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谈股论金>>● 电子商务>>【电子商务案例】>>纵览EMS信息化建设

主题:纵览EMS信息化建设
发信人: likaiwpf()
整理人: aokven(2002-11-04 14:22:52), 站内信件
  纵览EMS信息化建设 

  快递行业是一个信息技术密集型行业,为推动中国速递信息化进程,促进传统邮政产业的升级,EMS展开了一系列工作。 

  加快信息化建设。EMS自1992年开始建设EMS邮件跟踪查询系统,逐步覆盖了全国200多个城市,实现了邮件内部处理及投送环节的信息跟踪。中国邮政正在建设的邮政综合计算机网把邮政速递子系统作为重点,首批建设项目已经开通运行,将逐步替代原有系统,为EMS的信息化处理、管理奠定良好的平台,也能为客户提供更好的信息跟踪服务。EMS在以信息化改造传统业务的过程中,充分结合国情和企业的特征。为解决信息化过程中的操作障碍,在软件开发的时候,特别注重终端操作的简易性;业务处理的环节尽量减少,投入大量人力和物力在软件开发时下工夫。 

  推进各环节信息综合利用与共享。自1990年起,率先推广EMS邮件条码化工作,以此带动生产作业工艺流程的优化。通过在各个作业环节的信息采集,实现了邮件信息化处理。如今,随着客户需求水平的不断提高,EMS又在着力开展两项工作:一是推广EMS邮件总包袋牌的条码化工作,从而实现对邮件运输全程的跟踪;二是推广便携式数据采集器,实现EMS邮件揽收和投递信息的实时采集和及时上网。通过这些工作,EMS的目标是为客户提供无缝隙式的跟踪查询服务。 

  逐步建设客户关系管理系统。自1996年,EMS就申请设立了“185”特服专号,随后在全国各大中城市都建立了185专号台,面向客户提供业务咨询、揽收、查询、投诉等多种功能,形成了“只要拨打185,剩下的事由EMS来做”的良好口碑。在此基础上,分层次、逐步建设了EMS的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如今,“185”台已经发展壮大,为邮政呼叫中心的建设提供了良好基础,为广大用户提供了更丰富的业务功能。如广东185就有四百多个台席,开办了购药、装潢、酒店等多种信息服务。 

  加强后台支撑系统建设力度。EMS为实现全网的科学管理,加强调控力度,在企业管理中逐步推广网络技术、办公自动化技术等,实现管理环节的信息共享,建立了生产经营分析系统、财务分析系统、市场信息采集系统等,有力的支撑了全国EMS业务的发展。 

  任永信认为,速递是物流的一部分,属于泛物流的范畴。邮政EMS的物流定位,是与电子商务密切相关的个性化精益物流。这类业务主要指体积小的货件递送,而煤炭、钢材、粮食等就不是邮政的长项。EMS在结合电子商务开展的业务中,如代收货款在全国的反响就很好。这种通过实物交换的形式解决了资金流的瓶颈,解决了目前信用机制尚不完善的交易难点。 

  EMS用事实回答“两种说法” 

  我们注意到,曾有媒体报道EMS的年增长率仅为2%或3%。而也有媒体声称,中国邮政EMS自1980年开办至今22年的时间里,始终保持了30%以上的增速。何以在增长幅度上有如此大的差距,当记者提出EMS能否澄清在增长率上的两种说法时,任永信直接否定了前者的数字,并且明确指出,EMS的增长有着坚实的业务基础,在不同的时期,EMS都形成了自己的增长点。现在,面对新的市场环境,已有四个新生增长点在日益成长: 

  1、针对客户寄递批量、大件国际物品的需求,EMS自2001年3月1日起开办了价廉质高的国际经济快递业务,同时可办理“一票多件”服务,即对同一寄件人一次寄给同一收件人的两件以上的快件可作为一票交寄和计费,进一步为客户节约了费用,深受客户欢迎。同时增强了EMS发展批量、大件特快邮件的能力。在逐鹿含金量非常高的国际物品类快递市场上拥有了一个强有力的利器。 

