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已关闭版区>>● 法律空间>>历史精华>>立心法治评论>>一周法治评论(6.23--6.30)

主题:一周法治评论(6.23--6.30)
发信人: jinh()
整理人: abyiyi(2000-08-04 16:03:06), 站内信件
                一周法治评论(6.23--6.30)

    本周广东省江门市发生特大爆炸事故,近四十名阶级兄弟死难。
残酷的事实再一次向我们揭示了部分劳工的险恶处境,希望更多正
义的人们站出来,为劳工的权益呐喊。
    6月26日是“世界禁毒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中国的
禁毒》白皮书,全面介绍了中国在禁毒问题上的原则立场以及多年
来为此付出的巨大努力。白皮书承认中国的禁毒形势严峻,认为中
国已由毒品过境受害国转变为毒品过境与消费并存的受害国。立心
经办过不少毒品案件,对毒品之毒有感性的认识。毒品祸国殃民,
禁毒是一场殊死的斗争,要取得禁毒的成功,需要有林则徐那样
“苟利国家生死以”的清官,更要有解放初期重拳扫毒的高压态势。
    如何帮助吸毒者戒掉毒瘾,脱离苦海,这是一个比打击制毒、
贩毒活动更加艰巨的课题。中国目前有七百余个强制戒毒所,一九
九一年至一九九九年期间,全国强制戒毒达九十多万人次。为何有
些人多次进出戒毒所都戒不了毒?据立心所知,有些戒毒所简直就
是公开合法贩卖毒品的地方,吸毒人员进了这些所谓的戒毒所根本
不可能戒毒。戒毒是一项关系到个人、家庭、社会的重大治疗纠正
活动,不能作为盈利事业,否则在利益驱动下,非但戒不了毒,还
会为患更烈。政府已关注到此问题的严重性,公安部近日发布《关
于清理整顿强制戒毒所的通知》,坚决取缔非法建立、管理混乱和
以盈利为目的的强制戒毒所。
    6月26日,参与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各国科学家宣布,历经10年
艰辛,人类基因组的工作草图已经绘制完成,这是人类科学史上又
一里程碑式的创举。人类基因工程研究的发展,将大大增强人类对
自身的了解和改造自身的能力,继之而来的必然是伦理和法律的重
大变革。如果基因组研究证实了“天生犯罪人”理论是有科学根据
的,必将动摇整个刑事法律理论的基础。如果有一天,人类器官移
植方便如车辆更换机件,则重伤标准可能不复存在。在这个人类基
因组计划研究中,有些商业机构出了大力,这应该予以肯定,但他
们欲藉此独霸研究成果,却不能应允。在6月24日结束的首届国际
生物伦理大会上,来自37个国家的450名科学家签署声明,认
为人类基因组成果不应享有专利。传统的专利制度有需要检讨的地
方。
    《羊城晚报》6月28日报道,最高人民法院院长肖扬在长春召
开的“全国法院加强基层建设工作会议”上表示,全国各级人民法
院将力争在两年左右的时间内,使法官的整体素质明显提高,群众
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基本解决,违法违纪和司法队伍中的腐败现象
有效遏制,物质装备建设有较大改善。肖扬的气魄很大,出手很准,
工作重心落在革除积弊上,这种正视短处、锐意进取的精神值得赞
许。只是中国有句古话:法乎其上,仅得其中。立心毫不怀疑肖扬
的正直和能力,但不敢指望公正的审判可以一蹴而就。因为革新必
然触动很多既得利益者,遇到的阻力一定不少。如果两年后,真能
达成上述目标则是中国法治很了不起的进步。
    法院要鼎新革故,检察院又岂甘人后。新华社6月30日报道,
北京市人民检察院第二分院在互联网上开展检察业务,通过电子举
报信箱,受理社会各界的举报和申诉、赔偿案件,方便快捷,受到
各方关注。应该承认我国现在上网的人还不普遍,在网上接受各界
举报申诉,实效不会太大,但这是未来发展的方向,只有抢占信息
高峰,才能尽握先机。所以检察机关很注重科技强检,检察日报的
正义网就办得很不错,而活跃于各大法律网站的就有不少检察官。
    6月29日的《上海青年报》报道,为加大查处渎职侵权犯罪,
按最高人民检察院指示,上海检察院法纪处不久将更名为渎职侵权
检察处,专职查办这类危害更甚于贪污受贿的犯罪案件。报道认为
此次更名的意义甚至可以与当初设立反贪局相比。法纪案难办是不
争的事实,谁都不相信改个名就能有利于办渎职案,要打开查办渎
职犯罪的局面,主要还是靠不留情面、铁腕执法。背负人民的重托,
检察机关当挥剑前行,劈开渎职犯罪的重重黑幕。
    下面还是一件与检察有关的消息,震惊全国的“99·3·16”
