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keeper78_01(永远的老江)
整理人: lee2519(2002-09-24 22:01:43), 站内信件
|
2001赛季中国汽车运动透析
随着国际亚太拉力锦标赛暨全国汽车拉力锦标赛韶关站比赛的结束,可以说,由中国汽车联合会组织和承办的全国汽车拉力锦标赛4个分站赛及亚洲和亚太拉力锦标赛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这也是中国汽车运动有史以来按计划组织实施的比较完美的一个赛季。经过几年赛车业内人士的共同努力,这项运动已经深植于中国这块沃土中,并且在国际赛车舞台上也占有了一席之地。
2001年对于中国汽车运动联合会来讲可谓是风光无限,从上海站、昆明站到长春站乃至韶关站,从组织、规模到水平,较以往的赛事都要高出一筹,这可喜的进步,不能不归于组织者、承办者、赞助商、汽车制造商、赛车俱乐部及参赛个人共同努力的结果,因为赛车独具的魅力越发吸引着人们参与其中。那么,赛车究竟带给我们的是什么?
赛车给人们生活以精彩
仿佛一夜之间,中国的大街上往来奔驰着各式各样的小汽车,轿车进入寻常百姓家已不再是梦想。从此,人们对汽车文化的理解又有了新的内涵。而赛车又丰富了这一内涵,于是,人们又不满足仅仅将小汽车当代步工具,要洋为中用,搞具有观赏价值的汽车比赛。
有人曾说,搞赛车要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当一个家庭平均拥有4辆小汽车的时候,这项运动才会普及起来。作为发展中的国家,尽管经济实力还不足以普及汽车运动,可是这项运动还是在中国搞了起来,并带给人们以无限的乐趣。真正被中国老百姓认识的汽车运动是1985年举办的首届“555香港北京”汽车拉力赛。随后这项赛事又相继举办了六届。1994年,当时的国家体育运动委员会宣布成立了中国的汽车运动管理机构,这就是中国汽车运动联合会。至此,逐步规范的汽车运动比赛拉开了序幕。
全国汽车拉力锦标赛的名字诞生于1997年,而1996年举办的全国性比赛“河南恒运汽车拉力赛”则成为了这一赛事的奠基石。也恰恰是这一次的比赛,开了国产车参加国内汽车比赛的先河。一汽一大众公司生产的捷达轿车被选定为 “河南恒运汽车拉力赛”的比赛用车。人们惊于自己国产车的不俗表现,更惊于赛车原来具有如此的魅力。一汽一大众公司与汽车运动结下了不解之缘。一些企业或俱乐部或个人更是与之结下了“生死之交”。为它痴迷者有之,为它清家当产者有之,为之付出鲜血乃至生命者有之。可是,当问及他们是否后悔时,所得到的答案都惊人的相似,玩赛车,就是要玩得心跳,玩得精彩。正是因为有了他们,才有了中国汽车运动今天的发展。
整整5年过去了,赛车的参与者们普尝了酸甜苦辣,在风风雨雨中走完了5个赛季。
1997赛季 赊店老酒全国汽车拉力锦标赛河南站比赛、555中国拉力赛。
1998赛季 赊店老酒全国汽车拉力锦标赛河南鲁山站比赛、赊店老酒全国汽车拉力赛北京站比赛、555中国拉力赛。
1999赛季 烟台威力狮拉力赛、555中国拉力赛。
2000赛季 贵州梵净山拉力赛、福建佳通轮胎拉力赛、韶关活力啤酒中国拉力赛。
2001赛季 上海汽车拉力赛、云南汽车拉力赛、长春汽车拉力赛、韶关汽车拉力赛。
尤其在2001赛季,每站比赛基本上举办成集展示性、宣传性、普及性于一体的精品赛事,令人大饱眼福,回味无穷。
赛车为厂家带来了商机
国产捷达轿车可以说是伴随着中国汽车运动的发展而逐步走向成熟的。赛场为捷达打开了通向全国市场的大门。近几年来,不管是轿车市场需求旺盛还是处于低靡,它都保持强劲的增长势头,市场份额不断扩大,1996年只有9%,现在已经翻了一倍,占据近1/5的国产轿车市场,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捷达的品牌形象,而捷达的品牌形象在相当的程度上是通过参与赛车运动树立起来的。
