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wyyuzh3029(爱琴海)
整理人: dannylu(2002-07-14 02:02:34), 站内信件
|
在此次出游行程之前,对江西省兴国县的全部了解只能用两个字来概括那就是老区,因为从众多的渠道都可以知道兴国是著名的苏区模范县,,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以毛泽东为首的老一辈革命家在这里亲手创建了革命根据地,留下了革命的足迹,特别是毛主席,在兴国还写了一篇著名的《长岗乡调查报告》,号召苏区人民向长岗、向兴国学习,而兴国人民也对革命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全县为革命牺牲的烈士有23179名,其中牺牲在长征路上的就有12038名,也就是说在长征的途中前进每一里路就有一名兴国籍战士为过捐躯。正是这种前赴后继的献身精神才成就了中国革命!建国后有54名兴国籍将士被授与将军军衔,是全国著名的“将军县”。
在车上,接待我们的兴国县旅游局长就先知会了我们今天要去的地方叫三僚---是中国风水文化的中心,听完他的这一番话,我有点不以为然,但是在看完一分关于三僚村资料,以及实地考察之后,我们才知道三僚的“中国风水文化第一村”这个称号并非是浪得虚名,而是有根有据。
风水学曾经被视为迷信,封建糟粕。但其实如果剥开被封建思想利用的外衣,我们还是可以发现它的积极因素的:第一,风水学推崇一种“避凶趋吉”的思想,这符合人们的心理需求。第二,风水学主张“天人合一”,即是人和自然的和谐共处,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可持续发展。第三,风水学中的重要技法---相度,其实就是在众多的方案之中选择一个最适合的,也就是一个优化的过程,这是有数学理论为基础的。在中国大部分地区,风水学还是比较的盛行,抛开其中的唯心的成分来说,在选择生存和居住环境的过程中,风水学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基于这点,局长这番话便激起了我们浓厚的兴趣和好奇。
从资料中得知:三僚村本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小村寨,但在唐僖宗乾符18年(公元880年),原朝廷金紫光禄大夫、司天监,刚刚被皇上封为国师的风水大师杨筠松携其门徒曾文辿和廖瑀等南下,并在此开基讲学,授徒传业,开创了中国南方风水文化之先河。
作为风水大师,之所以选中三僚来传道授业,是有其理由的。因为三僚村地形如一个太极图。站在村中的和合石上看,三僚是一个盆地,盆地中间一座条壮石山“罗经石”恰如罗盘中的指针。村里分界而居的两姓人---曾屋和廖屋就如太极图中的两仪。后来三僚村人为进一步强化八卦图,在盆地四周建了东华、西竺、南极、北斗四座寺庙,这样一来就吻合了“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生万物”的原理。
三僚村的曾廖两姓村民,自祖上曾文山、廖瑀师从杨筠松先生之术后,家承代代、相传不绝,历朝历代国师辈出,享誉海内外,故被称为中国风水文化第一村。三僚村最令人惊叹的是自明朝初期至清代中叶这一其间,先后有廖均卿、曾从政奉旨相度(风水学的专业术语,指运用风水的各种技法选择最合适的方位)明十三陵和故宫紫禁城,以及其他一些国师奉旨相度皇陵、修筑长城和治理黄河等,至于参与相度各州州府、古寺、文庙及宗祠的风水先生更是不计其数。
现居住在世界各地的风水先生和勘舆爱好者都千方百计的到三僚来朝拜祭祀他们的祖师杨公,并以亲临三僚祖师庙向杨公进香为荣耀。
在三僚村至今仍保存有大量的风水作品,如七星池(是杨公为避水煞而建的七个仿如北斗七星排列的水池,据说当初七个池底下都是互相贯通的)、虎形祠、太监墓、蛇形猫眼祠等等以及明清时期的古墓,这些作品每个看似简单,却意味深长,即使是一个不起眼的堆砌或加工,都蕴涵了深邃的玄机,在当地有经验的风水师的讲解下,方能领略其中一二,看来勘舆文化确实是博大精深,高深莫测!
