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已关闭版区>>● 法律空间>>历史精华>>法律知识>>[转载中国法治网]诉讼指南--如何打官司

主题:[转载中国法治网]诉讼指南--如何打官司
发信人: kzl()
整理人: kzl(2000-02-12 14:24:02), 站内信件
怎样起诉

公民因婚姻家庭纠纷,或者公民、法人、其他组织因其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或者与
他人发生财产权益争议,均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下列具体行政行为不服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向人民法院
提起行政诉讼:
(一)对拘留、罚款、吊销许可证和执照、责令停产停业、没收财物等行政处罚
不服的;
(二)对限制人身自由或者对财产的查封、扣押、冻结等行政强制措施不服的;

(三)认为行政机关侵犯法律规定的经营自主权的;
(四)认为符合法定条件申请行政机关颁发许可证和执照,行政机关拒绝颁发或
者不予答复的;
(五)申请行政机关履行保护人身权、财产权的法定职责,行政机关拒绝履行或
者不予答复的;
(六)认为行政机关没有依法发给抚恤金的;
(七)认为行政机关违法要求履行义务的;
(八)认为行政机关侵犯其他人身权、财产权的。但对国防、外交等国家行为;
行政法规、规章或者行政机关制订、发布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决定、命令;行政
机关对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奖惩、任免等决定;法律规定由行政机关最终裁决的
具体行政行为,不得提起行政诉讼。

公民对下列三类案件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向人民法院提起刑事自诉:
(一)告诉才处理的案件;
(二)被害人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
(三)被害人有证据证明被告人侵犯自已人身、财产权利的行为应当依法追究刑
事责任,而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不予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的案件。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向人民法院起诉,应当递交起诉状。起诉状应当记明以
下事项:
(一)当事人的姓名、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和住所,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的姓名、职务;
(二)诉讼请求和所依据的事实和理由;
(三)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的姓名和住所。起诉状除应写明上述内容外,还应
写明起诉状所递交的人民法院名称、起诉的年、月、日,并由原告签名和盖章。
此外,还应提供与被告人数相同的副本。

起诉,应当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出。民事案件,一般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
管辖,侵权案件由侵权行为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不动产案件由不动
产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合同纠纷案件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
辖,由于管辖方面的法律规定较多,这里就不一一例举,您如需要进一步了解,
可查阅有关法律规定。行政案件,一般由最初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所在
地人民法院管辖,对经过复议的案件,如复议机关改变了原具体行政行为的,也
可以由复议机关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刑事自诉案件,由犯罪地所在的人民法院
管辖。
起诉,应当在诉讼时效期间内向人民法院提出。一般民事案件的诉讼时效期间为
二年;对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出售质量不合格的商品未声明、延付或者拒付
租金及寄存财物被丢失或者损毁案件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一年。提起行政诉讼的,
应当在知道作出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三个月内提出;对于经过复议程序的,应当
在接到复议决定书之日起15日内提出。
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或者行政诉讼,依照法律规定应当交纳案件受理费和其
他诉讼费用。收费的具体标准可查询最高人民法院下发的《人民法院诉讼收费办
法》。

怎样应诉

当您或您单位被起诉后,为了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您或您单位应当依法应诉。
首先,应在收到起诉状后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交答辩状及副本。如需要提出反
诉的,可在答辩状中写明。其次,应做好出庭参加诉讼的各种准备,并依照人民
法院的传唤,按时参加庭审。

当事人的诉讼权利与诉讼义务

民事案件和行政案件中的当事人有权委托代理人,提出回避申请,收集、提供证
据,进行辩论,请求调解,提起上诉和申请执行。当事人可以查阅本案有关材料
,并可以复制本案有关材料和法律文书。双方当事人可以自行和解。原告可以放
弃或者变更诉讼请求,被告可以承认或者反驳诉讼请求,有权提起反诉。
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必须依法行使诉讼权利、遵守诉讼秩序、履行发生法律效力的
法律文书,按规定交纳诉讼费用。
刑事案件的被告人可以自行辩护或者委托辩护人进行辩护,可以提出回避申请,
经许可,可对证人、鉴定人员发问,进行最后陈述,提起上诉。刑事自诉案件的
自诉人有权委托诉讼代理人,提出回避申请,进行和解,接受调解,撤回自诉,
提起上诉。
刑事案件的被害人有权对人民检察院作出的不起诉决定提出申诉或直接起诉,对
被告人的行为造成被害人物质损失的,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经许可,可对被
告人发问,对一审判决不服,可以向人民检察院申请抗诉。对发生法律效力的判
决或者裁定不服,可以提出申诉。
刑事诉讼的当事人必须依法行使诉讼权利、遵守诉讼秩序。

上诉

当事人不服一审人民法院的判决或者裁定,可以在法定期间内向上
一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当事人不服民事、行政判决的上诉期间为15日,裁定为
10日;不服刑事判决的上诉期间为10日,裁定为5日。

申请再审和申诉

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认为有错误时,可以向原审人民
法院或者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当事人申请再审,应当在判决、裁定发生法
律效力后二年内提出。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行政判决、裁定,认为确有
错误的,可以向原审人民法院或者上一级人民法院提出申诉。当事人及其法定代
理人、近亲属,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刑事判决、裁定,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申
诉。
申诉再审或者申诉,应当提交再审申请书或者申诉书,并附原裁决文书;有新证
据的,应当一并提交。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依照法律规定,申请再审或者申诉不
影响已生效判决或裁定的执行。

申请执行

判决、裁定发生法律效力后,债务人未按照判决或裁定所确定的期间履行债务的
,债权人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申请执行的期限,双方或一方当事人为公
民的为一年,双方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为六个月。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仲裁机
构的裁决、公证机关依法赋予强制执行效力的债权文书和行政机关的处理或处罚
决定的,应当交纳申请执行费。

--
壮志凌云
凌云志的法律空间 http://flkj.yeah.net

※ 来源:.月光软件站 http://www.moon-soft.com.[FROM: 202.103.54.172]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