自从1966年国内开始正式举办汽车拉力锦标赛,捷达就出现在赛车场上,并不断取得优异成绩,冠军一个接着一个,又在国产车中第一个取得国际赛车注册,跻身世界赛场。组成国内首支厂商队一汽一大众FRD车队,正规全面地投入到赛事中,来检验完善自己的产品,捷达在赛场上的壮举向消费者充分展示了它的风采。人们从赛车中领略了捷达的强劲动力,稳定的操控性和皮实耐用的品质,使得人们对捷达的品质和特点有强烈直观形象的认识。“冠军品质、冠军车”的捷达响誉大江南北。在国内、国际赛场上,80%以上的车手选择捷达轿车参加比赛,在市场上,用赛车提升的捷达品牌形象也获得了具大的成功。
捷达从赛场到市场所取得的成功,给中国汽车工业树立了榜样,强力地刺激了汽车生产企业转变经营指导思想。在2001年全国汽车拉力锦标赛上,上汽销售公司重拳出击,投巨资在赛车上,组成上海世纪新秀333车队,高薪聘请著名车手加盟,尤其在10月韶关亚太拉力锦标赛上,上汽销售公司将即将下线的波罗车首先投入到赛场上,可谓是匠心独运。神龙公司也不甘势弱,虽然没有组建厂商队,但是以赞助北京海驾车队的方式,也力争让富康车在赛场上有上佳表现。吉利尽管是小排量的轿车,但是,为了一展自己的风采,他们自组车队,也曾在没有对手的情况下,在赛场上过了一把瘾。国内各汽车生产厂家相继不约而同地将目光瞄准赛场上,就是看准了赛场所带来的商机,用事实说话,这是用金钱无法买来的最具说服力的宣传广告。
汽车生产厂商这样,非汽车生产厂家对赛车也是情有独钟。佳通轮胎、赊店老酒、威力狮、活力啤酒等企业也纷纷冠名赞助国内汽车拉力锦标赛;红河、红塔山、长松、鸿丰等企业组建赛车俱乐部,旨在通过赛车树立本企业的品牌形象,以便拓宽品牌在本行业的市场。
赛场无疑为这些企业提供了最佳展示自己的场所。
赛车带来运动规范和差距
应该说,中国汽车运动经过5个赛季后,赛事的组织和规模呈逐年提高之势。尤其在中国北京成功举办1999年世界拉力锦标赛后,各国参赛车队的规模及车手的表现令中国业内人士大饱眼福。国内首支厂商队一汽一大众FRD车队的出现,在各俱乐部中刮起了不小的旋风,随即各俱乐部争先仿效,无论是车队规模,还是后勤保障,都较以往有很大程度的提高。在2000赛季上,各车队悄然发生着变化。由以前小规模,甚至单兵作战,发展到扩大车队规模,全面进行包装,并聘请国外技术人员加盟车队。仅从各车队的外观形象上看,确有世界级比赛的味道了。各车队都在追求着规范,尽量向国际水平看齐。
汽车生产厂家的介入,非汽车企业对赛事的关注,使得国内赛场上出现了少有的竞争场面,这就迫使中国汽联不得不审慎地对待竞赛规则。尤其在2001赛季,由于竞争规则,使得有些车队赛手对比赛结果提出了争议,缘由是不同排量的车,在一个组别里比赛,最终大马力的赛车具有较大的优势。因此,中汽联针对2001赛季的情况,加上各车队的强烈要求,部分地修改了竞赛规则,在2002赛季实行的规则尽量让车队及车手感到公平和公正。这也是赛车发展完善的必然结果。
经历过中国举办的世界级的比赛。如2001年亚洲及亚太拉力锦标赛,让我们确实感受到了差距。这里有车队管理的差距,车手水平的差距,更有资金和技术改装上的差距。对此,一位资深的汽联官员表示,在车队的规模上,汽联不反对求大,但不鼓励。尤其是有的车队耗资巨大,拥有多部N4组级的赛车,因为中国毕竟是发展中国家,生活不很富裕。赛车运动又在摸索尝试阶段,因此,中国汽车运动必须立足于中国汽车工业发展水平基础之上,以国产赛车为主导车型,逐渐普及发展汽车运动。
的确,赛车运动是一项耗资很大的竞技比赛,没有大量的资金投入很难完成每个赛季的比赛,在每一站比赛中,总是有一些车手因故不能参加比赛,原因是没有赛车,即便是有了赛车参加了比赛,跑完全程的可能性也很小。在2001赛季亚太拉力锦标赛上,报名参赛的44辆车,最终只有21辆车跑完全程,而退出的比赛车辆,80%以上是因为赛车的机器故障而退出比赛,因为这些赛车已经在赛场上驰骋了三年以上,没有资金来更换新车。资金是抑制车队发展的最主要因素,没有好的车手及赛车,车队就不可能取得好的成绩。
尽管中国汽车运动起步较晚,但赛车确实给我们的生活增添了光彩。看到了希望,找到了差距,中国汽车运动的明天将会更好。
---- 我想和大家交个朋友!
QQ:4728276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