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hornetc(九歌)
整理人: yanboguang(2002-07-19 23:31:24), 站内信件
|
对属神的宾词的否定,除了上述直接的方式以外,还有一种比较温和一些
的方式。人们承认,属神的存在者的宾词就是有限的、尤其是属人的规定;但
是,人们拒绝对这些规定的否定;人们甚至还保卫它们,因为,既然人有造成
一定的关于上帝的表象的必要,并且人总归是人,那么,他所能造成的关于上
帝的表象,也正不外是人的表象。人们这样说:对于上帝而言,这些规定当然
是没有意义的。但是,对于我来说,因为和如果上帝应当为我存在着,那他就
只能象他显现于我面前那样子显现着,即作为用人的或似人的存在者显现着。
这样将自在的上帝跟为我的上帝区分开来,破坏了宗教的和平,并且,这是一
种毫无根据的、凭空的区分。我简直不能明白,自在或自为的上帝,竟会是某
种不同于为我的东西;他怎样为我而存在,也就是他对我来说的一切。他在怎
样的规定下为我而存在,对我来说,则他的"自在的存在"(An-sich-selbst
-sein)、他的本质本身,也正是在怎样的规定之中存在着;他为我怎样,就是
他为我而能够怎样。信教者就是完全满足于上帝在对他自己的关系上的存在,
除此以外,他什么也不知道了;因为,上帝对他是怎样,就是上帝对人一般地
能够是怎样。在上述那种区分之中,人忽视了自己本身,就是说,忽视了自己
的本质、自己的绝对尺度;但是,这种忽视,仅仅是一种幻觉而已。只有当一
个对象真正能够对我表现出不同于它所表现出的那个样子时,我才能够将对象
区分为自在的和为我的;可是,如果对象以按照我的绝对尺度而向我显现的样
子向我显现的时候,或者当对象以必然向我显现的样子显现出来的时候,那我
就不能够这样来区分了。当然,我的表象也能够是主观的表象,就是说,能够
是并不跟类联结在一炔儿的表象。然而,如果我的表象限类的尺度相适应,那
末,自为的存在跟为我的存在之间的区分,就该完蛋了;因为,这个表象乃是
绝对的表鋗。类的尺度,是人的绝对的尺度、规律和准则。可是,宗教却具有
一种信念,即认为每一个人,只要他想具有真正的关于上帝的表象、规定,那
他就应当和必须具有宗教所具有的关于上帝的表象、规定;宗教确信,这些表
象是人的本性之必然的表象,是客观的、符合于上帝的表象。每一种宗教都把
其他宗教中的上帝看作是关于上帝的表象,而把它自己所具有的关于上帝的表
象看作是上帝本身,把它自己所表象的上帝看作是实在的、真正的上帝,看作
是自在的上帝。宗教只满足于整个的、坦而无隐的上帝;它并不要仅仅是上帝
的现象,它要的是上帝本身,是有人格的上帝。宗教如果抛弃了上帝的本质,
那也就把自己本身抛弃掉了;宗教如果放弃了对真正的帝的占有,那它也就不
再是真理了。怀疑论是宗教不共戴天的仇敌。但是,对象跟表象之间、自在的
上帝跟为我的上帝之间的这种区分,乃是一种杯疑论的区分,从而,也就是一
种非宗教的区分。
人认以为自在的存在者的,认以为至高的存在者的,就是他所能设想的最
高的存在者的那种存者;这样的存在者,对他来说,就是属神的存在者。那末,
他在这样一个对象面前,怎能提得出它自在地究竞是什么这个疑问来呢?假如
上市是鸟的对象,那末,它就只把他看作是一个长着翅膀的存在者:鸟把长翅
膀看作是至高的、至福的。如果这只鸟这样判籽:“上帝向我显现为乌,但上
帝自在地究竞是什么,我就不得而知了”,那就会非常可笑。对鸟来说,至高
的存在者就正是鸟之本质。没有了关于鸟的本质的表象,它就等于没有了关于
至高存在者的表象。那末,它怎能问上帝自在地究竞有没有翅膀呢?问上帝自
在的存在是不是像为我的存在一样,就等于向上帝到底是不是上帝,就等于蔑
视上帝,背叛上帝。
所以,当人意识到宗教的宾词只是拟人说,就是说,只是属人的表象时,
就产生了对信仰的怀疑、不信。如果说这种意识并没有导致正式对上述宾词加
