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zymdqq111(点根香烟等着你)
整理人: qiulan98(2002-05-09 15:39:20), 站内信件
|
清明螺,抵只鹅。
江南多池塘河渠,也多螺蛳。清明季节,菜花飘香,春波荡漾,螺蛳肥美,这时常常有趟螺人,身穿连身雨衣,用一块三角形的趟网,在水中慢慢趟螺。须叟,身上系着的鱼篓便沉甸甸地坠下腰去。此时,菜场上也多见卖螺蛳的,摊头一个接着一个,一元多(过去只需一毛钱)便能购得一斤。
买回来的螺蛳,须在清水中静养。螺蛳依然像在池塘河渠里一样,一只只吸附在水缸、面盆壁上,轻微地一张一合,于是便有秽物慢慢吐出,灰色的像棉絮做的。几天后,便可剪去螺尾,下锅爆炒。放入油后,等油烟腾腾而起,倒入螺蛳,迅速翻炒。螺蛳相互碰撞,哗啦有声。然后喷入黄酒,只听“滋”的一声,酒香与螺香一涌而起,四散在短街小巷里。然后放水、酱油,成宽汤,稍滚后,撒上葱花,即可装盘。
螺蛳虽价廉,但味鲜,吮吸之下,先有一股鲜美汤汁渗透舌间,继而螺蛳蜿蜒而出。头部有点坚韧,而尾部十分柔软。若是清明之际,螺蛳正当盛年,却还没生籽,尾部一段,更是丰腴嫩滑。晚饭时若有螺蛳吮吮,便可吃得有滋有味、有声有色,心情也变得悠闲自在,任凭时光在吮吸间慢慢流逝:暮色一点一点地浓起来,晚风一点一点地拂来,螺蛳壳一点一点地堆积起来,形成一座小山丘。望望空了的螺蛳壳,便想到那个美丽善良的田螺姑娘。小小的、貌不惊人的壳里,竟然藏着悠久而动人的传说,令人遐思。空了的螺蛳壳宛如人去楼空,于是竟有些不忍吮吸螺肉,也更觉得螺肉的鲜美。吃完了螺肉,剩下的汤用来泡饭,既鲜又下饭。
同样生活在水中,螺蛳与蟹,有云泥之别,也比不上蚶、蛤蜊之类,士大夫的食单也不会选它。然而它是自然馈赠给平民的一道美味佳肴。俗话有“工人叔叔,螺蛳吮吮;农民伯伯,鸡腿掰掰”。初夏的短街小巷,里弄天井等地,常见人穿着汗衫背心,坐在门口,一边乘凉,一边吮着螺蛳,一边喝着冰啤。街头的大排档,只只摊头都有炒螺蛳,所费甚少,却宜下酒,宜有滋有味地消磨时光。螺蛳吮吮,虽然没有持螯赏菊的清高和诗意,但很平淡很悠然很乐胃。
春韭初割,与螺肉互炒,是一道春天的时令菜,碧绿的韭菜里,近乎黑色的螺肉星星点点,像是田野里散落的牛群,让人宛如在欣赏一幅乡村风俗画。但螺肉究竟不如吮吮的来得鲜美矣!
螺蛳,还是吮吮的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