11), 站内信件
|
[回复] [打包] [转贴] [修改] [删除]
这些天看着在遮打花园的ADOBE SEEKERS在争取与亲人团聚的权利,除了一些法律界与社工界的有识之士支持之外,整个社会都在以一种特有的心态对待他们,让我感到什么不平。
在香港的历史上,有多少真正的“原居民”呢?现在香港近七百的人口中,有几个不是从罗湖北面过来的呢?但是他们就不顾这一历史事实,歧视新近成为香港居民的大陆人,我们可以看到的是,与亲人团聚是人权的重要一部分,但在香港人权的象征立法局大楼外请愿的这些人士却不时受到路过早他们可能只是十几年来香港的人士嘲讽:“扯啦,搞乱晒香港!”就像是把十几年前下来时受的气报复在这些人士身上一样。
很多年以前我还是个小孩,我经常问父亲为什么香港对于越南船民可以给他们吃给他们住,还给他们钱,但对于大陆的偷渡客却又锁又押,还不管他们被遣返后会受到怎样的对待。香港人究竞是南越人还是中国人呢?
其实很多想争取居港权的人并不一定想长住在香港,只是想出入方便。现在所有直系亲属在香港的大陆人每年只能去香港出入两次,而申请的手续一般要提前一个月办理。这种带有严重歧视性的出入境政策造成有想照顾探望在港亲人的内地人异常不便。例如,在香港有个长期病患的老人,想去照顾,即使愿意放弃工作也只能一年去两次,甚至明知这几天病危也不能慢慢等待繁复的申请。又或者把他接回内地治病吗?香港政府又没有与大陆政府就医疗保障方面达到协议,无法支付庞大的费用。
最近据讲出台一种多次往返证,但一样是多多限制,总的留港时间不能超过半年(夫妻),子女似乎只能是三个月,可谓换汤不换药。这种政策的根源何在呢?其实讲穿了就是一个意思:看不起大陆人。
你看看面对请愿的居港权人士,港府是用什么口气的:“无意义的”,“徒劳的”“死左条心啦!”“悭返啖气好D”,难怪甘浩望神父一再指出港府出一种居高临下的姿态来对待这些人士,以致于大家根本缺乏一个平等的沟通基础。试问,如果对一个已拥有永久居民身份的香港居民,任何一个港府官员都不敢用这种嚣张的态度说话,但对大陆同胞,他们就敢,而且一而再,再而三。
但我不知他们想过没有,大陆人,尤其是可以看得到香港电视的珠三角同胞会怎样看待这种嚣张呢?“已经要北上乞食,D港灿仲有乜野可以串人?!”我经常听到不少乡里这样评论,长此下去,一衣带水,要互相扶助的珠港经济关系可以建立在这种两地人民带着强烈对立情绪的基础上吗?这一点我希望港府可以认真考虑。
未完,待续。
---- 歸來百戰厭囂塵,
一路歸程贖一身。
只手耕耘天欲雪,
壯懷如我更何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