买凶报复杀害检察官一案的4名主要案犯蒙文腾、史泽胜、蒲安军、
王振华6月26日在海口被执行枪决。检察官被谋杀实在骇人听闻。
常与罪恶作斗争,自然开罪不少人,执法者要学会保护自己。比如
不应该与被自己办过的犯罪分子交朋友,更不应该随便跟人上卡拉
OK包厢。
    新华社六月二十五日消息:山西省古交市委个别领导干部在
“三讲”民意测评时、篡改民主测评意见,引起当地干部群众的强
烈不满。报道中披露种种弄虚作假的伎俩,真是匪夷所思。“三讲”
教育其实就是领导干部的一次整风运动,贪官、昏官、庸官最害怕
民主,他们有自知之明,为了保住乌纱,不惜上瞒下骗,弄虚作假
无所不用其极。强奸民意的人,必为人民所唾弃。
    《羊城晚报》6月27日报道,美国著名的黑客米特尼克到洛杉
矶地方法院争取他的“工作权”被驳回。米特尼克因犯有网络诈骗、
计算机诈骗、非法截获网络通信等7项罪名,被判入狱54个月。
今年1月,米特尼克被假释出狱,但法官同时开出假释条件:3年
之内禁止米特尼克接触计算机,以及调制解调器、软件、移动电话
等一切上网工具,禁止给任何计算机使用者和与计算机、因特网有
关的事务提供建议和咨询。禁止米特尼克接触计算机是一种保安处
分。现代刑法理论注重刑法的谦抑性,走刑罚轻缓化的道路,与之
相适应的是设置各种保安处分,从制度上防止重新犯罪。相比之下,
我们国家的刑法思维还是停留在注重刑罚的惩罚作用,很少考虑通
过有效的保安处分防止再犯的可能性,而在司法实践中重刑主义倾
向更加明显,判处拘役、管制的比例奇低。这就使得我们的刑法肃
杀有余,教化不足。设置保安处分应该提上立法日程了。
    6月27日,全球第二大的软件公司Oracle(甲骨文)公开承认
曾经雇用过私人侦探事务所调查支持微软公司的同盟者和支持者,
引起业界轩然大波。Oracle坚持说调查国际集团使用的方法是合法
的。商场残酷如战场,民事调查在西方商业活动中运用得很普遍。
    在我国也有一些人想搞民事调查,开设“私人侦探所”。《南
方都市报》6月28日报道 ,一个多月前开业的武汉某某咨询事务调
查有限公司就有银行资信调查、民间事务性调查等业务。据说开业
以来,最多人咨询的是债务链调查和 “第三者”及“包二奶”调
查。根据《公安部关于禁止开设“私人侦探所”性质的民间机构的
通知》的规定:严禁任何单位和个人开办各种形式的民事事务调查
所、安全事务调查所等私人侦探所性质的民间机构。这家咨询事务
调查公司明显是违法的。但在现实生活中,社会确有民事调查的需
求,像婚外情、“包二奶”、重婚等个案,受害妇女往往苦无证据,
而公安机关面对严峻的治安形势,杀人放火的案子还忙不过来,很
难再投入足够的力量去侦查这些“无关痛痒”案件,如果允许商业
机构以合法的方式承担一部分调查工作,这个矛盾可以迎刃而解。
我们的法律应该重新衡量这种商业活动的合理性,堵不如疏。
    法律滞后有时是因为立法者缺乏想像力。新华社6月24日报道,
上海青浦供电局在青浦警方协助下,查获一起特大企业窃电案,仅
18个月窃电量高达1096.4万千瓦时,案值达597万多元,
被列为上海地区罕见的窃电大案。按现行《刑法》规定,盗窃罪没
有单位犯罪,使得像此案高达600万的盗窃行为都没有人需要负上
刑事责任,这是很不合理的,也有违罪刑相适应原则。为什么盗窃
罪就不能是单位犯罪呢?建议刑法增加盗窃罪有单位犯罪的条款。
    《商务早报》6月30日报道,美国加州通过了一项法案,允许
同性恋者当陪审员,这也是全美第一个保护同性恋者的法案。这个
法案将使加州人摆脱偏见和陈规,更全面地选举陪审团成员。从报
道中可知,在未通过这一法案前,同性恋者是不能当陪审员的,这
种歧视让人愤怒。被遴选为陪审员,是每一个合资格公民的权利,
同性恋者的性取向虽然有悖于常理,但他(她)们的心智与常人是
无异,凭什剥夺其担任陪审员的权利。可见西方的人权观也是充满
偏见的。
    好了,本周点评到此,祝大家好运。

                                             立 心
                                          2000年7月3日  

--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
                 为往圣断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 来源:.月光软件站 http://www.moon-soft.com.[FROM: 202.104.38.247]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