  2、由中国邮政EMS开发的代收货款业务经过几年的培育,2001年实现了规模发展。入网企业达到50余个,开办局数达1200个,实现4亿元的销售额。随着这项新兴业务的不断完善,业已成为解决电子商务商、邮购商物流和资金流瓶颈的综合平台,深受客户欢迎,今年有望再次实现量、收翻番。任永信指出,在逐渐撇掉浮躁,挤去“泡沫”之后,相信中国的电子商务市场必将迎来实实在在的“春天”,EMS的代收货款业务更将获得迅速发展。 

  3、EMS单证类业务蓬勃发展,已形成系列和规模。针对一些行政机关、行业性管理机构或大型企业文书、单证传递的需要,适应机关办公制度改革的趋势,EMS发挥信誉好、服务佳、传递快的特点,开发了单证类业务,目前主要内容有:身份证专递、法律文书专递、护照专递、大中专录取通知书专递、纳税申报专递、统计报表资料专递、保险单证专递、行政文书专递等。在这一市场上,EMS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将形成可观的业务规模。 

  4、成功开辟会展物流市场。受泛亚班拿公司委托为黛安芬“梦醉霓裳桥”全国巡展活动提供全程物流服务。整个活动历时101天,行程28000公里,跨越全国30多个大中城市,在各地引起了轰动效应,并载入了“吉尼斯世界纪录”。邮政全程全网的优势和EMS高效优质的服务受到了主办方的高度赞扬。成功的先例激活了EMS会展市场,又有多家知名剧组、演出团体委托邮政EMS为其提供物流服务。 

  可见,EMS保持的增长幅度并非空穴来风,为更好的满足市场和客户的需求,EMS借助网点、品牌、本土等优势,已树立了全方位、多层次发展业务的思想,特别是瞄准社会日益兴起的“假日经济”、“会展经济”、“考试经济”及其它扩大内需的经济发展热点,针对不断变化的客户需求,大力发展各种新业务和增值业务。 

  速递不仅是服务的竞争,而且是实现服务能力的竞争 

  “快”是快递业的生命线,为加快EMS邮件传递速度,树立EMS良好的服务形象,中国邮政开通10条运邮航线,建成了以上海为中心的初具规模的集散式航空快速网。一年之内,EMS完成了“三步走”提速战略:2001年3月28日,开通上海至北京、广州、成都、青岛、厦门的5条夜间快递航线,迈出了提速的第一步。这次调整的力度非常大,实现了中国邮运史上的三个“历史性突破”,一是中国邮政航空公司在国内首家实现了夜航;二是首次采取自办和委办相结合的方式建设网路,谋求互惠互利的强强联合;三是航空快速网实现了由网状网向集散式辐射网的转变。7月1日,实施第二步提速战略,在全国范围内全面优化特快邮件运输网络和作业流程,压缩内部作业时间,增加运输车辆、驳运班次,增开干线汽车邮路。9月12日,又增开上海至沈阳、西安、武汉、深圳的干线航空邮路,将航空快速网的范围扩大到东北、西北和华中地区。 

  为促使EMS形成持续改进业务质量的良好制度,中国邮政自我加压,参加了万国邮联EMS合作机构制订的投递质量与终端费结算挂钩考核的计划,并正积极研究在国内业务方面也推行以工效、质效挂钩为核心的考核办法,以全面提高业务质量,树立EMS“特”、“快”、“专”的精品服务形象。按全国重点城市间、区域间、省内地市间及同城内的不同层次,制定不同的措施,进一步加快EMS邮件传递速度。 

  对于EMS未来的信息技术投入和规划,任永信表示,首先将在推进综合计算机网改造升级,实现生产、经营、管理领域的信息资源综合利用和共享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Internet网络技术应用程度,发挥其对综合网的有益补充作用。其次,按照重点竞争区域优先配置,全面推进的思路,推广便携式数据采集器和利用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争取到2005年,在全国多数大中城市中广泛使用这两项技术,进一步加强EMS邮件在途信息的追踪,完善指挥调动系统,为客户提供及时服务。为此,EMS将不断更新邮件分拣设备及配套工艺项目,进一步优化生产工艺流程。 



----
啦啦啦  快乐的一天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