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人文艺术>>● 武侠小说>>众议院—版友评论>>金庸>>江湖侠客>>与游如丝谈《连城诀》唱反调。

主题:与游如丝谈《连城诀》唱反调。
发信人: foxer2000()
整理人: chgirl2001(2003-11-13 13:04:42), 站内信件
游如丝小朋友认为《连城诀》“无论对手,还是金老的书迷,都觉得,连城决是一部失败的作品! ”(游小弟的诀字写错了)

恰恰相反,《连城诀》是金庸很好的作品,可以说,如果没有这一篇的尝试,就没有后来岳不群的成功。而且,这一本是金庸的转折点,以前他写坏人,坏得表面,坏得肤浅,但这本书的坏人却坏得不动声色。

大部分金学家的观点不足一哂,但这一次金学家如果说水笙的确不应该跑回到雪谷干巴巴的等狄云回来,这次就写对了。

水笙和狄云有什么关系,就算狄云当初没有贪她的美色她也不用嫁给那个断了手指奇形怪状的丑东西。结局的描写是完完全全彻底的不真实。

游如丝说到研究金庸,你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嘿。嘿嘿,我告诉你,金庸追求夏梦不得,这是他很大的心结,水笙和狄云好,内心深处是他盼望夏梦会突然回到他身边。这样思想在他的其它作品也多次出现。


游如丝原文:

作 者: zhilingh(游如诗)  2002-04-30 10:14:57 :0 :0    
[回复] [打包] [转贴]  
      
    无论是金老的对手,还是金老的书迷,都觉得,连城决是一部失败的作品! 

    本书原名素心剑,是金老为纪念长工和生而写的。金老自己都认为,把如此 
题材写成武侠,未免有牵强之嫌。 

    当时,金老的心情不能说是平静的。有怀念,有激愤,有伤心,有失望的情 
绪左右着他。如果说他创作生涯中有一段时期对善性有一点动摇,就是此时! 

    从旁观者的角度来说,我觉得,他于本书描写和抨击人性中的恶的手法,有 
点肤浅,有点浮躁。可以说,功力尚未到炉火纯青之境,使本意和作者的立场浮 
于表层,也止于表层,没有空间去给读者思考和发掘。连城诀给人的感觉就是棱 
角太现,没有那种出于大宗师之手的醇厚与深刻,能让人慢慢品味。一句话,就 
是看一次就足够了。 

    至于结局中水笙的等待,金学家认为是败笔中的败笔。而我,却认为,那是 
金老对善性的再肯定,即将放手之际,悬崖勒马一把捉回。另外,还有一处最奇 
妙的,便是使书中最可怜的角色,由狄云转向了戚长发,由最善之人转向了最恶 
之徒。 

    如此说来,这部书却是研究金庸心态的最好的材料。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