太监墓的故事:太监墓又称“护砂墓”,顾名思义就是保护砂手的墓,而砂手是风水学中的专用名词,指风水建筑两边的侧翼,我们通常所说的“左青龙,右白虎”,指的就是左右砂手。在三僚曾氏祠堂东面就有一道宽高约3米、长100余米的砂手,太监墓就坐落在这道砂手的上部。从三僚曾氏族谱反映,这座砂手是三僚曾氏人丁兴旺的开始。
三僚村自古流传这样一句话:“先有陈刘沈,后有高曾廖”。意思是说,三僚村最早的居民以陈、刘、沈为主,后来才有高、曾、廖三姓。相传宋元之间,村里的沈氏人多势众,每每曾氏兴建风水建筑往往被沈氏所阻。到了明初,风水大师曾从政发动族人在曾氏宗祠下方水口筑砂手,以贮财聚气和旺丁。辛苦了三年刚把砂手垒好,沈氏就蜂拥而来把砂手铲平,如此反复几次,均被破坏。
后来曾从政被明成祖请到北京,施展勘舆术,为故宫祈年殿择址,获皇上嘉奖,授予“开口名师”匾,但因年老体弱,不服水土,而卧病北京。临终前明成祖问其有何要求时,曾从政说:“臣不求金银,但求圣主助臣修完祖祠的砂手。”随后不久就病故于京城。明成祖便遣宫中太监两名护曾灵柩还乡,并助曾家筑完砂手。相传太监到达三僚后,征发民夫,三天内就助曾氏在水口筑好了砂手,其中一太监因一路颠簸,舟车劳顿,完成砂手后就一病不起,病故于三僚。三僚曾氏为感激其建砂手有功,便为起送葬。墓地就建在砂手之上,日夜以皇家身份镇守着砂手。防止沈氏再进行破坏了。从此以后,至今逾六百年,在三僚曾氏人丁兴旺,成万丁之族。而沈氏却在三僚消失殆尽。
去三僚的朋友,一般都会到太监墓看看,上面大理石墓碑的碑文如今依稀可辨。
行程安排:兴国欢迎你! 兴国之旅四天双卧团
第一天:到达兴国 住宿:火车硬卧
于指定时间、地点集中出发,乘坐火车前往兴国,当晚入住酒店。
第二天:兴国 住宿:将军宾馆(当地最好三星)
游览:早餐后,前往三僚村参观,三僚村由风水宗师杨筠松在此开基后,廖、曾两姓家承代代、相传不绝,历朝国师辈出。所以被后人奉为“风水文化第一村”。人称“北有孔子、南有杨公”,最鼎盛是明初到清代中叶,先后奉旨相度明十三陵、故宫紫禁城、修筑明长城和治理黄河等等。通过风水先生对当地一些风水作品的实地讲解,体会玄机奥妙、高深莫测的风水文化,中午用餐,品尝风水村特有的豆腐宴。下午返回县城,途中游览千年古刹-----普惠寺,该寺始建于唐朝(公元882年),经明、清及解放后几次重修,寺中有一颗千年铁树为证。
第三天:兴国 住宿:火车硬卧
游览:早餐后前往宝石仙境游览,此景区因文天祥赞其为“稀世宝地”而得名,是集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于一体的丹霞地貌景区,景区内山环水绕、山水相连,可谓千姿百态、美不胜收,另外还有诸如文天祥抗元遗址等意义深远的历史古迹;午餐后前往三大红色景点参观,缅怀先烈。潋江书院---毛主席曾在此举办土地革命干部训练班;长岗调查纪念馆---长岗是当时的模范乡,毛主席由此整理出著名的《长岗乡调查》,号召全国向长岗学习;烈士陵园---是为了纪念为中国革命而牺牲的23179烈士而建,巍峨雄伟;
第四天:兴国返回,抵达温暖的家
以上景点,充分保留原有的地方风情和天然风貌,绝对的原汁原味、不加雕琢!如有兴趣者请来电联系:钟小姐13602634566 余生13809884101
email为:[email protecte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