以否定,并没有由此再进一步对作为这些宾词的基础的存在者加以否定,那末,
这也只是由于内心的怯懦和智能的薄弱罢了。如果你怀疑宾词之客观真理性,
那末,你必定也怀疑这些宾词的主词之客观真理性。如果你的宾词是拟人说,
那末,这些宾词的主词就也是拟人说。如果爱、善、人格性是人的规定,那末,
你假定为这些东西的前提的那个基体,上帝之实存,对一般地存在有一位上帝
的信仰,就也是一种拟人说──一种完全人为的假定。你从哪里知道,对上帝
的信仰,一般说来不是人的表象方式的界限呢?可以认为,你所假定的更高的
实存者是如此地自福自乐、与自身相一致,以致他们不再处于自身跟更高的存
在者的不睦之中。知道上帝而自己又不是上帝,认识福乐而又不亲自享受福乐,
这是一种分裂,是一种不幸。①更高的存在者就不知道这种不幸;他们对于他
们不是的东西是任何表象部没有的。
你相信爱是上帝的属性,因为你自己也在爱;你相信上帝是一个智慧的、
仁慈的存在者,因为就你自身来说再也不知道有什么比仁慈和智慧更好的了;
你相信上帝实存着,相信他是主体或本质──实存着的,就是本质,不管被规
定为和称呼为本体还是人格,或者某种别的东西──,因为你自己生存着,你
自己是本质。你把爱、善良和智慧看作是人的最高的善美:同样,你把一般地
生存着、做一个存在者,看作是最高的幸福。因为,一切善美之意识,一切幸
福之意识,对你来说,都是跟本质存在、生存之意识联在一起的。你把上帝看
作是一个智慧的、福乐的、仁慈的存在者,所根据的理由,和上帝对你来说所
以是一个实存者、是一个本质,所根据的理由相同。上帝的性质跟上帝的本质
之间的区别,仅仅在于本质、实存并不被你看作是拟人说──因为在你的本质
存在里面,就包合着上帝对于你是一个实存者、是一个本质的必然性──,而
反过来,性质却被你看作是拟人说──因为性质之必然性,即上帝必然是智慧
的、善良的、公义的等等那种必然性,并不是直接的、跟人之存在同一的必然
性,而是由他的自我意识、思维活动作为中介的必然性。我可以是智慧的或是
不智慧的,可以是善良的或恶劣的,但我是主体.本质,我总归生存着。对人
来说,生存是首要的.是他表象之中的基体,是宾词之前提。所以,他撇开宾
词不管,只是牢牢地把上帝之实存认作是既定的.不可触犯的、绝对确实的客
观真理。虽然如此,这种区别还是外表上的。主词之必然性,仅仅包含在宾词
之必然性当中。只有作为属人的存在者,你才是存在者;你的生存之确实性与
实在性,仅仅包含在你的属人的性质之确实性与实在性当中。主词是什么,得
由宾词来确定;宾词是主词之真实性;主词只是人格化了的、实存着的宾词。
主词同宾词的区别,只相当于实存同本质的区别。因而,实词之否定就是主词
之否定。没有了人的属性,人的本质还能是什么呢?即使在口语中,也惯于不
提上帝的本质,而只谈上帝的性质:神意、智慧、全能。
人们说道,在人看来,上帝的实存是非常确实的,甚至比人自己的生存还
要确实。因此,上帝实存的确实性,仅仅依赖于上帝的质之确实性──它并不
是直接的确实性。对基督徒来说,只把这看作是一种确实性,看作是属神的真
实性。只有宾词之真实性,才是实存之保证。
(待续)
======================================================================
① 所以,在彼世之中,上帝与人之间的这种分裂,也没有了。在彼世,
人不再是人──至多是按照想像──,他并没有自己的、不同于上帝的意志的
意志,从而,不再具有自己的本质──因为,没有了意志,就等于没有了本质;
他与上帝舍而为一。这样,在彼世,上帝与人之间的区别和对立也消失了。可
是,仅仅只有上帝存在的地方,也就不再存在有上帝。在那没有威严之对立物
的地方,也就没有了威严。──著者
---- 思九州之博大兮,岂惟是其有女?
何所独无芳草兮,尔何怀乎故宇?
生物天地 鸟的世界
三思言论集 北京区地球科学
北京区生命探密 北京区自然科学
北京区宇宙探索 大自然社区 |
|